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交通大学水利水运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重庆 400074)
我国科技的进步带动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由于当前的计算机发展越来越先进,传统的手工绘图已逐渐被现代的计算机绘图技术代替,并且在我国各个领域被广泛应用,同时工程设计人员必须要全面了解计算机绘图技术,也是现代学生的专业课程,其课程具有一定的实践性,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绘图方法与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与操作,为将来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在新形势下让学生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将计算机绘图融入实际工程中。
1.计算机绘图教学主要特征
在新形势背景下,让学生操作基本的计算机绘图软件作为当前计算机绘图课程的主要目标。学生的课程繁多,包括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编辑命令,绘画机械工程制图等,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学生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要采用相应的策略,要合理安排课程,改善教学方法[1]。
2.计算机绘图教学方法
一般来讲,计算机绘图课程都是教师讲解理论知识,或是教师进行操作软件,学生缺少自己动手的机会,只是在课上记得操作的基本步骤,但课后印象基本消失,课堂氛围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可以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绘图的积极性,一旦学生产生学习兴趣,教师讲解再多的内容都极易被学生接受。另外,即便在教学过程中讲课时间与上机时间分开进行,但学生的思维连续不上,学过的知识很容易忘记,这种教学模式很难提高学生的成绩,教学效果也得不到提升。
3.计算机绘图教学课程的安排
学生在学习计算机绘图教学技术时需要进行合理的课程安排,其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学生的操作技能,要多安排学生上机练习学时,让学生每周到机房进行两次上机练习,另外,教师要安排学生在多媒体教室学习相关的绘图知识与操作,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传授知识,还要定期对学生上机练习进行检测,定期在机房安排学生上机考试,这样才能检验学生的学习状况,以便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1.采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学习计算机绘图离不开多媒体电子教室,多媒体电子教室作为新的机房教学软件的主要原因在于能够将教学与监控、辅导与联机讨论更好的结合,让教师更好的授课,让学生有更多思考与练习的时间,加强了学生的实践性操作技能,通过对教学环节的监测,让学生都参与到学生中,教师更好的因材施教,全方位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让学生能更快的掌握计算机绘图的基本操作技能[2]。
2.采用网络媒体高科技技术
在新形势的背景下,我国网络技术越来越高端,可以应用当前的网络技术来构建计算机绘图网络学习资源网站,让学生可以从中学到多种操作技巧,通过其中的多媒体课件来加强学习,多做练习题,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有更全面的了解,让学生更快速度的得到资源,多加以练习,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因为课时少的问题而导致学习兴趣下降[3]。
3.创新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学方式不再适用于当前的计算机绘图学习,教师要适当改变原有的教学方法,合理的改善课程与课时,多在机房进行授课,让学生有更多自己动手操作的机会,让学生将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教师的传教与学生的练习相结合,采用这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绘图课程,不再是过去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分离,这种应用机房现有的硬件设备来让学生有更多练习的机会,在课上进行操作加深印象,课后会有更深的印象,通过安排计算机绘图课程与上机操作课程、还要安排上机考试,来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的计算机绘图技能[4]。
经过最新的教学方法,通过对学生的实践检验,最后的教学效果很好,此方法很受学生与教师欢迎,并且更易被学生接受,加强了学生的良好的学习习惯,另外,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机课不再只是敷衍来上课,而是更加注重实践操作,对于教师的演示与操作能够更加独立的完成计算机绘图,通过教学方法的转换学生有了新的学习方法、有更多的创新意识。
计算机绘图技术要采用上机实践的方法,计算机绘图课程的增多让学生更好的学习计算机绘图技能,教师要应用多媒体教学的方法与新媒体网络技术来提供学生的学习兴趣,要不断更新教学方法,合理安排计算机的相关课程,学生通过学习计算机绘图方法与内容,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掌握专业的技术技能与操作,为将来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在新形势下让学生采用创新的设计理念,将计算机绘图融入实际工程中。希望通过对计算机绘图教学的改革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更好的完成学业。
[1]李艳敏,程耀东.计算机绘图实践教学方法探讨[J].装备制造技术,2011,01(07):207-211.
[2]高征兵,罗文群.计算机绘图的教学改革实践[J].机械管理开发,2010,02(01):170-171.
[3]石腊梅.论计算机绘图教学方法的创新[J].中国成人教育,2007,03(12):155-156.
[4]密新武,吴秋菊.计算机绘图实验教学改革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04(04):33-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