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老百姓也越来越注重自身健康,注意饮食搭配,经常锻炼,保持良好心情,对于如何预防疾病越来越重视。近年来,预防医学专业得到众多医学院校的重视,越来越多非预防医学专业医学生也开始学习“预防医学”课程。“预防医学”课程共分为绪论、常用医学统计学方法、流行病学方法应用、人类环境与健康以及疾病的预防与控制五部分,医学统计学部分与其他四部分不同,是运用概率论与数理统计的原理及方法,结合医学实际,研究数字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与推断的学科。该内容属于一种工具,旨在帮助人们寻找人体与健康之间的关系和规律,以便更好地为疾病预防工作服务。
在“预防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医学统计学是该课程的重要部分,学习内容与其他部分不同,教学方式和学习方法也不同于其他部分。因此,在学习医学统计学时常出现以下问题。
1.课程本身难度较大、学时少。医学统计学偏向数学,逻辑性强,理解起来不容易。例如,在进行假设检验学习时,只有充分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掌握假设检验的基本步骤,才能灵活运用假设检验方法,用样本信息来推断总体规律。在学时少的情况下,学生在短时间内需要掌握该部分的重点内容,难度较大。
2.教学方式传统。教学过程中通常以教师讲解为主,以教学课件为辅,而课件中通常罗列各种定义与公式,很少会出现插图等内容。
3.学生未掌握学习方法。在“预防医学”课程里,特别是医学统计学中要灵活应用的知识比较多,而大多数学生习惯于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并不能快速理解医学统计学的思想和方法。
4.学生不够重视“预防医学”课程,疾病预防意识淡薄。非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觉得该课程与今后从事的临床工作关系不大,加之课程内容繁杂,特别是医学统计学难以理解和快速掌握,对该课程不甚重视。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结合从事该门课程中医学统计学教学的切身体会,提出以下几点对策以提高教学质量。
1.增加案例教学,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医学统计学主要是借助统计学的方法对具有同质性的样本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期透过少数的样本认识其所在总体的真实规律。例如,在讲解正态分布的应用时,重点讲解利用正态分布的特点和规律来制定医学参考值范围的方法。教学过程中,可以先向学生说起每个人都见过的体检报告表,并询问是否有注意过体检报告单上的参考范围,从而引起学生对参考范围的好奇。然后举例,如研究20岁男大学生身高的参考值范围,首先需要清楚医学参考值的概念,帮助学生提炼概念中的重点:①绝大多数人;②要求没有任何疾病;③仅供参考。然后和学生一起解决这个问题,测定100名20岁健康男大学生的身高,记录下数据,利用SPSS统计软件处理数据,得到这100个数据的算术均数和标准差。由于样本量足够大,可以选择正态分布法来估计20岁男大学生身高的参考值范围。最后再抛出一个问题考查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并强调参考值范围仅供参考。假如测量100名之外的一名20岁男大学生的身高并不在计算的参考值范围之内,那么并不代表该男生不正常。这样结合实际生活情景,并且让学生自主思考解决方案,可以增加统计学知识的实用性、趣味性。
2.结合教学设计软件,创新教学方式。随着互联网络的快速发展,各种教学设计软件层出不穷,课堂变得生动有趣。在医学统计学教学过程中,可以灵活运用教学设计软件将这部分学习内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易于接受并享受其中。首先,应用Focusky软件以较为新颖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在讲授某章节之前,放弃文字案例,播放一个flash动画或者剪辑过的视频作为案例供学生分析思考,这样既引出了章节内容,又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其次,在讲解重难点时,应用Authorware软件设计将相关知识点串联起来,并搭配声音讲解加深学生的印象。最后,在总结该章节时,可以应用flash动画让每一个知识点动起来,最终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图展现给学生。这样教学形式变得灵活多样,既有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吸收与理解,又锻炼了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3.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医学统计学的学习通常安排在“预防医学”课程的最后部分,内容与前面环境卫生、营养学、职业卫生和流行病学部分内容不同,学习方法自然与之前的方法不同。相较于其他部分,医学统计学的内容有条理、有逻辑,可以举一反三。例如,在学习假设检验方法时,要求学生从研究目的、资料类型、设计类型、条件四个方面考虑选择何种假设检验方法。比较两个总体均数用t检验,比较三个及以上总体均数用方差分析,比较率用卡方检验,t检验和方差分析的应用条件是正态分布和方差齐等,只要在题目中发现以上提示,就可以正确选择检验方法来推断总体情况。教学时,教师需要对每一种方法的适用条件进行总结,并帮助学生区分不同方法所对应的不同题型。当然,对于不同题型要配合相应的练习题作为巩固。例如,在学习单样本t检验时,首先给出该检验方法的适用条件:①资料类型为数值变量资料;②题目中需要有一个已知的总体均数,一个样本的信息(包括样本均数、样本标准差和样本含量);③比较已知总体均数与样本所在总体均数之间的大小。此时,就应该选择单样本t检验来推断已知总体与样本所在总体的关系。在实际工作中,通常经过抽样调查可以得到两个不同的样本,要比较两个样本所在总体的均数的大小,通常选择两个独立样本的t检验。因此,在学习医学统计学知识时不仅要注意医学基础,而且要掌握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理解统计方法,并利用学到的知识分析实际问题,做到学以致用。
4.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总会听到学生对数学感到迷茫和惧怕。在开始学习医学统计学部分之前,会对该部分的概述进行详细讲解,并介绍几个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然后举一些相关统计学的事例。再说起医学相关科研项目,开展科研项目的步骤和统计工作的步骤一样,分为设计资料、搜集资料、整理资料和分析资料四个方面,其中重点讲解分析资料的方法,包括统计描述和统计推断。让学生接触最基本、最常用的医学统计方法,培养学生的统计思维,为其进一步深造打下科研的基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后,趁热打铁给学生用简单的方式介绍一些复杂的统计推断方法,让学生对医学统计学有一个总体的印象。
预防医学专业教师应重视“预防医学”课程的教学方式,增加案例教学,以增添课程的实用性和趣味性;在教学过程中强调预防医学的重要性,重视医学统计学的学习,将统计学思维贯穿于教学之中,为学生奠定科学研究基础;注重对医学统计学学习方法的讲解,帮助学生找回学习统计学的自信心。教学中不断总结经验,创新教育教学方法,为培养全方位全面发展的医学人才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福彦,武英.预防医学(修订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