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写作能力的培养

2018-02-23 15:31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 2018年41期
关键词:鲁迅事物读书

(高陵区泾渭西营中心小学 陕西西安 710200)

小学语文《课标》提出:作文教学是全面提高学生听读说写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教师值得探索的问题。作文教学需要和阅读教学密切配合,要让学生多读书,多观察事物,多动笔写作。多年来,在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实践中,我反复研究“精讲——博览——细察——勤写”的关系,探索“精讲一篇——阅读一组——习作一批”“阅读一组——重点讲评——多样练习”的培养指导学生读写能力的途径。长期的学习和实践使我体会到:阅读是教学生理解语言,认识事物,进而在观察和写作中发展认识能力;习作是教学生依据观察,借鉴阅读训练表达能力,同时又促进对语言的理解,事物的认识。我的具体做法是:[1]

一、精讲一篇,阅读一组,习作一批

教师精讲一篇课文,指导学生阅读一组同类型的文章,引导学生写一批内容,结构各有特色的作文,这一教学方法是教学工作中“举一反三”的具体运用。[2]

精讲要从语文教学的目的出发,根据教材和学生实际,着力教学生自己读懂课文。讲读课文时要有取舍,理解中心语句的内在联系,体会它的含义和作用,要有练有讲,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讲读中学习读写方法。我教一篇课文,先要求学生自己读书,把不懂的地方提出来,然后指导学生阅读工具书,阅读有关资料,再读课文。学生读后,有些重点地方钻不下去了,教师在提出启发性问题,引导学生呢寻求作者的思路。以《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为例:这篇课文选取了鲁迅先生的几件典型事例。生动形象地表现了鲁迅先生的“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崇高精神。同时考虑到学生读书往往停于一般了解,写文章不善于从生活中猎取典型事物,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进而展开思路的通病,讲读时以此作为重点。在学生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课文的内容和中心之后。我为了使学生加深对课文语言的理解,事物内在联系的认识,逐步掌握读懂课文的方法,读讲第一课时提出:课文哪些事物使作者周晔感到鲁迅先生得到人们的爱戴?这句话对下文有什么作用?经引导使学生懂得“爱戴”这个概念,包含着工人,学生,许多人向鲁迅致敬,挽联,花圈堆满了整间房子这些具体事物。这句话使读文的人和作者产生同样的想法:人们为什么爱戴鲁迅先生?自然地引出下面四件典型事例,回答人们爱戴鲁迅先生的原因。

再如读讲最后一段时提出:结合上文的具体事例,我们怎么理解“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这句话?鲁迅先生的遗作中,哪句话表达了这种崇高精神?让学生在反复阅读和回答中理解这句话,所以使人感到自然,熟悉,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很快就能记下来。是因为它有上文的鲁迅先生读《水浒》,送书,给车夫上药,扎绷带,给钱,劝阿三多休息,和旧势力进击而“碰壁“的四件生活中具体事例做基础。鲁迅先生爱什么,恨什么很具体,他的崇高精神让人信服,尊敬。这些事实,也加深了我们对鲁迅先生的诗句:“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理解.经过这样的精讲,学生不仅逐步加深理解了课文语言表达的内容,中心,懂得了选写具体事物的作用,同时也训练了学生读书时能够从中心句,段落的内在联系上和表现中心的作用上提出问题,深钻下去,逐步掌握钻研文章,探索作者思路的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学生掌握读书方法,要有反复实践的过程,在实践中把知识转化为能力。精讲了典范的课文之后,我把从书刊物上选出的一组儿童同类文章,加上阅读提示或印发给学生,或出在教室黑板上供学生独立阅读。学生凭借教师的阅读提示钻研文章,加深精讲中知识的理解,训练阅读能力。[3]

阅读课上,以学生的读和讲为主,着力让他们理解语言,认识事物,体会具体事物对表现中心的作用,研究中心语句的内在联系,探索展开思路的方法。在比较,鉴别课文的同异时,让学生体会到写文章要写真实具体的事物,事物要有内在的联系,意义要蕴含于事物之中。并让学生从他们的生活中观察学校,家庭或社会上的个人或别人的学习或工作上的有意义的事。作文课上,让学生依据个人选择的事物,借鉴课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习作训练。这样学生既有事物可写,又能借鉴写法,写出一批内容真实具体,附有生活气息,构思新颖,各有特色的作文。[4]

