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甸县第一中学 云南昆明 655200)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我国教育部门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然科学分析能力,生物作为自然科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这些能力的锻炼需要学生在不断合作中获得,通过相互合作,可以取长补短,增加学生之间的交流,相互学习,相互促进,从而也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1]
合作学习教学模式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育模式,是在综合素质教育提出的大背景中产生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应用,能够革新传统的教育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参与度,增加学生对生物学习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之间团结协作,更重要的是在该过程中,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进而提高学生的生物知识的理解、分析和解决能力。[2]
1.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能够做到因材施教。在我国传统教育模式的影响下,大多数的教育模式仍旧是“填鸭式”教育,教师在课堂中占据主导地位,没有充分发挥引导作用,不注重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而合作式教育模式,能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每一位学生都可以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掌握理解程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在小组中,学生能够彼此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且互相讨论之后能够找到合适的解决办法,这样也可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3]
2.有利于学生合作意识和团结精神的培养。每个学习兴趣小组是一个小的团体,在这个小集体中,每个成员都要有团队意识、集体荣誉感,需要相互帮助。在生物小组合作模式下,成员遇到任何问题,都可以向其他小组成员寻求帮助,大家集思广益,共同面对、解决困难;除此之外,小组成员可以相互监督,相互促进,共同提升进步。这样,能够有助于学生形成团队意识,增强团队的凝聚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增进学生之间的友谊,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3.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课堂,不仅仅是为了传授学生的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全面的综合的能力和素质。通过在生物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可以加强学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锻炼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以及处理合作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涉及到团队分工的问题,每个人合理发挥自我优势,通过收集信息、整理资料等工作,锻炼、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素质教育。
1.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大多数的课堂时间为45分钟,在进行授课之前,教师要进行科学地优化授课时间,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去进行思考和提问。在一堂课中,教师要在讲述理论知识之后,争取留出15分钟左右的时间让学生进行小组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并针对本堂课的内容提出本小组的观点和问题。这样,不仅能够有效地促进学生进行思考,还可以让老师掌握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以便为下一堂课做好计划和安排。在短短的一堂课时间中,教师的教学就是要将学生的学术学习时间最大化,优化控制教学时间,努力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增加学生实验时间,提高学生的参与度。由于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一定影响,大部分生物教师没有充分认识到生物实验课的重要性,而且许多生物教师的实验教学方式落后,对于实验教学课程采用理论讲解的方式,不能够使学生参与到具体实验中去。这样不仅限制了学生对于实验原理的探讨和分析,也降低了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因此,教师应注意创新实验教学模式,合理安排实验教学时间,将学生分组进行具体实验,组织学生交流,学生和老师共同合作完成实验,提高学生的理解力。[4]
3.注重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的培养。合作学习模式的开展,不仅需要各数学教师的引导和实施,也需要每一位学生的参与和配合。为了使学生更好地配合教师,需要帮助学生提高合作和团队意识。在合作学习模式中,为了激发学生的积极能动性,提高各小组的合作效率,各教师可以采用奖励的方法措施,来表扬表现优异的小组和成员。还要经常向学生强调合作的重要性,潜意识地让每一位学生重视合作,提高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综上所分析,可以了解到高中生物教学的合作学习策略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增强对生物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通过小组内的合作学习,也增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学生的团结,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增强学生的团结意识和集体荣誉感。这不仅使学生在学校中受益,更重要的是也利于学生在社会中的生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积极响应了国家综合素质教育的号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