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第十九小学 黑龙江七台河 154600)
阅读教学与作文教学是一对孪生兄弟,读写结合中的“写”,既是语言的内化、写法的模仿和创造,也是对生活记忆的激活,对情感的抒发,还是借“写”叩问文本,进入文章的语境,与作者的思想对话,提炼主题,激活想象的过程。
叶圣陶先生说口头是“语”,书面是“文”。一节好的语文课定是“口头”与“书面”的完美结合。然而,现在的语文教学重读轻写,读写分离或机械结合的现象普遍存在,如何把握新课程的教育思想,在新课标的引领下,构建读写结合的课堂呢?
“读中学写”,是一种学习过程,二者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使学习效率更高。
教科版教材每册的教科书都围绕单元主题进行选篇。例如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这一单元的主题是“话说北京”,引导学生去领略首都北京的深厚历史积淀和文化特色,向学生展示一幅幅多姿多彩的北京风情画卷。这一单元共有两篇精读课文《北京话》和《烤鸭》,《北京话》从语言的角度出发探寻了首都文化主要组成部分之一——语言的特点,抒发对北京话的喜爱之情;《烤鸭》则打开了北京的另一扇窗户——北京的饮食文化,通过阅读课文,我们“品尝”的不仅仅是美味的烤鸭,还有北京的饮食文化。快乐读书屋里的两篇文章是《颐和园》和《院子》,介绍了举世闻名的皇家园林和四合院。口语交际的内容是《我所了解的北京》,能说会写的内容是《真想去北京》。在认真研究了教材中阅读课和习作的内容之后,我把握单元主题,将阅读课的教学目标制定如下:了解北京文化的丰富多彩,增强热爱祖国首都的情感;揣摩作者是怎样写出北京风情特点的,学习运用作者的写作方法;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语言;从实际出发,根据各自条件,通过多种途径搜集资料,丰富对首都北京的感受。所有这些阅读课的教学目标都是为“习作”做准备的,这样的阅读教学目标,着眼于单元主题,将单元主题内容与习作二者巧妙结合在一起。
在教学《北京话》一课,学完课文,我让学生揣摩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他运用了什么好的写作方法呢?让学生知道:以一个外来人的身份看北京话,更有利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认真观察和体验是写好文章的第一前提;比喻、反问、设问的运用非常准确地表达了作者的真实情感。
在教学《烤鸭》一课时,我把阅读的重点放在第四自然段上,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烤制时的情景,学习作者仔细观察、有序表达的方法。
在学习《颐和园》一课时,指导学生学习移步换景法,抓景物特点进行描写。
这一单元中几乎所有阅读课的教学目标,都渗透着本单元的习作训练,这几篇阅读课学习完之后,进行《真想去北京》的习作训练时,学生便能把本单元学习的四篇阅读课的内容与习作悄无声息地结合。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习作内容,大大降低了“单元习作”的难度,孩子们真正做到了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每一篇课文,都是读与写结合的载体,是丰富自身语言的范本,也是学习表达的例子。学生可以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学习如何运用语言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遣词造句的方法。
《桂林山水》这一课最主要的写作特点是:文章层次清楚,过渡自然,课文采用了先总述、再分述、最后总结的写法,在小学阶段,这样的结构方式非常常见。课文学习完之后,我让孩子们以《校园真美》为总述句,用“总起→分述→小结”的形式写一篇小练笔,指导学生从“仿”到“写”。
句子是文章最基本的构成单位,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训练应从最基本的句子开始,由易到难、由仿到写。《烤鸭》一课的重点是想象烤鸭制作情景,积累语言,学习作者有序表达的写法。我让学生仿照烤鸭制作过程中的“动词串”,写一写东北特色小吃《烤冷面》的制作过程。学生的小练笔出乎我的意料,真正做到了有序表达,不仅如此,还将《烤鸭》中的优美词句“闪亮”、“诱人”“香酥”“垂涎欲滴”等用到“烤冷面”身上。
新课程标准要求学生能文从字顺地表达自己的意思,要求学生在语言表达时要注意表达的顺序,如事情发展顺序、时间先后顺序、地点顺序、方位顺序等,教材中有许多这样的范例,例如在教学《初冬》一课时,作者先写了远处的塔和小山,再写近处的田野和树林,教学之后我安排了这样的小练笔:下雪了,远处的_____,近处的_______,操场上____________。这样的小练笔,条理清晰,有一定的表达顺序,让孩子学习有序表达。
只要教师把握阅读课的写作特点,把方法教给学生,学生掌握了它,就会从“读”中悟出“写”的门径,久而久之,学生的阅读水平和写作能力就会得到同步提高。
致力于读写结合研究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丁有宽老师说:“读和写是互逆的过程。它们之间既相对独立,又密切联系着。读是理解吸收,写是理解表达。有理解的吸收,才会有理解性的表达;反之,表达能力强了,又促进理解吸收能力的提高。抓住它们之间这个联系点,即读写对应性,也是读写迁移的基本因素,系统地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不仅是提高作文能力行之有效的途径,而且是提高学生听、说、读、写各项能力,达到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巧妙使用文本,让学生不仅仅只局限于“习作”和“仿写”的内容,将练笔训练从“课内”拓展到“课外”呢?那就需要教师在教学前找准“读写结合点”,科学有序地落实读写结合训练目标,实现从“课内”到“课外”的拓展训练。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课时,我确立的读写结合点是学习作者“由面到点”的写法,练写《中山公园的树》。我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些中山公园里树的照片,还有一些关于树的资料,让孩子们阅读资料、看照片,以《中山公园的树》为题,按照“由面到点”的写作方法写一篇短文,将课内写法拓展到课外表达,使学生的两种能力相辅相成地得到发展。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阅读与写作应该是一个紧密联系的整体,二者互为依存,不可分割,读写结合的读更多的是强调通过读书、读诗、读史来学习,积累知识,而写便是强调练习、常识、学以致用。读写结合旨在并行推进,双效结合达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读写结合可以加强学生的学习能力,是一种高效的学习方法,也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教育精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