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与运动学院 2016级 北京 100875)
1979年,上海市崇明中学开始尝试在初中升学考试中加入体育学科,成为我国最早开展中考体育加试的学校。1981年4月24日—30日,国家教委召开“全国体育卫生工作会议”,这次会议肯定了上海市崇明中学在中考加入体育学科这一做法,此次会议结束后,北京市决定在部分重点学校招生时测试体育。即北京市于1981年加入中考体育行列。[1]
1981年-1991,为北京市中考体育局部试点阶段,只是在部分重点学校进行实验。此阶段中,北京中考体育逐渐正规化,法制化,经过10年的发展历程,北京市中考体育加试试点由重点学校扩大到北京市的重点县区。[2]
1992年-2003年,为全面实施阶段,北京成为全国9个试点省市之一,并从考试实施、考试项目、评分标准、计分办法等方面做了部署。[3]
2004年至今,为改革发展阶段。在此阶段中,北京市中考体育的分值、项目设置、展开方式、项目满分成绩等发生了变化。
(1)中考体育分值
在改革发展阶段,北京市体育中考加试在总体分值上做出了两次调整。2004年满分由15分升至30分;2010年由满分30分升至40分,其中10分为过程性评价分。
(2)项目设置 (如表1)
(3)展开方式
2009年北京市中招体育加试以“四统一”的方式展开,即统一考试项目、统一评价标准、统一考试规程、统一考试时间。
(4)满目满分成绩
1995年-2017年间,各项目满分成绩发生了微小变化。20年间,男生1000米满分成绩仅上升0.01s;引体向上仅增加了2个;实心球,2015年上升至11.5m,,后又降回10m。2015年,北京市体育中考首次采用仪器设备,这意味着考生当场可获知成绩。
鉴于此,本文以北京市中考体育发展现状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中招体育加试、初中生体育考试、初中生体育教学等方面的研究文献,对所获资料进行归纳整理。共发放问卷41份,回收 41份,回收率 100%,有效问卷41份,有效率100% 。
2017年北京市体育中考考试项目分为必考和选考两类。必考项目为男生1000m,女生800m。选考项目分为两类,素质类:男生实心球、引体向上二选一,女生实心球,仰卧起坐二选一;技能类:篮球绕杆运球、排球垫球、足球绕杆三选一。由项目设置可看出,中招体育考试对学生的耐力、素质、技能三方面进行考核,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加上初中三年的过程考核10分,北京市中考体育满分为40分。[4]
中考体育项目与体育教学内容相比,差异在于前者为升学考试必考科目,后者则是根据初中阶段学生的生长发育特点制定的教学内容,二者均十分重要。但因为中考体育加试成绩算入中考总成绩中,因此这不免对体育教学内容造成一定的影响。[5]
从分析来看,有100%的教师,69.0%的学生,50%的家长认为中考体育想目对体育教学内容影响很大。其原因是体育成绩是中考成绩的一部分,在体育课上会针对性的让学生练习中招考试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对正常的体育教学内容造成了影响。这也说明,体育教师应明确中考体育的目的,不可偏离正确的教学内容。
由北京市中考体育考试项目设置来看,主要考查学生的素质、技能和耐力三大模块。从统计数据来看,6.9%的学生认为中考体育项目设置很合理,41.38%的学生认为比较合理,24.14%的学生认为合理,6.9%的学生不清楚项目设置是否合理,20.69%的学生认为不合理。通过这些数据说明,学生对中考体育项目还是较为认同的。
调查结果为:有68.97%的学生对评分规则表示满意,仅有31.03%的学生不满意中考体育评分规则。评分规则是严格按照北京市初中阶段体育锻炼标准评定的,考核也是对学生们各项素质强弱的真实展现。
调查结果为:31.03%的学生参加了校外的中考体育培训机构,68.97%的学生未参加校外中考体育培训机构。从数据和访问结果可看出,部分学生的家长对孩子中考体育的态度是十分重视的,不希望孩子在体育这一学科上拉分,给孩子留下遗憾。
1.中考体育项目的设置影响了体育教师正常的教学内容,大多数教师在体育课堂上对学生进行中考体育项目的训练,使学生无法得到全面发展。招体育考试是为了加强体育教学,增强学生素质,培养学生体育意识,从而使学校体育工作更好地贯彻教育方针。所以将考试项目与正常教学内容划分开是不正确的。
2.大多数学生和家长对中考体育、项目设置、评分规则持以肯定的态度。学生对中考体育显现出非常重视的态度,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较高,参与锻炼的次数随之增加。在“分数至上”思想的指导下,体育应试现象应运而生。
3.通过对学生体育中考后是否继续参与体育锻炼的调查,学生还是有一定终身体育的意识的,但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终身体育的意识,学校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任重而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