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视域下优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设计与实施

2018-02-22 14:33马良军刘辉靳大伟黄振菊
职业技术教育 2018年32期
关键词:高质量发展

马良军?刘辉?靳大伟?黄振菊

摘 要 在国家大力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背景下,院校作为人才培养质量的责任主体,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成为提升内部治理能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保障。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按照“落实政策、对接国际、服务区域、促进发展”的基本原则,借鉴爱尔兰、美国等国家经验,从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中的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服务支持、监督控制5个纵向系统和学院、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横向层面入手,进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设计和实施,为优质高职院校构建国际化特征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实施提供了经验。

关键词 优质高职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质量控制目标点;高质量发展;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中图分类号 G71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8)32-0054-05

2015年,教育部发布了《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教职成[2015]9号)[1],明确了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工作既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保障。为了具体指导高职院校开展诊断与改进,教育部下发了《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2],要求高职院校落实人才培养质量的主体责任,形成持续诊断与改进的工作机制,从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构建相互依存、相对独立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已成为优质高职院校创新发展的必然趋势。如何落实国家文件精神,构建具有国际化特征的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实施,已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国际开放办学的优势,借鉴爱尔兰、美国等国家院校质量保证体系成熟经验,系统设计了具有国际化特征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有效实施,为新时代高质量建设“中国特色、国际水准”的国家优质校提供了重要经验。

一、吸纳国际要素,系统设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设计的基本原则

1.落实国家政策要求

学校落实国家政策文件具体要求,将国家优质校建设的理念、内涵融入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5个诊断项目、15个诊断要素、37个诊断点中,将学校工作目标化、标准化、指标化、数据化[3]。

2.国际借鉴与本土改造

学校借鉴爱尔兰、美国等发达国家职业院校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从组织机构、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本土化改造,形成具备学校特色、国际化特征的质量保证体系。

3.动态优化原则

针对区域产业发展的需要,进行系统调研与分析,进一步明晰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和学生的质量标准。根据产业的不断转型升级和产教融合等新要求,动态优化质量标准,明确建设重点,完善质量保证体系。

4.即时诊断与考核性诊断相结合

依据“8字型”质量螺旋理念,结合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平台,明确学校、专业、课程、教师、学生5个层面的关键指标,依托信息化手段,实施即时监控、过程监控、结果评价。

(二)国际要素分析

1.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DIT)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DIT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目的是为各项工作达到高质量和卓越。在其组织架构中,学术委员会是DIT最高权力机构,同时下设学部理事会、学院理事会和专业委员会。从诊断机制上看,DIT分为自我诊改和考核性诊断两部分。自我诊改:学部、学院、专业、课程、非教学单位均建立自我诊改制度,每年要进行自我回顾,找出问题,制定行动计划;考核性诊断:一定的时间间隔内,学校组织评价小组(包括国内外同行,通常是与该领域相关的高级学者或业界专家)进行评价,最终给出评价报告(包含建议)[4]。

2.美国社区学院认证体系

美国社区学院认证包括10个标准:聚焦学生的学习,将教育作为公共目的,教育要适用于多元的、技术的、全球化的世界;不断提升的文化;基于证据的学习状况与学院表现;诚信、透明以及伦理的行为或实践;保障学院良好运行的治理体系;资源的计划与管理确保学院的可持续性;以使命为中心的评价;通过同行审视的认证。美国社区学院认证目标体现了“确保质量”和“促进發展”两个方面;认证内容体现各项工作的“全面性”和评价学生学习结果“核心性”,具体包括院校使命,道德和负责任的行为,质量、资源 和支持,评价和提高,资源、计划和学院的整体有效性等5个方面[5]。

(三)设计的主要内容

1.建立学校目标链

结合自身实际,分析区域乃至全国同类院校情况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设定建设目标。学校遵循SMART原则,基于SWOT分析,吸纳爱尔兰、美国等国际要素,确定了全国创新创业示范高地、全国集团化办学示范高地、全国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全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示范高地、全国中高职衔接推进示范高地的国家优质校建设目标,以此目标统领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建设、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科研发展、社会服务等12个方面具体目标。构建学校教育事业“十三五”规划、12 个专项规划、各专业与课程建设的3级规划体系。

