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服务类节目中的娱乐性与服务性关系研究

2018-02-23 08:55刘天骄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8期
关键词:服务性娱乐性类节目

刘天骄 孟 然

电视媒体成立之初是为了给观众带来不一样的信息体验,而在当下,电视媒体仍旧发挥着传递信息和充当舆论领袖的作用。因此,对电视媒体的内容展开研究,符合时代发展特征。而生活服务类节目作为电视媒体中的重要产物,除发挥调剂人们生活乐趣的作用外,是否也应适当为观众带来一些积极正面的引导作用,成为电视媒体评论行业所格外注重的话题。本文以生活服务类节目中的娱乐性和服务性这两个性质内容作为研究要点展开讨论,旨在为提高电视媒体行业节目质量贡献绵薄之力。

1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娱乐性特征

1.1 满足大众消费心理

生活服务类节目其节目开办的重点就介于“生活”和“服务”之间,而这两个要点又直接指向观众,即节目所体现的是观众的生活,为观众输送的是生活的技巧和经验,节目需要服务的也是观众。[1]因此,观众就是生活服务类节目开办的第一服务者。由此我们不难分析,生活服务类节目之所以呈现娱乐性特征,实际上是因为当前的观看人群更喜欢娱乐化的内容。生活服务类节目需要在电视上播放,而中国当代的电视观众年龄跨度较大。因此,生活服务类节目若要吸收各个年龄层的观众,获得观众认可,就必须从揣摩观众思维开始,以中国观众的思维与兴趣为主,满足大众消费心理。而中国观众观看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多数都是以“取乐”和“舒缓身心”为源动力。参照这一点,国内的生活服务类节目才逐渐朝着将娱乐属性放大化的方向发展。

1.2 充斥社会负面舆论

节目要长期生存并保持业界良好的口碑实属不易,尤其当下国内生活服务类节目数量非常多,且不只是在电视范围内,互联网专有的综艺节目也正逐渐占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观众市场。因此,许多生活服务类节目“剑走偏锋”,开始选择一些哗众取宠的思路来制作节目。比如,在一些以生活体验为主的节目中,节目组为积攒话题就会选择一些比较叛逆的孩子作为节目主角,让他们进入到与先前生活环境完全不同的地点体验“他人”的生活。而从这种节目的播出反馈后我们明显发现,虽然在初期阶段因为节目组的造势和体裁新颖,许多孩子的改变的确收获了大批观众的喜爱和“原谅”[2]。但从之后的节目反馈来看,多数参与“改造”的孩子实际上根本就没能做出正面改变,所谓的改变不过是节目为了增加娱乐性而给出的舆论造势。

2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服务性需求

2.1 社会需求

生活服务类节目生存在于电视媒体和互联网媒体之中,且节目观看几乎没有任何内容、年龄和时间上的限制。而社会的和谐发展需要一些媒体作为传播正面信息的工具,因此,生活服务类节目完全可以充当社会传递信息和社会服务匀速发展的媒介。生活服务类节目被设立的初期意愿是通过节目传递一些正面思想观和价值观,或为人们的思想行为提供一些引导[3]。而这种引导行为,是辅助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元素。因此,“社会需求”完全吻合生活服务类节目最初的媒体服务目标。故生活服务类节目在之后的发展过程中,应坚定为社会需求而服务的目标,辅助社会建设做出正面的服务类节目。随着日渐更新的社会需求,人们将对生活的追求从经济层面过度到精神层面。因此,生活服务类节目在追求服务价值而对大众社会需求进行调查时,还需要及时更新服务思维,尽可能保持节目的发展能够充分与社会需求的实时动向相结合。

2.2 观众需求

如上所述,观众是生活服务类节目开播的重要考虑因素。因此,对于生活服务类节目而言,观众需求是极为重要的需求因素。生活服务类节目需要被观众认可,这就注定节目的选材和开展形式都要尽可能贴近民众生活。例如,一些观众苦于应对爱情、婚姻或亲情。因此,以婚恋、情感咨询、情感调剂为主的生活服务类节目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节目观看需求。而另一部分人喜欢购物,因此,网络购物等生活服务类节目便可满足这类观众的需求。与这些需求类似的还有以美食、厨艺等需求为主的观众。故与其对应的美食类和厨艺教学类节目便会成为他们择选电视节目时的首选。从上述列举的例子我们可以发现,只有当生活服务类节目播出内容与人们的生活需求相关时,人们才会选择观看这一节目。故生活服务类节目若要提升节目质量,就必须以观众需求为角度,创新节目内容,这样才能从满足观众需求,从而发挥节目播出价值。

2.3 参与者需求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具体内容多数都以观众互动为主,即节目中除有主持人和嘉宾外,还会有一些普通人作为当季嘉宾来参加节目。而这些节目中的活动人群,也就是参与者,同样具有针对节目而言的需求。对于主持人和嘉宾来说,参加节目是他们的工作,但节目的内容和质量,他们同样深有体会。总而言之,节目质量如何都与主持人和嘉宾密切关联。节目的精神面貌从某种意义上讲能够代表主持人的精神面貌,因此,对于主持人而言,节目已经不仅仅是工作,主持人也应作为节目制作人中的一员。但国内以前就曾经出现过生活服务类节目为提高收视率而故意捉弄嘉宾,或制造虚假竞争的案例。这就是一种不尊重参与者需求的直接表现。当节目口碑下降时,主持人的口碑也会随之下降。事实上,一个节目若要树立良好的口碑,也需要尊重参与者的需求,如在选材和定主题时尊重主持人的意见,不适用恶性的竞争手段,以免生成恶性口碑等。

