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晓宁
互联网融合传播的出现逐渐培养出一批新时代的视觉受众,传统电视新闻不得不进行改革,新闻大片便是电视新闻迎合视觉时代进行改革的成果之一。新闻大片的研究学者不在少数,譬如黄思的《主体报道“大片化”趋势探索——以〈广西新闻>“特稿”为例》、李越胜的《为人民抒怀,做新闻大片——湖南卫视〈为了人民>系列报道创作谈》等,这些大多是从新闻业务的角度、采取典型文本分析的方法对目前出现的新闻大片现象进行解读。那么,新闻大片究竟产生于何种社会文化背景?又如何应对社会文化?最后将何去何从?本文将从视觉时代的大背景出发,探索新闻大片的产生,分析新闻大片的特征与受众,从而探索新闻大片的本质去向。
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在其《形而上学》中就人们的“观看”这一行为有所论述,“无论我们将有所作为,或竟是无所作为,较之其他感觉,我们都特爱观看。理由是:能使我们认知事物,并显明事物之间的许多差别,此于五官之中,以得于视觉者最多。”“观看”是我们认知事物第一爱用的感官,生活在现代都市中的人群尤其如此,他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的人更喜欢观看,媒介技术为都市人提供了随时随地观看图像、获知消息的便携工具。反过来,都市人也逐渐习惯“观看”的阅读方式,快节奏的都市生活使我们不断地将碎片化的时间放置在于快速的视觉刺激中,再也无法轻松地融入深度的文字阅读中,这些都验证了视觉时代的到来。针对当今以视觉信息为主的电视等电子多媒体成为社会强势媒体、印刷媒体的视觉传播日益受到重视的现象,一些学者把我们所处的时代称为“视觉文化的时代”,简称“视觉时代”。在视觉时代中,形象打败文字、审美代替思考,视觉话语取代了文字话语占据新闻媒体的主导地位,新闻大片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从达尔盖发明摄影术到逐渐扩大图片版面的报刊媒体,再到声画具备的电视新闻,最后到多媒体融合的网络新闻,大众媒介技术的发展不断推动着新闻媒体的一步步变革。另外,近年来电视媒体在网络新媒体的冲击下开始进行不断改革,在央视的带领下出现了综艺大片、体育大片、财经大片等各种电视大片,新闻媒体也放下了以往严肃呆板的定位,开始新闻大片的探索。新闻大片正是电视新闻媒体在现有媒介技术的基础上,受现代视觉文化的熏陶,运用电影大片的制作手法,对传统电视的主题报道进行的创新改革。央视的《家风是什么》《大国工匠》《还看今朝》,湖南卫视的《县委大院》《绝对忠诚》,这些都是新闻大片的典型代表。它们不仅紧扣时代主题,同时契合受众的视听享受,通过灵活创新的手法传播主流价值观。
视觉时代的到来促进了传统电视新闻的改革,从而催生了新闻大片;反过来,新闻大片迎合视觉时代的叙事特征,形成了一套不同于以往主体报道的生产方式,它们通过这些视觉性特征吸引受众,培养了一批不同于传统新闻的视觉受众,这些视觉受众的不断普遍化又激励了新闻大片的普遍化,两者相互促成。
新闻大片对视觉时代的迎合表现在其区别于传统主体报道的生产方式和叙述手法上。
传统主题报道往往形成一种定式:“长期以来,主体报道一般都是这样的摄制手法——‘点线面’结合,也叫‘三段论’:一个新闻事实带一两个同期,即‘由头’,然后是几条措施带一个采访,最后是大段的经验总结加一个同期告诉观众‘下一步打算’。”这样固定模式的拍摄不免枯燥乏味,而被业界称为新闻大片的主题报道从拍摄策划就开始摒弃了以往的传统做法,体现了大片风范。首先,新闻大片一般拥有大投入的电视媒体平台,资金充足为高配置的拍摄提供了基础,例如,湖南卫视播出的《为了人民》系列报道,分别指派8个摄制组前往不同的拍摄地进行拍摄,并大量使用了延时拍摄、高速摄像机、航拍等机器,才拍摄出具有强视觉冲击的震撼画面。其次,新闻大片在拍摄过程中,采用了不同于以往的采访手段和人物拍摄。记者深入采访对象生活,挖掘采访对象的内在亮点,以采访问题带入拍摄细节,使人物鲜活亲近,摒弃以往呆板僵硬式的述说。最后,新闻大片的呈现离不开精致的剪辑,目前,很多播出的新闻大片主要以系列报道为主,每集保持在10~20 min,所以,如何筛选和浓缩大量的拍摄素材,同时又保证故事顺畅、逻辑合理且不偏离主流价值观的弘扬,在此过程中剪辑尤其重要。新闻大片在此借鉴了电影大片的剪辑手法,如选择性保留现场音乐和适当的配乐结合、重点画面做特级渲染、具有设计感的字幕添加等,一帧一帧精雕细琢,才有了最后完美的呈现。