2.系统构建组织架构

借鉴爱尔兰组织机构,按照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5个纵向系统,将学校的各个部门按照岗位—职责—工作标准进行功能划分,明确工作职责。建立“学校—二级单位—专业(课程)”三级质量保证组织。学校层面:成立学校质量保证委员会,全面负责学校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成立质量督导处,负责制订内部质量保证规划、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与运行方案,进行考核性诊断,组织编制学校年度诊改报告。二级单位层面:一是成立职能处室质量保证小组,负责制定职能处室质量保证实施方案,对岗位工作和服务教学提供质量保证,按要求撰写诊改报告;二是成立系(部)中心质量保证小组,负责系(部)中心的质量保证,组织制定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做好专业建设条件的保障,保证人才培养质量,按要求撰写诊改报告。专业(课程)层面:成立专业(课程)质量保证小组,负责专业、课程质量的自我诊改,制定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进行实施过程监控,对学生学业情况进行监测分析,按要求撰写诊改报告。

3.完善标准体系

标准是判断目标是否实现的标杆,是实施过程的重要依据,标准既要有定性描述也要有定量规定。学校参考国内外同类优秀院校,对接国家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等标准体系,借鉴美国社区学院認证标准、《悉尼协议》相关要求,由检测课程、教师等的质量转向检测学生及其学习的质量[6],进行标准设计。

4.优化内控体系

借鉴德国ISO29990教育质量管理标准,从管理评审、内部审核、风险管理和纠正预防措施等方面完善学校内部管理制度、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实施质量分析与报告制度,编制和发布“人才培养质量年度报告”,接受社会监督。传承“负重奋进、执着创新”的精神,构建具有学校特色的物质文化筑基、行为文化塑形、制度文化保障、精神文化濡染“四维”质量文化体系,形成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内生动力。

5.开发校本数据平台

基于数据分析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需要建设完善的校本数据平台。平台涵盖决策指挥、质量生成、资源建设、支持服务、监督控制5大系统,具备办事大厅、行政管理、项目管理、教学管理、科研管理、数据管理、诊断预警等7个基础功能模块,在人才培养过程、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形成数据流,实施大数据分析,即时诊断,即时改进。

6.确定质量目标控制点

质量目标控制点是对标准细化,便于即时监控。学校结合国家优质校建设目标,参考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创新发展行动计划管理平台、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数据表、高等职业院校适应社会需求能力评估、国际交流50强、社会服务能力50强、麦可思毕业生跟踪调查报告等中的关键数据进行筛选、确定。

二、借鉴国际经验,有效实施内部质量保证体系

(一)学校层面实施路径

DIT二级学院层面质量保证体系中,考核性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在学部和大学中的总体地位和表现,学院活动范围及各种活动如何开展、评价和发展,其涵盖专业的范围和质量,科研开展、评价和发展情况,教师队伍发展情况,学院的管理程序和质量提升系统,与外部的合作与交流情况等7个方面[7]。借鉴DIT经验,学校基于目标体系和标准体系开展了三项工作:一是建立运行流程,具体见图1,形成闭环质量监控反馈系统。二是基于目标管理,建立考核性诊断体系,制定《部门年度质量考核办法》,将部门质量保证机制建设纳入部门绩效考核,见表1,并制定质量考核流程,见图2。三是结合学校发展规划,通过召开外聘专家、专业带头人与骨干教师、具有海外留学经历的新教师、服务外包人员、外籍教师等参与的专题座谈会,对学校发展进行诊断,提出发展建议。

(二)专业层面实施路径

1.专业诊改机制

学校借鉴DIT经验,实施专业运行管理委员会和“双外考官”工作机制。专业运行管理委员会由校企双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专业教师和每年级至少1名学生组成,每学期至少集中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对专业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回顾分析,诊断专业建设和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可行的整改措施。“双外考官”工作机制要求每个专业聘请至少2个外考官(1个学术的,1个业界的),以第三方的专家角色,每年度对专业运行及学生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2.实施专业诊改

专业诊改应依据质量控制目标点,按照国际化的相关标准,监控专业建设目标的实现情况,诊断专业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实现质量的螺旋提升。

需求调研。分析区域产业转型发展的需求,专业设置与其符合程度;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与岗位(群)要求的符合情况;省内、市内同类院校本专业的设置及招生、就业情况。

