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丹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北京)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日益重视,高校在教学、科研方面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2016年,全国教育经费总投入为38888.39亿元,较2015年增长7.64%。2016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增幅为3.33%。但教育高涨的需求与教学物力资源有限的供给始终是一对突出的矛盾。教学物力资源总量短缺性,以及内部宏观配置上无效性、微观利用上的低效性的现状,已成为制约高校发展的瓶颈。本文通过分析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现状及问题,提出提高高校教学资源利用的原则及路径,以期为高校教学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高校教学物力资源是指高校从事教学所需的具有具体物质形态的教学资源,是学校开展正常教学活动的物力基础,如房屋建筑、教学仪器等,是学校组织教学的基本依托。资产管理工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资产管理的好坏是高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目前高校教学物力资源在优化配置方面存在如下问题。
教育经费是指中央和地方财政部门的财政预算中实际用于教育的费用。中国政府虽然早在1993年制定的《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提出“到2000年前,中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应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但这一目标在2012年才达到。根据UNESCO的统计,世界政府教育经费占 GNP的平均比例是4.9%,其中,发达国家5.5%,发展中国家4.7%由此可以看出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仍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近年来国家要求高校充分发挥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高校在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国防科技创新和区域创新中做出贡献,科研项目及经费成为高校综合竞争力的具体体现。随着国家对自然基金、重大专项等科研项目的大规模投入,高校的科研经费大幅增长,也带来了高校科研投入的迅猛增加,使高校在满足基本教学需求的基础上将更多的物力资源投向了科研。
目前我国高校教育物力资源配置管理存在“多头管理”“形式论证”的现象。各部门缺乏必要的信息沟通与协调,对项目缺乏充分调研论证及科学配置,而仅停留在形式的会签,难以形成教学物力资源的有效性、集约性、持续性配置,出现了重复购置、无效购置等现象,造成了教育物力资源管理性短缺。
教育部要求“高等学校仪器设备要实行专管共用、资源共享。各机组要在完成本校教学、科研任务的同时,努力开展对社会各单位的协作咨询、分析测试、培训等技术服务工作”,大部分高校出台了科研仪器设备共享管理办法,建立了共享平台。而相对于科研物力资源,高校教学物力资源尚无共享机制形成,一旦被占用后很难用于共享,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与利用,难以发挥其效能。
由于高校尚未建立教学物力资源绩效评价体系,对教学物力资源没有进行有效的跟踪监管和考核评估,导致高校各部门在教学物力资源购置上各自为政、盲目建设,不以本部门教学物力资源存量和实际工作需要出发,而片面的追求“全面”,重复购置和闲置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在教学物力资源使用上缺乏及时有效的保养、检测及维修,使其难以发挥正常教学作用,而形成非正常报废损失。
鉴于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总体投入少、向科研倾斜、缺乏论证、共享机制不完善、绩效评价体系尚未建立的现状,加强高校教育资源优化配置,提高利用效率应遵循教学中心、集约建设、持续发展、开放共享、注重绩效的原则。
教学特别是本科教学是一所高校的立校之本、强校之基,高校物力资源的配置也要以教学为中心。在高校物力资源总量一定的前提下应加强教学物力资源配置,为培养出一流学科、一流人才提供强有力的物力保障,通过一流学科、一流人才带动一流大学建设发展。
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是一项系统性工程,要在保证教学的基础上,加强教学物力资源的集约性建设,调动整合各部门教学物力资源,形成规模效益,确保教学物力资源整体配置的有机统一,发挥最大作用。
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要立足于可持续发展这一原则,要加强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的科学论证,按照学校目标及发展规划,统筹兼顾、科学调配、逐步推进,为建设成为双一流大学提供持续不断的物力支持。
在教学物力资源总量低、发展不平衡的前提下,各高校在教学物力资源配置上应注重开放共享原则。通过加强高校区域协作、优势互补、校企合作等方式,减少教学物力资源重复性购置,提高教学物力资源使用效率。
教学虽在学校日常行为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但也遵从着投入产出的一般规律,即通过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的投入,得到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成果的产出。因此在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中要遵守注重绩效的原则,应制定切实可行的科学考核办法,定期考核,促进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向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发展。
在我国教育经费总体投入不足、高校物力资源配置倾向于科研的现状下,必须通过加强日常管理、配置论证、开放共享、绩效评价等路径优化高校教学物力资源配置,达到提高利用率的效果。
首先,全面摸清教学物力资源现状。通过建立健全清查盘点制度,定期进行资产清查工作,全面掌握现有教学物力资源的使用状况,及时按照规章制度处理和报废已不能适应教学需求的陈旧设备,调整相应的财务账目,保证账实相符,为教学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奠定基础。同时整合利用资产管理系统软件,进行教学物力资源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实现资产的动态管理与监控,提高管理效率及时了解教学物力资源的最新状态。其次,建立奖惩制度,加强对教学物力资源的管理。加强教学物力资源的记录、维护与保养,保持设备稳定、正常运行。对因管理不善造成教学物力资源损坏、丢失的责任人予以经济惩罚。对在管理环节中做出突出成绩的人员予以一定奖励。
应以高校发展目标及长期规划为依据,结合各部门资产存量及使用现状,制定教学物力资源建设规划及配置方案。并由财务部门将建设、配置方案列入预算,采购部门负责组织招标采购、资产部门进行全校教学物力资源监管、分析,使用部门进行日常管理,纪检部门全程监控,形成一个目标、各尽其职的管理制度。而非多头管理、形式论证。
目前各高校对教学物力资源的共享共用鲜有研究,也未形成共享机制。高校应加强教学物力资源的共享共用,在保证本校教学实验正常开展的前提下,通过加强教学物力资源的管理,明确开放原则与限度、形式与措施及成果的归属与奖励,推进高校教学物力资源的开放使用。可通过区域联合、校企互助,建立统一的教学物力资源查询、调拨及使用平台,使高校的教学物力资源形成校内、校外、校企、校政的管理使用机制,在区域间、市场中融合使用并管理。通过建立共享机制,一方面可以避免教学物力资源的重复购置,使有限的物力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另一方面通过开放共享,能提高教学物力资源的使用效率,并可通过有偿使用补偿高校的间接成本,并产生更多的社会效益及经济效益。
高校绩效评价是将绩效评价信息贯穿于预算资金分配、执行和决算的全过程,旨在提高高校整体预算资源配置和使用绩效。要实现高校教学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绩效评价体系。应以绝对指标及相对指标对各部门教学物力资源的持有、使用、管理、产出等进行量化、公示,并将绩效考评结果与预算挂钩,通过经济手段提高高校教学物力资源的合理配置。
综上所述,在高校教育内涵式发展的今天,如何做好高校教学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提高使用效率是高校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各高校要立足于实际,科学分析当前教学物力资源现状,按照高校发展规划和配置原则,统筹兼顾、科学周密的进行合理配置,通过管理提高教学物力资源效能,为促进高校“双一流”建设提供扎实的物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