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机与传播中的新媒体问题研究

2018-02-23 08:55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8期
关键词:汶川危机信息

王 达

1 新媒体与危机传播

提到危机传播和新媒体,国内外学者对这两个概念有不同的见解,直到现在也没有取得一致意见。当然不必非得深陷概念问题中,顾名思义,危机传播就是在危机前后及其发生过程中政府部门、组织、媒体、公众相互之间的信息交流。此外,新媒体同样也还没有明确的概念。早期,人们认为它是“网络媒体”,后来,又有学者将诸如MP3、手机之类的数字媒体形式也称为新媒体。由此可见,新媒体是一个不断变化、与时俱进的概念。本文中的新媒体站在与传统媒体相对的区域,主要包括网络媒体,尤其是微博平台、手机媒体等。

2 危机解决期对于传媒的作用与重要性

危机传播的过程相当复杂,1986年史蒂文·芬克提出危机传播四段论模式,其中将危机传播分为危机潜在期、危机突发期、危机蔓延期和危机解决期这四个阶段。四段论模式描绘了危机传播的较为完整的过程,给我们在研究危机传播时提供了一个适宜的范围。在四段论模式基础上,结合我国历史上的几次危机事件,可以深刻感受到新媒体在危机传播的各个阶段都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主要讨论新媒体在危机解决期的传播作用。

我国政府部门和媒体还没有深刻认识到在危机解决中危机传播的重要性。汶川地震爆发,我国采取了一系列救援措施。地震情况和救援过程都由政府和新媒体公布出来。由于报纸、电视、广播和网络等媒体的广泛参与,国人得以在最快时间了解灾区的状况和政府采取的救援措施。政府和媒体在危机传播中取得的成就,得到了国人的确切肯定。但是仔细整理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后,发现大部分新闻报道都是发生在地震发生后到搜救行动结束间,在此期间,各平台都在轮番播报最新消息,同时专门设立新的新闻模块来报道此事件。比较可惜的是,救灾后重建和后续受灾人员的情况却没有得到过多的报道。

但是,与其它危机事件解决期的信息传播情况相比较,汶川地震事件的后续报道还应该算比较多的了。在新浪网、腾讯网和搜狐网上分别搜集汶川地震事件以及甬温线动车追尾特大交通事故的相关内容后,笔者发现三大网站都设立了专门的网页来报道这两起突发危机事件。其中,汶川地震事件起于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04秒,新浪网相关网页的最新新闻是2008年11月12日的汶川地震首个遗址公园12日开园,腾讯网的最新新闻是芭蕾女孩等三名震区截肢少年出院,时间为2009年02月19日01:23(来自京华时报);搜狐网的最新新闻则是审计发现抗震救灾款物管理使用存在六大问题,时间为2009年1月1日(来源于新华网)。所有新闻最晚止于2009年2月,至此以后人们就很少看见汶川地震的新闻了,灾后重建新闻短暂出现过。但是事情并非因为新闻没有播报就结束了。反观2011年甬温线动车追尾事故的报道,三大网站虽然都做了专门新闻版面,几乎所有最新的新闻都只是聚焦于事故报告发布,伤员情况以及惩处情况并没有再提及。同样的,没有这一时期的新闻不代表没有事件发生,也不意味着受灾的人们已经无恙。

我国没有重视危机解决期的传播问题这一缺陷在这两个危机事件的解决期的传播情况下表现得十分明显,危机解决期的教育群众、恢复受灾群众心理等问题也不便直接采用救灾时期的通报式的传播方法。笔者认为可以利用新媒体来延续危机传播,例如网络媒体、手机媒体。

3 新媒体在解决危机中的重要性

我国政府部门和学者对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认识都是一把难以捉摸的“双刃剑”,并且是谣言的多发地。但是一直为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的活动设置壁垒也是不利的。因为微博、博客、手机之类的新媒体可以为危机传播提供更好的服务。

新媒体具有以下几种优势:第一,新媒体的信息发布方式比较柔和并且影响面比较广,这方面的代表媒体平台是微博。微博具有本身特有的传播方式,其没有固定的传播主体,就是依靠一传十、失传百的方式来传播。这种模式的信息来源不具备权威性,但是不会让信息接收者感受到某种强制性。危机解决期的信息传播的主要内容主要是灾后重建、事件处理结果、民众反映、自然灾害意外的人为失误以及由此产生的反思和一些必要时的知识普及。柔和一些的传播方式可以让人们主动接受和理解这些信息。微博上号召祈福、捐款的信息转发量往往很高,人们借此来表达意见和情感,救援结束后为受灾者寻找失散亲人的微博更是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第二,新媒体采用互动传播方式,普通民众可以主动接受信息。前面提到过,我们国家的危机传播方式属于单向传播,民众用来反映意见和提供信息的渠道很少,借助网络媒体和手机媒体的互动性都可以改变单向信息传播的情况。第三,新媒体信息传播的成本很低并且占用的资源少,危机解决期的新闻较少,相关传播活动不活跃,这和媒体自身资源有限也有很大的关系,媒体大多是要盈利的,不影响社会效益时,当出现新的受人瞩目的话题时,媒体自然更愿意将大部分资源用在可以带来更多商业利益的新闻上。而在博客、微博、论坛以及一些手机平台上发布相关信息不需要太多的成本,这些媒体具有的多媒体属性又可以产生更好的效果。

由此可见,新媒体在危机传播中表现不俗。若想在危机管理中应用好新媒体就要以相信群众的判断是非的能力为前提,审时度势地制定好自己的原则和方法来利用新媒体来进行危机传播。

参考文献:

[1]运行监测协调局.2012年全国电信业统计公报 [R].2012.

[2]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R].2013.

[3]新华社新闻研究所.新媒体发展与现代传播体系建构[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3.

[4][美]詹金斯.融合文化:新媒体和旧媒体的冲突地带[M].杜永明,译.上海:商务印书馆,2012.

[5]胡正荣,唐晓芬,李继东.新媒体前沿(2013)[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6]吴小坤,吴信训.美国新媒体产业(修订版)[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12.

[7][美]琼斯.新媒体百科全书[M].熊澄宇,范红,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8]戴建华.中国影视新媒体发展创新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4.

[9]袁同楠.视听新媒体蓝皮书:中国视听新媒体发展报告(2015)[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

[10]张锐.视听变革:广电的新媒体战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5.

[11]王洁.新媒体采编实务[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2.

[12]左漠野.建设广播电视学断想——写在《中国广播电视学刊》创刊的时候[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1987(1):4-6.

[13]童兵.比较新闻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14]赫伯特·阿特休尔.权力的媒介[M].北京:华夏出版社,1989.

[15]埃德温·埃默里,迈克尔·埃默里.美国新闻史[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2.

猜你喜欢
汶川危机信息
云上远眺新汶川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订阅信息
健康中国的汶川实践
“危机”中的自信
展会信息
我在汶川挂职的日子
汶川樱桃熟了
危机来袭/等
健康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