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萨市学前儿童的进餐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以城关区三所幼儿园为例

2018-02-23 19:59丁汶萍覃玉夏双辉
西藏教育 2018年3期
关键词:偏食藏族零食

◆丁汶萍 覃玉 夏双辉

一、问题提出

随着经济社会日益发展,我国越来越重视学前儿童的健康状况,但幼儿饮食行为仍存在诸多问题。结合目前有关研究成果显示,我国的儿童进餐状况受家庭影响最为突出,其中涉及少数民族地区学前儿童饮食行为的研究较少,因此文章将视域集中到了民族地区的儿童饮食研究,为儿童饮食的研究提供新思维、新方向。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运用整群和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拉萨市三所幼儿园小班共275名幼儿(男女比例)作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幼儿饮食行为进行调查。数据录入SPSS20.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评估近三个月儿童健康状况,共有2项,包括感冒、腹泻情况。

儿童饮食行为调查问卷以班级为单位统一分发,由学生带给家长,再由本班班主任指导家长填写并收回。本次研究共发放问卷275份,收回问卷270份(98.2%),经核查完整问卷268份(99.3%)。其中男孩125人(占46.6%),女孩143(占53.4%)。

(三)调查问卷效度信度检验

本问卷借鉴林卫华《泉州地区托幼机构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1]的问卷,并根据西藏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更改。主要采用儿童饮食行为量表,量表共39题,主要从儿童及家庭基本情况(1-3)、进食行为(4-13)、食物选择(14-25)、进食氛围(26-30)四个指标进行探讨。效度为0.790,信度为0.701,本问卷的信效度较好。

三、结果

(一)学前儿童家庭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共268名儿童。其中46.6%为男孩,53.4%为女孩,其中汉族男孩11人,汉族女孩21人,藏族男孩114人,藏族女孩122人;55.6%为独生子女,44.4%为非独生子女,其中汉族独生子女有18人,非独生子女有14人,藏族独生子女有131人,非独生子女有105人;67.9%的主要照顾者为父母,30.6%的主要照顾者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1.5%为保姆或其他人,其中汉族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有19名,主要照顾着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有13人,藏族主要照顾者为父母的有163人,主要照顾着为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有69人,主要照顾者为保姆或其他人的有4人。

(二)儿童进食行为情况分析

1.儿童进餐规律情况

孩子吃饭时间固定的有127人(84.7%),孩子吃饭地点固定的有205人(76.5%),孩子的饭量定量的有159人(59.3%);孩子吃饭时间从不固定的有4人(1.5%),孩子吃饭地点从不固定的有6人(2.2%),孩子吃饭饭量从不固定的有13人(4.9%)。通过spss20.0分析,在进餐规律上,藏汉无显著差异。

2.儿童进餐习惯情况

每顿饭所花时间少于15分钟的儿童为57人(21.3%),15分钟至半小时的为174人(64.9%),半小时至1小时的为35人(13.1%),超过1小时的为2人(0.7%)。进餐时需大人喂饭的儿童有50人(18.6%),边走或边玩边吃的儿童58人(21.6%),吃饭时含饭的儿童有48人(17.9%)。通过spss20.0分析,在进餐习惯上,藏汉无显著差异。

3.其他饮食行为

胃口差的儿童有22人(8.2%),挑食偏食的儿童有38人(14.2%);通过分析,儿童挑食偏食的前5种原因依次为食物的味道气味、食物的颜色、食物的外观、食物的营养、家中食用频率、父母的饮食习惯,因上述原因导致挑食偏食的儿童分别有206人(76.8%),49人(18.3%)、54人(25.5%)、11人(4.1%)、46人(21.7%)、36人(17.0%)。通过spss20.0分析,在其他饮食行为上,藏汉无显著差异

