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高级职业学校 山东济宁 272031)
为了解决农村干部学历教育中,学生不能写、不能说、理论水平低,教师教学偏离农村实际等问题,学校自2010年开始尝试“村官论坛”教学模式,通过不断探索、改进、提高,逐步走向成熟,成为我校村干部教育的教学品牌。
“村官论坛”是学校定期举行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形式,学校根据教学目标和政治经济形势确定论坛主题,学生在调研的基础上,自主查询资料,撰写发言稿,经过在班级内部交流、选拔、教师指导,最终选手在全校范围内以演讲、辩论等形式展示观点,接受询问质疑、专家教师点评,全体参与人员能写、能说、能干的能力目标共同得到提升。
村官论坛为广大学生深入学习党和国家最新农村政策,交流经验、沟通信息、探讨问题等提供了平台。其特点包括:
从实地调研、资料归纳、反复演练到上台演讲的整个过程,都是学生自主组织和体验,教师起辅助、点拨、升华的作用。这种教学模式,特别符合这些成年的、农村精英的学习特点,他们非常喜欢这种自我教育、参与性的学习方式,愿意在台上展示自己和发表自己的观点。
学校精心选定的论坛主题,贴近三农热点、贴近农村工作实际、贴近学生发展需要。如固定主题每年第一期“学习一号文,梦想新农村”论坛,党中央每年年初发布“一号文件”,持续聚焦三农,我们的“村官论坛”也持续聚焦一号文件。其余如村集体经济发展、土地流转、党风廉政建设、美丽乡村、农村创业之路等主题,密切结合农村时政和学生需求,促进了学生对党和国家最新政策的学习,助力对农村发展趋势的前瞻把握。
我校经过广泛深入调研,确立了村干部培养的五个维度--党务管理、村务管理、农村创业经济管理、现代农业、素质提升。村官论坛跨越学科,将五维融为一体。如“村官晒权”论坛,涉及农村党务、财务、村干部廉政素质、法律意识等;“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论坛,涉及农村创业、经营管理、现代农业等多方面内容;“我当村官为什么”论坛,涉及党务村务、政治素养、服务意识、心理动机等。这种多学科知识、多方面素质高度融合的特点,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是一种考察和锻炼,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村干部的具体途径之一。
“村官论坛”教学模式摒弃了僵化的理论灌输和教条主义。在论坛实施过程中,引导学生到实践中调研,向身边的榜样和真实的案例学习。学生发挥自己农村实践经历丰富的优势,将亲身经历和经验进行总结、梳理、系统化,提升到理论高度进行宣讲;作为听众的学生,借鉴选手的经验来指导自身实践;作为评委的教师,在学生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点拨和评论,将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起来,培养真正能解决实践问题的农村带头人。老师也从学生发言中了解到更多农村状况和学生真实情况,教与学相互促进。
论坛基本流程包括定位主题→“行动-学习”领域转化→“学习-行动-实践”领域应用。一般3-4周完成一个主题论坛,每学期2-3期主题。
定位主题:由专家及班主任团队结合形势和实际确定本学期论坛的主题内容,以乡村振兴战略总要求为指导,精选农村基层党建、产业发展、乡村治理、农村一二三产融合等。开学第一周发布本学期论坛主题。
行动-学习领域:布置调研任务,学生利用课余进行初步调研,班主任进行指导。每周二下午班会对论坛中的问题进行交流探讨,对调研方向进行调整,继续调研收集素材,完善内容。
学习-行动-实践领域:举行全校范围的村官论坛活动。每班在班级论坛的基础上,确定1名同学参加全校论坛,宣讲、辩论。专家点评、上升到理论层面,提升理论指导实际的水平。赛后班级点评交流,师生反思、总结经验、改进提高。将在论坛教学模式中收获的经验、可借鉴的做法,应用到教学和实际工作中。
“村官论坛”通过面对面不同观点的交锋,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开拓了思路,锻炼了思维能力;学生自主组织论坛活动,锻炼了组织协调能力;由原来的不会写、不敢说转变为会写、爱说,锻炼了写作、口头表达和演讲能力;围绕论坛主题现身说法,针对村务管理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相互交流、寻求解决办法,锻炼了解决问题能力。毕业生反馈认为,这种教学方式给自己留下深刻印象,理论水平、心理素质、工作方式都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提升。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村官论坛”每期的主题聚焦农村工作实际和形势政策热点问题,结合时代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更新,是对相对固定课程内容的补充完善,就是我们教育教学中始终保持新鲜生命力的一池活水,是五维培养内涵高度融合的体现。“村官论坛”采取独立思考、自我教育、相互交流、观点碰撞等方式开展教学,提高了教学的趣味性和实用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教学实效。
通过“村官论坛”,不少优秀学生的工作经验得到传播,其能力得到更广泛的认可,成为学生们的楷模和榜样,鼓舞了学生建设家乡、服务群众的责任感,宣扬了正能量。通过交流和展示,涌现了许多优秀的案例和事迹,展现了农村干部学生在农村干事创业、脱贫攻坚工作中勇担使命的风采。论坛使不同班级的同学之间加强沟通交流、开展事业上的合作、探讨工作上的问题,使这些成年学生身上蕴含的教育资源得以充分利用,生生互教、教学相长,取得最大化的教育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