3 生活服务类节目平衡娱乐性与服务性的主要方案

3.1 把控娱乐性输出底线

生活服务类节目的重点应该在于生活和服务。因此,节目制作人首先就应该明确节目制作的核心目标,明白添加娱乐化的内容仅仅是为了在某种层面上增加节目的趣味性,而绝对不能为了迎合大众的喜爱方向,迷失生活服务类节目本应具有的节目面貌[4]。一些生活服务类节目在选择嘉宾时,常常会根据当前电影电视剧行业的观众喜好选择一些演员或偶像艺人。这并不是一种错误选择,相反,只要节目组能够善用这类嘉宾,就可以达到正面的娱乐化效果。例如,节目组可以选择当前正红的艺人参与制作,但在选择时除要看这位艺人的知名度和号召力外,还要选择个人能力比较贴合节目实际的艺人。例如,在美食节目中,节目组就可以选择比较擅长烹饪且个人行业口碑较好的艺人。重点在于要把控娱乐性输出底线,对于一些当红但负面新闻极多的艺人,即使能够引起的舆论波动极大,节目组也应尽量避免与口碑不良的艺人接触。

3.2 提高服务性输出指标

节目组要意识到生活服务是这类节目的核心内容,同时多数观众选择观看生活服务类节目,是为了在节目中获取一些生活经验。因此,节目组在更新节目和编排节目时,应将生活服务类的节目内容突出化处理,如在视听层面,节目组要对节目的主要受众人群进行调查,以中老年人为核心观众,适当调大字幕。而对于年轻人观众较多的,就应在新特效和节目背景布置上加以作用。要尽可能贴近当下年轻人比较喜欢的装饰类型,这样才能从方方面面全面渗透,有效固定节目的受众人群。同时,节目组也要定期根据节目结构和节目主题方向展开反馈调查,将服务心态贯彻到底,时刻保证以观众的兴趣口味和社会需求的主要方向为主来开展创新。

3.3 加强社会连带责任性

生活服务类节目有着社会需求,因此,无论是创设新节目还是改良老节目,节目负责方都要意识到节目所背负的社会责任。尤其是一些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人群的节目,更需要节目组在选材和价值观传达方面加以重视。对此,节目组可以将编剧、导演、化妆等制作团队分别加以责任圈定,要让每个节目构成者和参与者都能明白节目走向对于社会风向的影响。这样一来,节目组就能在加强社会连带责任的状态下,有效保障整个节目组都能朝着正面和稳定的方向发展。节目组就更能深刻意识到将娱乐性和服务性中和的必要性,以最完善的方式提升生活服务类节目的价值意义。

3.4 促进娱乐服务综合化

要达到平衡,除将娱乐和服务对等化处理外,节目组还可以使用融合和综合的方式,将节目变动为在娱乐中服务,在服务中渗透娱乐的状态。这样一来,节目就能满足不同受众人群对节目的需求,从而使节目更加完善。而实现综合化的方式,就需要节目组随时掌握观众以及社会的需求动向,找寻娱乐和服务定位中的相融点。例如,在美食节目中,许多艺人都在厨艺方面颇有造诣,对此节目组就可以设置一个“厨艺文化展示”的版块,邀请擅长不同菜系的艺人参与节目,进而将娱乐性和服务性进行融合,擦出不一样的文化火花。

4 结语

本文分三个层次对生活服务类节目中娱乐性和服务性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笔者认为,当生活服务类节目组想要将娱乐性和服务性在节目中加以融合时,就需要从认清节目定位开始,把控好娱乐性的输出底线,再提高服务性输出指标,继而运用社会连带责任性来保证整个节目组能在严格的行动标准下制作节目,促进娱乐服务合理的综合化。

参考文献:

[1]高含妮.生活服务类电视节目中装修真人秀节目的发展研究——以《梦想改造家》为例[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6.

[2]褚婉婷.生活服务类节目如何把握“娱乐”与“服务”之间的平衡——以《生活帮》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6(22):93-94.

[3]单佳良,程诚.浅议生活服务类节目如何做到创收与收视的双赢[J].才智,2017(16).

[4]郭雨寒.从《香香美食》节目看生活服务类栏目的创新[J].新闻研究导刊,2017(5):117.

猜你喜欢
服务性娱乐性类节目
高职体育教学中贯彻服务性管理的探究
强化事业单位内部审计服务性的若干思考分析
电视法治栏目服务性问题的探讨
新电视时代文化类节目的创新与应对策略
青海省清理规范涉企经营服务性收费的实施意见
“微文化”传播对高职大学生价值观影响及对策研究
新时期国产类型电影的创新之路
新闻访谈类节目主持人如何提升传播能力
电视社教类节目创新策划的三个角度
省级卫视新闻专题类节目发展的困境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