教师精讲一篇,教给学生读书方法,进而让学生阅读一组同类课文,开阔思路,“采百花而酿蜜”为学生习作创造了条件。在写作实践中又进一步运用了知识,训练了阅读,写作能力,消化了教师精讲的内容,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理解和表达能力,提高了写作水平。

二、阅读一组,重点讲评,多样练习

课外阅读,能使学生开阔视野,丰富知识,培养读书习惯,学习写作方法,提高读写能力。小学高年级学生喜欢读书,善于模仿,要在多读中使学生逐渐懂得文章应当怎样读,写什么,怎样写,这就需要教师加强指导,调动学生的读书兴趣,根据学生读写需要,有计划的组织,引导学生课外阅读一组同类文章,抓住内容或形式的不同特点,选择立意,选材,结构,表现手法或文章体裁的一个方面,进行重点讲评。教学生从不同的文章中比较,鉴别它的特点,体会作者的构思过程和表现手法,进而让学生通过作文,日记,发言稿等形式做多样的练习。[5]

科学的春风吹进校园,孩子的心上冒出了爱科学的幼芽,我给学生讲郭沫若同志的《科学的春天》启发孩子们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和阅读科技读物愿望,号召学生购买,借阅科技读物。利用课余时间互相介绍,评议读物内容,写读后感。学生阅读新书提出一些疑问。我把科技读物做了写法分类:叙事,说明,抒情三种写法。以学生的博览做基础,选了科技读物中的几段重点,讲评了叙事,才、抒情,说明写作方法的区别和作用。让他们懂得:叙事是把叙述对象的情况具体,清楚地写出来,使人了解事情的发生,发展和经过情形以及结果;说明是对事物的情况或道理加以说明,对事物的性质,状态,用途,原理等进行阐述;抒情就是在叙述,描写的基础上,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倾注于所叙述描写的对象之中,即寄情于事,寄情于物,寄情于景。并让学生在阅读中去区别,鉴别它们的不同作用,理解它们的特点。再根据不同的内容,教学生运用不同的形式多样练习。班级举行《我们的理想》中队会,学生用叙事的形式写了《遨游太空》:

“我们真的去月宫了。先穿好白色的宇宙服,再把特制的生命保险……”

学生在片段练习中用说明的形式,讲述了机器人工作的原理:“机器人为什么会说话?它会说话全靠……”

学生用抒情的写法,在日记里写下了他们对《科学的春天的赞美》。“我爱高峰,不但爱群山中的高峰,更爱那科学的高峰。科学的高峰上,一颗颗明珠闪耀着光芒,等待着人们把它摘下。在通往那明珠的山路上……”

学生课外阅读了不同的小故事以后,我引导学生座谈个人喜欢的小故事和感受,重点讲评特定环境条件典型事件和表现人物的关系;具体形象地事物和表达个人感情的关系,再让学生从生活中选择事物,借鉴写法,进行学习。

这学期学生从《少年报》《儿童时代》《儿童文学》上讲了《井水和河》《烟囱和浓烟》《气球,花瓶和手绢》等小故事后,我让学生把个人写的观察笔记,读后感,讲读过的童话故事和这些小故事比较,看这些小故事有哪些特点。学生座谈时说:这些小故事的事物都是比较着写的;这些小故事把生物拟人化了……我让学生借鉴这种写法观察周围的东西。在一次自由命题的习作中,学生写了《蝴蝶和蜜蜂》《书包和字典》《蚂蚁和知了》等一批小故事,反映了学生的智力发展促进了认识事物能力的提高。

这些作文从内容和结构上反映出来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写作技巧,证实了学生广泛阅读,认真训练,对提高表达能力的作用。鲁迅先生说的:“文章应该怎样做,我说不出来,因为自己的作文是由于多看和练习,此外并无心得和方法的。”

实践证明,这二条途径把阅读教学,观察生活,作文教学密切配合,较好的体现“精读,博览,细察,勤练”的教学模式。这种教法,不仅增大了阅读量,避免局限于课本选择的阅读文章,同时学生可以用教师精讲的课文中学到的知识指导课外阅读,在阅读中训练读的能力,广泛学习写作知识,运用这些知识去接触实际,观察事物,再把生活中耳闻,目睹。心思的有意义的事记叙下来,训练写作能力。经过这样的螺旋形的反复训练,学生能把学到的知识逐步转化为读书写作能力,使学生的写作水平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猜你喜欢
鲁迅事物读书
美好的事物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鲁迅,好可爱一爹
鲁迅《自嘲》句
奇妙事物用心看
我们一起读书吧
她曾经来到鲁迅身边
读书为了什么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