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雅教育旨在通过关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国情怀与国际视野的交融,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美术的核心素养包括: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态度、创新能力、文化理解。慧雅美术教育需以慧雅美术课程为依托,将“慧雅”内化于心,外化于形,净化心灵,丰富人文精神内涵,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为今后的人生奠定素质基础,进而成为未来各个生活领域的佼佼者。
美术生活化教育的新方向需以美术的核心素养为基础,把素养要求浸润到日常的美术学习之中。日常的美术学习包括课堂学习和课外学习两个方面,关键是教师在这两个方面的学习中的引导作用。《义务教育美术新课程标准》中写到:“实施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必须坚信每个学生都具有学习美术的能力,都能在他们不同的潜质上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从中可以明显感受到,学生的美术学习一定是来源于对生活的观察认识,而教师就是他们的指引者,教师将日常的生活资料进行整合和拓展,归纳成系列课程,学生在这一系列课程的学习中感受到生活带来的美,再用美术的形式将这些美展现出来,表达出对生活的情感。因此,慧雅美术教育与美术生活化教育的落实是美术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的充分体现,围绕着学生的生活,改变学生的视知觉,使之变为趣生活,乐生活,从而达到美育的目的。
学校如何实践慧雅美术生活化教育呢?本文以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的校本课程为立足点,为学生提供各种类型的“生活菜单”,学生在各种各样的生活学习中感悟美术与生活内在的联系。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教师进行实践,对学生的情意、态度、价值观的发展等方面作专题研究。
目前,学校“三国演艺”特色“国画”课程正向着走进生活这个方向发展,初步完成了“国画in生活”校本课程两册,逐渐实现国画校本课程的全覆盖。国画的课程内容设计主要来源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
一、二年级:初步感受笔墨纸砚。感受国画墨与水融合的韵味。
三年级:生活小物品系列。主要分:盆栽、文具、伞、自行车、电风扇。主要感受墨线的形态表达,学会观察,能够提取基本形态并用墨线表达。
四年级:我生活的城市系列。主要分:都市之夜、城市建筑、建筑工地。
五年级:我的偶像系列。主要分:梵·高、毕加索、齐白石、自画像、我的一家子。水墨人物系列训练不仅包括人物造型能力,也包括创造人物画笔墨风格。
六年级:我的学生生活系列。主要分:我的卧室、我的大课间、我的假期。人物和场景结合,画面更生动,更有生活气息。
七、八年级:国画在生活中的运用,由学到用的进化,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国画走向当代艺术(装置艺术)也叫现代实验艺术。使学生成为具有独特表达能力的创造型人才,并具有较强的生存能力和广泛的社会适应力。
无论是生活中的小物品自行车,还是人物画自己,都是同学们常见的、熟悉的、生活中的人事物,在此之上充分发挥国画的基础作用,不仅学国画的技法,还要学国画的意蕴,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生活结合,进而走进生活,创造生活,综合提高。
创立主题拓展课程,要针对地方美术特色,在课堂教学中挖掘生活化的美育内容,构建美术教学与学生经验紧密结合的共同体。训练学生正确的思维方式,个性的审美意识,对美的独特表达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学实践中,可以优化并结合身边的现有资源,对融入教材中的内容进行主题课程设计,如“苏州园林主题课程”,可以结合美术教材苏少版八年级下册“园林·探幽”这一课内容,将之完善。苏州的学生有着生活上的便捷,园林离学生很近,有些同学家就在园林边上,甚至小时候天天在里面玩。然而,园林的美到底在哪,很多学生却不甚了解。学校通过系列课程——探访园林、观察园林、表现园林、制作园林衍生品等完善学生对园林美的印象,增加学生对家乡的认识以及对民族的自豪感。通过整合完善,用贴近学生生活的内容打造系列课程,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更加浓厚,学习过程更加有意义,学生能够获得和这个主题相关联的各个学科的综合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综合素养。
在创建主题课程的过程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保证每一个新知识的构建都是学生自己发现、合作、探究、总结完成的。如在“民俗文化主题课程”教学中,学生根据喜好自己分组,自己设定小组主题,进行创作分工、资料查阅等分工协作,最后向全班分享自己的成果。另外,学生通过其他组的介绍了解到别的同学家乡的独特民俗文化、民俗美术作品,可谓在活动中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一个美术课程的学习,让民族的、传统的东西走进孩子们的心中,对孩子们的未来将产生积极影响。地方美术主题拓展课程实现了贴近学生生活的美术教学,它将美术与生活融为一体,凸显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学校的葵花课程中有这样一个分支——艺术展观赏课程,采取课堂欣赏与课后观赏相结合的课程实施形式。这是一个让学生在课堂上学会鉴赏、学会品鉴,课后运用实践,再回到课堂上分享、反馈的课程,完满地体现了慧雅美术生活化教学的理念。这是一个家校联动的过程,低年级的孩子需要家长的陪同才能完成观赏,有的人会说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其实孩子们的眼中有他们的艺术世界,这甚至是一些美术家毕生追求的境界。
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在全校开设艺术欣赏课程,在课堂上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艺术欣赏学习,让学生在欣赏过程中尊重自己的直觉感受,并敢于明确认定这种感受,达到“图像识读”的能力。课后,让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生活中的美术馆、博物馆、展览厅,在现场的艺术氛围下运用“图像识读”自主地欣赏,回到学校后,与同学进行交流学习,拓展视野。现代科学技术高速发展,在学校进行交流的方式非常多,可以是视频的形式,可以是图片的形式,还可以是手绘的形式。在交流的过程中,要注意训练孩子们的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自信心等。如,学生在课堂上欣赏过一些雕塑作品,寒暑假时跟着爸妈出门旅游,去西安参观兵马俑,学生想:具体看什么内容呢?哦!这一个个兵马俑的面庞都是不一样的,老师说过的写实风格怎么体现的呢?我来找一找,并用自己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来。他们还有什么不一样呢?并一一进行观察、记录。如此,学生将一次没有目标性的观赏变得非常有意义。这种方式将学校的美术教育和生活中的美术教育结合,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在生活中解读美、在生活中创造美。又如,可以让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学习“美术表现”,学生带上速写本,在现场学习名家美术语言(构图、色彩、线条等)的表现。这些都可以出现在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从艺术创作走向生活,从美术学习走向生活教育。慧雅美术生活教育培养学生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提高美术基本素养,更能提升学生对生活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