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古诗词积累教学方法探析

2018-02-23 05:44
新课程研究 2018年22期
关键词:全班古诗词诗歌

一、新课程标准下古诗词积累教学的意义

《礼记》中有一篇《经解》,记载了孔子的几段值得玩味的话,“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温柔敦厚而不愚,则深于《诗》者也”。可见,学诗的作用在于移情,在于改变人的性情,使人心走上正道。因此,古诗词积累能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加强学生的文化修养,激发学生潜在的人文精神和生命意识,能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养他们的精神底蕴。

对于诗词的教学,不应只站在语言的接受、审美的熏陶这一平台,更应注重它对学生内心情感体验的激发,给学生真善美的精神哺育。当我们学习陶渊明的《饮酒》,除了感受诗人对自然的憧憬外,是否能关注诗人“大济苍生”的志向和洁身自好的气节?当我们学习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除了欣赏其刚劲有力、简洁质朴的语言,感受其浑厚的意境、豪迈的气概,是否也应该对诗人为国效命的坚强决心和爱国情怀肃然起敬?文人的文采的确是语文教学的重点,文人的气节则应成为贯穿语文教育的灵魂。

二、古诗词积累的教学方法探析

1.书声琅琅,声情并茂。诗是最为注重情感的一种艺术形式,而最为直接地表达情感的形式就是朗读诗歌。“三分文章七分读”,不读是无法用心去感受作者的情思的。因此,教师要通过朗读来创设一种气氛,让学生进入诗歌的意境,把握诗歌的内涵。

(1)分解朗读目标,逐步达到有感情地朗读。首先是读准字音,把握节奏,注意停顿等比较外化的要求;然后是在初步理解诗的内容的基础上试着把体会到的感情读出来;最后是在比较深刻、细致地理解诗歌内容、把握感情基调以后,以轻重缓急、抑扬顿挫的语气诵读全诗。

(2)通过师生、生生互评,指导诗的朗读。

(3)朗读形式多样化,提高读的兴趣,提高朗读的质量。

如《凉州词》的教学,就采用了朗读法。首先,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把握节奏。其次,将全班分成两大组,教师从声音、情感、节奏的把握上做评价;或者前三组读,第四组评价;或者小组、男女生选派代表读,一般不超过3人,师生共同点评。再次,全班齐读。最后,比赛限时背诵。在反复的朗读中,学生整体感受到诗中所蕴含的诗人征战沙场的豪情,也体会到“古来征战几人回”的落寞、伤感。

2.图文并茂学古诗。古人诗中有画,诗画合一,因此在学习中,可以就文绘图,以图悟文,图文共赏。

苏轼的《惠崇 〈春江晚景〉》本就是一首题画诗。诗人用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朴素而清新的春晚景图。教学该诗时,教师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熟读诗歌,了解该诗的主要写景意象:两三支粉红的桃花,青翠的竹林,潺潺的江水,短短的芦芽,活泼戏水的鸭子……让学生初步理解诗作。然后,要求学生从绘画的动静交错、疏密相间、虚实相生的角度审视这首诗,并作简单评价。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发挥自己的艺术想象,回家独立绘制《春江晚景图》。第二天,先小组交流意见,推荐优秀画作,全班共同评点。像《村行》《渔歌子》《天净沙·秋思》这些画面性强的古诗词都可用这种形式。在点评的形式可以让同学自由选择,或画画,或利用网络、图书馆查相关资料,前者将画作张贴,后者写推荐书,在全班交流。

整个学习过程,评点交流是课堂的高潮。大家从是否准确地反映诗作的基本内容,是否达到了画面的协调统一这两个标准出发,分析长短,品评得失。这样,既加深了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也提高了文学鉴赏能力,又增进了对绘画的了解,发展了绘画技能,多层面的艺术审美享受得到了综合提升。

3.三人行必有我师。信息社会中,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不仅限于课堂,电视、图书馆、网络为他们提供了广阔的知识空间。应该有效利用这些资源优势,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让学生当小老师,是一个有益的尝试。

七年级下学期,笔者将诗词诵读积累的教学权下放到学生。全班60名学生根据性别、成绩、资源分成12个小组,确保每组都拥有网络资源。小组讲解的内容以抽签的方式决定。每一个小组推选小组长,统筹安排全局,并书写计划书,督促组员落实任务,保障活动的顺利进行。三名同学完成前期准备工作:资料的收集整理,讲稿的编写(包括幻灯片的制作),另外两名同学负责成果的展示:讲解诗歌,并回答其他同学的质疑。每个月用一节半课的时间展示四个组的成果。展示前,布置其他小组自行阅读诗歌,每组对每首诗准备1-2个有价值的问题以供课堂交流。

新颖的形式激发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展示时的成果也令人欣喜。每组的材料准备得很翔实,讲解也很细致,有个别小组图文并茂,说辞精彩,的确让人叹服。但也存在一些问题。最主要的是对所查资料缺乏筛选、内化,讲解时基本上是照着讲稿一念到底,对诗歌的理解停留在表面,回答问题显得不够从容,甚至难以自圆其说。有些小组的配合还不够默契,比如播放幻灯的同学和解说的同学内容不同步。因此,在小组展示前,教师的检查、指导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4.古诗新唱。在课间,常听学生哼唱流行歌曲,联想到我国诗歌原是可以合乐而唱的。今天,现代人给许多前辈的作品谱上曲子,如苏轼的《水调歌头》、李商隐的《无题》等,颇受学生欢迎。恰好音乐老师也说教给他们一些歌曲创作的基本知识,笔者灵机一动,为何不让学生也过回创作的瘾,让他们自己根据古诗词的情感、意境谱曲演唱,岂不更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经过思考设计,制定了一个综合性学习的方案。活动过程共计4个课时。

(1)第一课时:准备、实施阶段。师生共同交流由古诗词谱曲而成的现代流行歌曲,并让会唱的同学现场表演,在他们兴致盎然之际,提出活动设想。全班学生自由组合成八个小组:评委组(4人,负责制定此次活动的评分细则,并参与打分)、资料组(4人,负责查找诗与歌的渊源,并用PPT将搜集到的资料编辑成演示文稿)、六个参赛组(6-7人,要求组织成一台小型的节目,有主持人、配乐朗诵者、古诗新唱者、解说者)。六个参赛组以抽签的方式选取诗歌,然后分工合作。各参赛组推选一名组员参与评委组,并且在第二天交上一份计划书,要求注明活动主题、组长、成员、分工、展示形式。

(2)第二课时:检查、落实。毕竟是十二三岁的学生,他们的自我控制、合作经验、创作能力有限,在活动过程中也不可避免会碰到一些问题。因此在正式地展示前,教师有必要对各小组的进展情况进行检查,既防止活动流于形式,也可以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3)第三、四课时:展示、交流阶段。“一石激起千层浪,多思催开智慧花”,在古诗词积累的教学中,本是文无定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但是,无论哪种教法,只要在教学中教师能满怀诗人的情怀,发挥集体的智慧,就一定能使诗歌教学千姿百态,异彩纷呈。

猜你喜欢
全班古诗词诗歌
诗歌不除外
踏青古诗词
原因
我爱古诗词
凭什么第一是你的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全班都“疯”了
诗歌岛·八面来风
我和古诗词
趣读古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