(绍兴市上虞区爱弥儿幼儿园 浙江绍兴 312300)
情境化科探区是教师创设激发幼儿参与的科学游戏情境,将目标、内容物化在其中,让幼儿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与环境、材料的关系,促进材料与幼儿间的互动,获得科学经验。它更关注孩子真实情感和兴趣体现,从而促使孩子更积极更深入地探究。
镜头回顾一:为了丰富孩子对光影的认知,引发孩子探究光和影,我创设了“魔幻空间”这一光影游戏情境。黑暗神秘的夜空情境吸引了不少孩子的参与,但好景不长,很快孩子们就先后转移阵地了。我进区一探究竟,我问:“为什么不玩了呀?不好玩吗?”乐乐说:“这个星星一点都不亮的,哪里有星座啊!”我也尝试了一次,果真透射出来的光并不是很亮,星座的效果不明显。
分析反思:情境创设科学现象不明显,孩子无法通过直观感受引发探究兴趣。
镜头回顾二:进区后,墙面上那幅漂亮的海底世界背景图吸引了贝贝的注意,于是她就选择了 “小鱼喝水”这一情境游戏,她下意识地捏了捏“鱼妈妈”的肚子,然后一放手,水就顺着软管流到了“小鱼”的肚子里。贝贝高兴地和旁边的小朋友说:“你看,小鱼喝到水了。”没看多久,贝贝就把它送回了。看到这,我过去说:“贝贝,你玩了什么啊?”“小鱼喝水”贝贝快速的回答。我又问“那你发现了什么呢?”贝贝指着材料说“我捏一下,小鱼就喝到水了。”“你还发现了什么呢?”贝贝摇摇头,试图想离开。
分析反思:情境创设忽视孩子的探究过程,孩子无法提升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镜头回顾三:豆豆第一个进入了光影游戏室,很快被“恐龙世界”这一光影游戏吸引了(教师将此情境定位为第一层次:知道物体遮光会产生影子)。因为豆豆已经认识不少的字,所以习惯性地看了入口处的玩法介绍。而后的游戏中,豆豆一直用遮挡光源的方法变换着不同的恐龙。
分析反思:情境创设过于强调层次化,孩子受到束缚,探究更加单一。
我们进行了以下策略的尝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1)情境材料材质的调整,凸显科学现象
就如前面我们在光影游戏室中提供的“星座纸杯”因为遮光性不够,透光现象无法凸显,导致孩子参与兴趣不高。教师在个别纸杯底部用记号笔涂黑,以增加纸杯的遮光效果,还将透光的孔适当增大。当孩子再次拿着手电筒变“星座”时,星星突然变亮了。此时,孩子不但乐意继续探究了,还尝试着照射不同纸杯(有的纸杯底部涂黑,有的未涂黑),探究发现了不同遮光材料使用时光影的变化。除此之外,孩子们还探索了其它玩法,如将纸杯转动时,星星也会随之移动等。
(2)情境大小的调整,凸显科学现象
我们在纸板箱里创设的情境,因为空间有限,所以孩子们只能站在外面操作观察光和影的变化。因箱子一面是打开的,影响遮光效果,所以一些影像变化不能很好的凸显出来。而且因为情境小,势必所有的材料都会设置得比较小,一些细微地影像变化就无法凸显出来。我们而后创设的大的遮光的“魔幻空间”,首先就给孩子一种神秘感,而在黑暗的大空间里,教师可以投放更多更大型地的探究材料,孩子们就可以走进去尽情地探索,而且光和影的游戏效果也非常的明显。
(1)加长度:
科探区应具备的其中一个要点就是“激发孩子探究的过程”,而且这一探索过程要是孩子自发的、主动的。那如何激发孩子探究的过程呢?那就要加长孩子可探索观察的时间。就拿先前提到的“鱼妈妈喂鱼宝宝”的虹吸游戏来说吧。这次,我们将连接的管子加长,创设了“谁喝得快”的情境。因为软管加长了,孩子们无法马上将水吸出来,孩子就主动地开始探索怎样才能把水快速的吸到“小鱼”的嘴里。当教师问到:“你发现了什么时?”,孩子的发现就比先前丰富了许多,有的说“我把瓶子捏到最扁,水就能越快地过来。”有的说:“这个瓶子已经有点漏气了,水过来很慢的”,还有的说:“我用力捏扁瓶子的时候,水先是退回去的。”……
(2)加材料:
幼儿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使他们特别乐于摆弄和操作材料。《指南》中也提到丰富而适宜的材料是引发幼儿主动探究的刺激物,是支持幼儿探究活动的展开及拓展探究思路的载体。适宜的材料越多,孩子自主组合的探索的方法也就越多,探究过程也就随之丰满了。
遵循孩子探索时“自由发现”的原则,我们将层次隐身到同一情境中,并选择性的提供多种材料来物化幼儿所需要达到的科学目标及内容(这些材料能够在于孩子的互动中揭示许多的有关科学现象和事物间的关系)。
在“光和影”的游戏情境创设时,我们将原先预设的层次情境整合成一个“魔幻空间”。孩子们可以随着自己的喜好和能力,自主的选择不同的材料展开探究。而且,因为情境的整合,孩子们之间也都整合到了同一个探索区情境内,孩子们之间就会产生互动,从而得到相互的提升,这远远比教师一味地提醒孩子进行层次练习要有效的多。在这样的情境区域内,教师只要在一边倾听孩子们之间对科学现象的议论,了解孩子的发展。不用再大费力气地引导孩子提升所谓的“层次”及为了能让孩子达成某一层次目标而用各种方式告知玩法。因为孩子们已经在和材料的互动下,得到相应的提升了,分层也不就是为了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吗?
从孩子的情感出发,创设情境化的科探区环境,提供合理化科学化的情境材料,尝试走出“有情境,却无效”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