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思考

2018-02-23 20:2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5期
关键词:概论君子人格

□ 卢 勇

君子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瑰宝,积淀了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是“概论”课教学的重要文化资源,有利于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然而,“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价值多元的网络文化日渐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对大学生意识形态的养成产生了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面对网络文化对大学生思想观念的冲击与影响,要用积极健康的文化加以引导。君子文化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德行修养,将其融入“概论”课教学,对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必要性

当今时代,社会思想文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随时随地上网已成了可能,大学生群体中出现了低头族,价值多元的网络文化日渐侵蚀着大学生的心灵,其主流价值意识受到西方思潮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和挑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中国与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更加频繁,部分大学生在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思潮的交融和碰撞中容易迷失自我,盲目崇拜西方价值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反感,甚至抛弃。部分大学生出现了个人主义、享乐主义等价值取向扭曲和社会责任感缺乏的现象,“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这种现象的产生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君子文化的缺失有一定程度的关系。

在全球化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该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和侵蚀?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一系列讲话精神构筑了以“中国梦”为核心和主线的新理念、新思想,“概论”课教学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之一,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价值

1.君子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土壤。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不断发展马克思主义并与中国实际包括与中国传统文化不断融合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中国传统文化是以君子文化为核心元素的优秀文化,“儒家的君子学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价值。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华文化即君子文化。”君子文化是以君子和君子之仪、君子之德、君子之智、君子之风等组成的君子人格为核心要义。何为君子和君子人格?应当从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去追寻与解答。“君子”范畴从西周时期开始使用,亦从最初所指的贵族统治者到先秦儒家君子范畴的不断拓展,从精英到大众泛化。君子人格随着时代的变迁不断演变,不断传承、转换与创新,其以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节、忍、让等为内核的主流核心价值观念在历史的积淀中保存下来。君子文化的传承、创新与转换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紧密融合在一起,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最新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提供了深厚的文化土壤。

2.君子文化是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蕴含着君子文化的理念但又实现了对君子文化的超越与升华,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君子文化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思想来源之一。“君子形象在中华文化数千年演进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上至历代思想家及文人士大夫,下至社会各阶层人士包括普通百姓的广泛认同和推崇。”发挥君子文化精髓的优良影响,有利于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主流价值意识。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有助于提升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想道德境界。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和不断进取的民族精神为着力点,培育学生良好的精神品质,以厚德载物的包容精神为落脚点,培养大学生“贵和持中”的和谐理念和宽容的良好品德。《周易·坤》云:“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君子文化所包含的君子精神注重以道德教育为核心,强调个人内在修养的提高。儒家君子之道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其根本在于修身。孔子思想的君子之“仁”,是君子精神之具体表现。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思想闪耀的是君子人格的正义和骨气。君子之道和君子人格所包含的“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精神内核是君子的道德准则。传统君子之道和君子人格以其独特的道德准则在塑造和完善当今大学生的人格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是有助于大学生树立向上向善的价值理念。《周易》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君子应该在学习、生活、事业的追求中“志存高远”,要有顺境不骄、逆境不屈的精神,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在人生历程中努力奋斗,奋力拼搏。然而当前大学生中沉迷网络游戏者不少、低头不问世事者不少,这与君子人格、君子之道、君子精神在大学生群体中的缺失不无关系,也是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缺乏、自我迷失的表现。因而在大学生群体中加强君子文化的学习和传承转换无疑是改变这一现状的一剂良方。

三是有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爱国之于中华民族是共同的价值准则,之于君子是其精神支柱,古之“平天下”是爱国的最为具体的表现。君子所追求的“天下为公”和“世界大同”无疑是一直为后人所向往的理想世界。要积极利用君子文化资源中的鲜活素材,营造君子文化教育氛围,增强君子文化的亲和力;要以爱国主义优良传统为切入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大学生的爱国情操,升华学生的爱国情感,培养其爱国主义情怀。

三、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的路径选择

君子文化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是传统价值的主旋律,由君子之仪、君子之德、君子之智、君子之风组成的君子人格是中华民族最为深沉的精神脊梁与最为具体的行为规范。君子文化的传承之道何其多,教学为其一。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提炼君子文化的独特内涵,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全过程。一方面“概论”课教学内容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点到面地融入君子文化的基本内容,以君子之道的传承创新为主线,贯穿课堂教学。另一方面,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要创新教学方法,结合“概论”课的教学要求和教学宗旨做好教学设计,在课堂教学中因势利导地将君子文化融入教材、融入课堂。

1.将君子文化的内涵融入“概论”课教材的体系结构。在课堂教学中融入君子文化,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君子文化进行创新性转换。君子文化是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内容的价值源泉之一,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要在创新君子文化中去寻找深层智慧,丰富其内容。对待君子文化,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并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充实和创新君子文化,使君子文化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概论”课教材的主要体系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两个部分的内容,因此,在讲授“毛泽东思想”这一部分内容的教学时,要结合毛泽东、周恩来等同志领导中国共产党并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带领中华民族奋发图强的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君子人格、君子精神和君子之道。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部分内容教学时,要领会君子精神的坚韧不拔和君子之道的历史使命意识。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章节教学中,要将“中国梦”与君子文化联系起来,以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教育为核心,创新君子文化以仁为核心的价值理念,加强大学生义利观、荣辱观、诚信观教育。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旋律,创新君子文化中“家国一体”的集体主义精神,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创新君子文化“为国以礼”“为政以德”“为政在人”的法制治国思想,将君子文化融入现代法治进程,实现君子文化的法治现代化,丰富大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指导大学生的法治实践,推进和谐社会的法制建设。要以人文教育为落脚点,创新君子文化中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立志励志的理念信仰,培养大学生乐观主义的人生态度。创新君子文化 “以和为贵”的和谐精神,培养大学生和谐、包容的道德人格。

2.将君子文化的内涵贯穿“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概论”课实践教学是将君子文化为大学生所认同的主要途径。在“概论”课教学的实践环节中,可将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并以研究性学习、竞赛等的方式让学生主动探讨,厘清君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联系,加深对君子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识。同时,可结合本土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参观柳子庙、李达故居、陶铸故居等,去实地领悟先人对人生逆境的坚忍和对社会主义信仰的不懈追求等精神内涵,从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

总之,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是时代发展的要求。将君子文化融入“概论”课教学,使君子文化贯穿“概论”课教学的全过程,将“概论”课堂教学与实践相统一,使大学生人人为君子,并在整个社会领域形成一种向上向善的人生价值意识。新形势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从君子文化的深层历史文化土壤中汲取营养,以达到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目的,引导整个社会风气向上向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6-10-19(1).

[2]冰火.儒家君子理论的历史意义及其局限性[N].东方烟草报,2014-6-11(1).

[3]钱念孙.君子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N].光明日报,2014-6-13(1).

猜你喜欢
概论君子人格
列宁的伟大人格及其当代意义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玉、水、兰:君子的三种譬喻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体系概论》
李剑农和他的《政治学概论》
青铜器辨伪概论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中国饮食文化概论与人文情怀的结合
君子无所争
有君子之道四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