(三)儿童食物选择行为情况分析

1.儿童平衡饮食情况

研究显示,常进食米饭或面条、肉类、海鲜、蔬菜类、水果类的儿童分别有267人(99.6%)、246人(91.8%)、76人(28.4%)、266人(99.3%);儿童进食奶制品的有226人(85%)人(65.7%);从不进食肉类的儿童有5人(1.9%),从不进食海鲜类的儿童有85人(31.7%),从不进食蔬菜的儿童有22人(1.2%),没有从不进食水果类的儿童,儿童从不进食奶制品的有6人(2.3%)。通过spss20.0可知,在食物选择上,孩子进食海鲜类上有藏汉差异,其他种类无显著差异。

2.儿童零食行为情况

调查显示,吃零食的儿童有454人(25.6%),从不吃零食的儿童有22人(1.2%);喝饮料的儿童有208人(11.7%),从不喝饮料的儿童有96人(5.4%)

(1)零食行为情况

根据资料显示,除去饮料,儿童常吃的其它零食中,前7种依次是水果、面包/饼干、甜点、糖果、坚果类、膨化食品、牛肉干,吃上述零食的儿童分别有165人(74.7%)、152人(68.8%)、117人(52.9%)、109人(40.7%)、87人(32.5%)、64人(29.0%)、54(24.4%)。儿童吃零食的时间依次为饭前半小时、饭后半小时、两餐之间、睡前半小时、想吃就吃、不同时间给不同零食,在上述时间吃零食的儿童分别有37人(17.3%)、31人(14.5%)、63人(29.4%)、12(5.6%)115人(53.7%)、31人(14.50%)。

儿童喜欢吃零食的前几种原因依次为味道好、家中常备零食、广告宣传、颜色好、包装好、零食奖励、有营养,因为上述原因吃零食的儿童分别有164人(74.2%)、76人(34.4%)、45人(20.4%)、42人(19.0%)、37人(16.7%)、28(12.7%)、16(7.2%)。

(2)饮用饮料情况

调查资料显示,儿童常喝的前5中饮料为牛奶、果汁、酸奶、豆奶、碳酸饮料。喝上述饮料的儿童分别有184人(82.9%)、170人(67.6%)、92人(41.4%)、140人(63.1%)、8人(3.6%);5人(2.3%),喝茶的儿童有23人(10.4%)。通过spss20.0分析,在吃零食、喝饮料上,藏汉无显著差异

3.儿童进餐氛围情况

调查资料显示,进餐时教育或批评孩子的家长有59人(22.0%),强迫或惩罚孩子多吃的有21人(7.8%),允许孩子随意选择食物的有45人(16.8%),允许孩子边走或边玩边吃的有30人(11.2%),允许孩子想吃零食就吃的有32人(11.9%),提示孩子吃某种食物的有121人(45.1%),因家长提示而服从进食的儿童有97人(36.2%),因孩子吃饭不好对孩子发脾气的有34人(12.7%),用食物奖励或惩罚孩子的有16人(6.0%)。通过spss20.0的分析,在进餐氛围上,藏汉无显著差异。

4.影响儿童饮食行为的因素

进餐规律性较好指进餐时同时符合吃饭固定时间、吃饭固定地点、饭量定量;进餐习惯较差指进餐时符合需要大人喂饭、需要看电视或听音乐或玩玩具、需要边走或边玩边吃、吃饭时含饭、不愿咀嚼固体食物、进餐时间超过半小时其中一项以上;平衡饮食指同时选择米饭或面条、肉类、水果、蔬菜类、海鲜类食物。[2]

四、讨论与结论

(一)儿童挑食偏食行为的原因及影响因素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学龄前儿童现有进食行为中最大的问题为挑食和偏食,这种不良饮食行为可能是导致学龄前儿童营养状况两极分化的重要原因。本研究显示,食物的味道、气味、颜色及外观对学龄前儿童有较大的诱惑力,是导致挑食偏食常见的原因。因此,家长和幼儿园教师,应根据儿童心理和生理发育特点,用适当的方法引导孩子进食新的食物。[3]

