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大学 山东济南 250022)
我国当代大学生在校园中的学习、交友、生活等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其心理健康,笔者认为其心理危机主要存在下面这些表现:
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不具备一定的规律性,常常会突然发生或出现,而且会随着大学生心理活动的发展而出现诸多变化,所以即使教师掌握了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的原因也不易解决这一问题[1]。
大学生在校园中需要参加学习、结交朋友、融入生活等,但上述各种因素均会使大学生的心理活动出现诸多反应,不同的大学生在应对心理危机时产生的心理活动不同,因此各种表现也不同。
大学生心理危机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则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后果,甚至威胁到大学生的生命安全。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发展是由其本身的心理状态决定的,所以其发展不具备明显的规律性。
由于大学生心理危机存在上述诸多特点,因此高校必须在提前发现、提前预防的基础上做好针对性工作,但因为不同学生产生的心理危机也不同,所以在解决过程中需要应用丰富多样的解决策略。
大量因素均会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如个人因素、家庭因素、学校因素、社会因素等。
大学生的个人因素主要涉及下面这些:性格是否健全、是否能够与人正常交流、是否可以快速适应大学环境、学习过程是否顺利等。有的学生是家中的独生子女,他们不具备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一旦遭遇突发问题则手足无措。而有的学生遇到困难一味躲避、不敢面对,因此存在着严重的不良心理现象[2]。
大学是学生学习、掌握技能、实现全面发展的主要场所,因此大学环境在学生心理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学校设计的教育教学方式具有较高的合理性,则能够帮助大学生形成健康的思想状态,出现合理的语言与行为。而有的高校认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具备显著作用,因此没有设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任由大学生出现大量心理问题而不思考应对策略,不能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情感发展与心理危机的产生情况,导致大学生出现大量心理问题,长此以往,则会引发严重的心理危机。
要求大学生心理工作部门、学生工作部门、班级宿舍管理部门必须协调配合,相关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心理健康知识与工作技能,必须参加过系统性心理业务培训,可以及时针对大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做出反应。针对每一名大学生建立信息档案,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必然与其当前生活、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有关[3],所以高校要掌握大学生的家庭信息、成长信息、生活信息,可以使快速反应具备丰富的信息资源。
为了使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防范与快速反应具有更高的效率,要开设必要的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利用心理健康课掌握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现状,及时发现大学生产生的心理危机萌芽,并将其及时消除。还需充分借助学生骨干的力量,尤其可以利用学生干部有效应对学生自杀、临时救助等问题,所以高校的心理危机防范体系建设必须要高度重视任课教师与学生干部的作用[4]。一旦发现大学生出现心理危机事件,要及时采取针对性策略予以应对,争取将损失控制到最低,并在事后认真做好总结工作,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保证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再有,教师还需利用日常教学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开展丰富多样的安全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为大学生创建平安、和谐的成长环境。
高校要高度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当代大学生因为不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突然接触新型学习方式、对今后就业知识缺乏等问题的存在,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所以高校要创建丰富多样的信息收集途径,及时掌握大学生的成长信息,才能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如班级辅导员可以建立信息交流通道,利用与学生的广泛交流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鼓励班级干部及时发现班内同学的心理危机。在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过程中,学校可以借助网络手段创建各种信息收集渠道[5],掌握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信息。
在出现大学生心理危机后,首先要做的是将危机控制在最小范围内,防止其产生大量不良影响。高校中一旦出现心理危机事件,则会在极短时间内快速蔓延,产生不可预料的后果。因此正确识别高校心理危机事件成为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的危险涉及物质、精神与制度三个方面,除了物质损失可以挽回外,其他二方面危害短期内不易清除,因此高校必须要大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防止心理危机产生诸多不良影响。
总之,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与快速反应机制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主要任务,我国各类高校均需认识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不但可以保证大学生的健康成长,使其快速成才,而且高校可以利用建立大学生心理危机防范与快速反应机制推动其他工作的顺利开展,创建平安、和谐的大学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