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安康市旬阳县第三幼儿园 陕西旬阳 725700)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园教育,要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而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是幼儿健康发展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对幼儿成长,乃至一生的发展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睡眠、盥洗、入厕等生活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既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他们不断增长的独立要求。避免过度保护和包办代替,鼓励并指导幼儿自理、自立的尝试。一、充分利用班级多样化的活动,让幼儿学习良好的生活习惯行为。[1]
“寓教育于生活、游戏之中”是《纲要》的实施原则。为了培养幼儿养成良好的叠放衣物习惯,通过区域活动的“娃娃家”,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会了帮助娃娃折叠衣物,扣纽扣,帮助娃娃把凌乱的娃娃家收拾干净整齐。在为娃娃穿衣服,梳头,打扮娃娃的过程中,孩子们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穿衣服、扣扣子,扎小辨等行为。把游戏运用到幼儿的一日生活中,让幼儿感受到生活活动的趣味性,使幼儿的日常生活行为变成为良好的习惯。[2]
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他们在用自己的各种感官感知中获得认知与经验。因此,结合幼儿生活中亲历的事件引导幼儿理解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来提升对健康行为的认知。
伴随着夏季的到来,每天户外活动后,许多幼儿都将脱下的衣服胡乱一卷放进自己的柜子,于是整个生活间显得凌乱不堪,虽经过反复提醒教育,但是效果不是特别好。于是我将生活间的情形拍照,利用健康课,将他们乱七八糟的小衣柜以照片形式出现在大屏幕,引导幼儿观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体验不整洁的小衣柜带来的不愉快的情绪,然后收拾整理,让幼儿体验愉快的情绪。这种对比鲜明的情绪感受,促使幼儿自觉地把脱下的衣服叠好整齐地放在固定的地方。通过直接让幼儿体验不良行为习惯所带来的后果,允许幼儿犯错,体验感受错误的后果,让幼儿反省、调整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生活习惯。
《纲要》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的多方面需要,是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可以利用图示法让墙面说话,根据具体的生活内容运用单个图示、组合图示、流程图示等提醒幼儿的行为。如:在盥洗室和生活间门口贴上表示出入的小脚印,盥洗室水池墙面上,有照片与简单文字结合的“洗手七步曲”,利用箭头线路指引幼儿喝水、擦汗;将穿脱衣服的流程张贴在幼儿午休的阁楼的墙上,幼儿每天可边看边练习,这样既方便了幼儿交流,及时改正了不良的行为,又激发了幼儿学习、巩固规范行为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喝水环节,发现幼儿每次只接一点点的水,远远满足不了身体的需要,就在墙上为幼儿贴出有刻度线的杯子图,要求幼儿看图按规定的量接水、喝水,大大地保证了幼儿每次的喝水量。为了养成进餐时保持桌面、地面的干净,饭前为每张桌子准备盘子,幼儿养成了将吃剩的骨头等吐在固定地方的好习惯。
正如艾-伦凯强调:榜样是习惯的基础,而习惯是人格的基础。因此要在日常生活中利用并创设良好典型的榜样。班上浩哲小朋友的自理能力特别强,不但自己穿脱衣服特别快,还知道主动帮别的小朋友,我就点名表扬,幼儿都在默默向她学习;禾禾小朋友每天做操的时候特别用心,我们就选她跟老师一块儿带操,于是班上幼儿做操的精神面貌都比以前好多了。班上哪个幼儿进步大,我们就会奖励他小红花,并在全班幼儿面前提出表扬。坚持正面教育,树立正面榜样激励幼儿,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是幼儿年龄特征所决定的,也是行之有效的一种行为训练的方式。树立孩子们中的典型和榜样,幼儿看得见,摸得着,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老师适时地引导幼儿相互学习,并落实到自己的行动中去,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收到的效果会更好。
总之,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需要我们教师的坚持和教育智慧,需要教师不断地更新教育观念、提升教育技能。在保育教育过程中,关注幼儿已有经验和情感需要,结合各种生活和学习活动,让幼儿在轻松自然的游戏和活动中经历、感受和体验。同时教师要不断探索和总结,调整和转变相应的教育行为与方式,使得生活习惯的养成教育更加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