(二)儿童零食行为影响儿童饮食

本研究显示有超过一半的儿童食用零食时间不合理,47.9%的儿童想吃零食就吃零食,少数于睡前半小时和饭前半小时吃零食。合适的零食对儿童营养素的补充有一定意义,但如果进食零食的时间安排不合理,则可能影响儿童正餐的摄入,导致热卡摄入不足,营养不良。[4]

(三)藏族文化对儿童饮食行为的影响

本研究中藏族家庭为236人(88.1%),非藏族家庭为32人(11.9%)。藏族以家庭成员共同进餐为主,有助于儿童进餐规律性的培养,且共同进餐时良好的餐桌气氛及父母亲的榜样作用也能促使儿童平衡饮食,减少挑食偏食的现象,并且高原地区常常有结合雪顿节、藏历新年等等节日而制作的特色小吃,可增加儿童对饮食的乐趣。本研究结果显示藏族儿童进餐规律性、平衡饮食较非藏族儿童好,挑食偏食现象较少。

(四)进食氛围会影响儿童的饮食

1.食物作为某件事情的奖励或惩罚、进餐时教育或批评孩子、强迫或惩罚孩子多吃,采用强制或哄骗对待孩子不喜欢的食物会影响孩子的食欲。国外研究表明:如对进食产生反感、厌恶,甚至抵触、恐惧情绪,会导致中枢神经对内脏调节失调,影响唾液、胃酸分泌,影响食物的正常摄入、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厌食、胃肠等疾病。[5]本研究结果显示,进食氛围中家长有以上行为的,不仅儿童的食欲较差,甚至有家长因孩子吃饭不好而对其发脾气,造成亲子关系的紧张、疏远,不利于培养孩子的良好进餐行为。

2.无规律的进餐也是影响儿童食欲和消化功能的重要因素。规律的进餐可以让儿童胃肠道及内分泌系统建立起适应进餐的调节反射,建立清楚的用餐和不用餐的区别,并让儿童体验饥饿,获得饱感。本调查显示,家长允许孩子想吃零食就吃零食、孩子吃饭时间不固定的儿童其进餐规律性较差。

3.家长的进餐习惯也会影响孩子的饮食。学龄前儿童对新事物有好奇感,对周围事物的模仿能力也很强,此时家长的榜样作用对培养良好饮食行为非常重要。本研究显示,父母挑食的儿童一般食欲差、进餐习惯差。父母的饮食行为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孩子的饮食行为,因此父母亲应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饮食行为榜样。

五、建议

进餐时应该营造轻松的就餐环境,不威逼、哄骗,采用暂时隔离法、移开食物等冷处理方法对待孩子的不良进餐行为,而对孩子表现出的良好饮食行为给予表扬强化;同时,进餐时尊重孩子的态度和感受,促进亲子关系互动形成良性循环;儿童饮食行为与家庭环境密切相关,容易受家庭基本情况、进餐氛围等因素影响,因此家长应该为孩子树立榜样作用;儿童饮食行为影响学龄前儿童感冒发烧、腹泻的患病情况,家长应重视此类现象;儿童饮食行为可塑性强,针对性的饮食干预可以通过改变家长的教育方式,进而纠正儿童的不良饮食行为。

[l]林卫华,陈燕惠,王昆毅,郑艺霞.泉州地区托幼机构儿童饮食行为及影响因素的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5,24:4182-4185.

[2]金星明.儿童饮食行为问题[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0,18(7):537-537.

[3]吴葆宁,班彩霞,梁燕婷.南宁市301例儿童饮食行为调查分析[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725-727.

[4]王宝西.重视儿童饮食行为问题对胃肠功能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8):673-674.

[5]张霆.营养不良对儿童健康发育的影响[J].中国儿童保健杂志,2012,20(5):388-390.

猜你喜欢
偏食藏族零食
占豫虹
The Light Inside
零食知识知多少
偏食
藏族对茶叶情有独钟
儿童挑食偏食影响心血管和血糖
藏族度量衡起源探讨
零食不能乱吃!
家有偏食宝宝吃得挑、吃得慢,营养不均衡,怎么办?
找找身边的健康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