概括之,“视觉文化的特征可以概括为:图像化、情感化、游戏化、欲望化、形象化、幽默感、去中心、去权威”,新闻大片全新的叙述手法完全不同于以往传统的电视新闻播报,其完全契合了视觉文化的特征。首先,新闻大片的画面更加注重形象化、去中心、去权威。新闻大片的拍摄构图基本效仿电影拍摄,使其审美性更高;细节抓取、拍摄取材效仿纪录片,使其更接地气、更亲近生活。其次,新闻大片中所包含的人物同期声、独白、配乐等声音元素更加倾向于情感化、图像化。新闻系列片中的每集报道都会提取一句话,一个既能概括故事主线、人物特征又能直击观众心灵的代表性“口号”,以情感引发受众青睐。另外,新闻大片相较于以往保留了更多主体人物的同期声,减少古典宏大的配乐、增加更贴近画面内容的通俗配乐和独白,这些都体现了新闻大片的去权威和去中心。最后,新闻大片的剪裁更倾向于游戏化、幽默感、情感化、欲望化,以往八股文式的新闻剪辑步骤呆板无趣,新闻大片却将有限的人物和素材进行深入挖掘、串联细节,然后有序地理顺情节逻辑,将报道主题剪裁成一个有血有肉、波折起伏的故事新闻,更加富有生机活力。新闻大片正是通过画面、声音、剪裁这三个主要方面的创新叙述,使电视新闻得以适应视觉时代的媒体竞争环境,在新闻受众心中赢得一席之地。
“受众在观看影视作品的过程中不断积累起来的视觉经验,使他们对影像中经常出现的镜头切换产生了适应性反应,且习以为常”,近年来的电影、电视、广告大片不断出现在人们视野中,使受众对于极致画面的视觉冲击形成适应。“人类适应性的反应一旦作为文化传统积淀并流传下来,受众的视听感知就会受到训练,不断地积累有关影视艺术形式的经验”,视觉文化语境中的受众视听感知受到训练,即使是观看以真实性为准则的新闻播报,受众也追求与众不同的视觉和心灵体验。这种新型的视觉受众,在传统的求真、求近、求易等基础心理需求上,更倾向于求趣的心理需求,这种求趣包括视觉上的求趣和心灵上的求趣。新闻大片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使观众不仅可以享受视觉、听觉的感官刺激和享受,更能体验波荡起伏的心灵游戏。新闻大片同样是电视新闻迎合视觉受众的产物,视觉受众不应是电视新闻改革的唯一参考因素,电视新闻在贴近受众时,更应肩负起正确引导受众的责任。
自从电视媒介普及以来,电视新闻的节目形式就处于不断创新与发展之中,从最初简单的口播新闻、图像新闻,到后来的视频新闻、新闻评论,再到现在深度报道、专题报道,节目形式随着社会文化的变化和公民媒介素养的提高而不断变化和丰富。新闻大片是视觉文化背景下的产物,视觉文化培养视觉受众,视觉受众要求新闻的视觉化。但是,电视新闻要想吸引受众,不仅需要外在形式的创新,更需要新闻内容的挖掘。对于新闻大片而言,视觉是外在手段,内容才是其实质,新闻大片若想在众多新闻节目形式中脱颖而出,并在不断变化的社会文化语境中保留一席之地,必定需要深度挖掘主题内容,把握正确的价值引导,将外在形式和内在实质进行融会贯通。目前所推出的新闻大片,正是将电影拍摄的手法和叙事逻辑与新闻报道相结合,使新闻变得有趣有料,受到受众喜爱,但不免也存在一些借鉴过度的痕迹,如人物叙述的过度故事化、神话化。因此,新闻大片如何把握好外在视觉形式与内在实质内容之间的平衡与融合,给受众提供更好观感的同时又引导受众接受正确的价值观,值得更多电视新闻人更为深入地探索与实践。
参考文献:
[1]黄灿.漂浮的心象·精神障碍患者原生艺术研究[M].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16.
[2]曾庆香.大众传播符号·幻象与巫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2.
[3]李法宝.影视受众学[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2008.
[4]刘毅,郑建武,潘文功.创新重大主题宣传、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兼论新媒体时代的“新闻大片”现象[J].东南传播,2017(11):1-3.
[5]黄思.主题报道“大片化”趋势探索——以《广西新闻》“特稿”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4):119-120.
[6]徐小立,秦志希.论“视觉时代”的阅读[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64-69.
[7]李越胜.为人民抒怀,做新闻大片——湖南卫视《为了人民》系列报道创作谈[J].新闻战线,2017(19):124-125.
[8]本刊编辑部.央视引领中国电视媒体进入大片时代[J].声屏世界·广告人,2013(12):107-108.
[9]曾庆香,张楠,王肖邦.网络符号:视觉时代的交流[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6.
[10]鲍风波.视觉文化时代电视新闻节目形式的艺术性研究[J].新闻传播,2014(1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