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与实施。调研分析内容包括:人才培养方案是否符合国家标准体系的要求;课程体系是否合理,A、B、C类课程的比例、实践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思政课程的比例、学分设置等;人才培养方案的落实情况,如计划课程完成情况、教学模式与评价模式是否按计划执行等。

专业条件建设与保障。内容包括:现有教师队伍的数量、结构、“双师型”比例、企业实践锻炼情况等;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情况,如设备先进性、完好率、利用率等;职业技能鉴定情况,如鉴定人数、取证比例等;产学合作企业数量、规模、社会声誉以及合作项目、合作成果等。

教师业务能力。依据学校确定的“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双师型教师”的标准,分析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和科研服务能力,如科研项目数量和经费、技术服务到款额、技术交易到款额、社会培训情况(培训到款额)、论文及专利数量等业务能力指标。

人才培养满意度。分析学生毕业率、就业率、就业质量、专业对口率、学生各类专业技能大赛获奖情况、学生及家长满意度、用人单位满意度等。

(三)课程层面实施路径

1.课程建设

团队情况。分析课程(组)负责人影响力,团队结构合理性,包括学历结构、职称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等,按照具有国际化特征团队建设标准进行对比,制定课程团队建设的工作计划,持续改进,直到符合标准。

课程开发与评价。分析是否按学校文件制度要求、结合社会需求调研结果等制(修)订课程标准,顶岗实习是否符合国家顶岗实习标准要求;课程定位与目标是否支撑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安排的合理性,如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关联等;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如教材、课件、教案、数字化资源等;课程评价方式是否能够客观、全面地评价学生学习效果。

课程教学设备设施。按照国家实训基地建设标准,分析教学设备设施能否满足课程建设的需要,如何持续改进课程实施条件。

2.课程教学实施

教师方面分析内容包括:课程组教师教学目标的达成度等;教师教学态度、职业精神,是否起到对学生积极引导作用;执行课程标准情况,有无随意删减课程内容情况等;课程组教师教学设计、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与手段、评价考核方式、课程资源利用等方面是否合理,能否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课程组教师作业批改、辅导答疑情况,如次数、质量、学生满意度等。

学生方面分析内容包括:学生课堂出勤率、学习状态、知识与技能掌握情况;学生的课业质量、期末成绩;依据教室日志、巡视记录、学期末成绩分析等材料进行数据分析,实施监控评价。

在课程教学诊改方面,学院依托校本数据平台,开发完善“听、诊、研、促、改”的督导闭环听课反馈系统,对课堂教学质量进行追踪复核;引入麦可思教学质量评价系统,对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即时监控与分析。

(四)教师层面实施路径

在数量方面,学校依据师资队伍建设发展的目标,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参照国内同类优秀院校数据,分析专任教师数量、兼职教师数量、“双师型”教师数量等指标,根据学校在校生数量,进行师资优化配置,持续改进。

在结构方面,学校以教师的专业结构、学缘结构、年龄结构、职称结构、学历学位结构、双师结构、专兼职教师结构等内容为依据,诊断分析,优化师资队伍结构,统筹学院的人才引进、聘用、培养等工作。

在水平方面,学校建立教师发展中心,服务教师职业发展。依据专业领军人才、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双师型”教师、技能大师、教学名师等各类标准,依托校本数据平台实现教师个人发展过程的信息化,帮助教师进行自我诊断,优化发展路径。

(五)学生层面实施路径

学校参照《悉尼协议》中毕业生要求,进行本土化改造,从三个维度进行诊改:按照学业发展,如知识水平、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专业技能等;素养提升,如价值观、思想品德、人文素养、人格与心理、身体素质、合作意识、团队精神、组织协调能力等;职业发展,如职业认知能力、职业道德、职业拓展能力、社会实践能力、创新创业能力、就业质量等进行诊改。学校编制基于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规划》《学生素质教育体系实施方案》,完善学生心理健康建设机制,探索“电子档案袋”发展性评价法,编制学生自我诊断问卷,将诊断结果应用于学生自我调适。

三、固化诊改成果,促进“中国特色、国际水准”优质校建设

学校在河北省教育厅创新发展行动计划中期绩效评价结果中,24个项目全部通过验收,总体排名名列前茅。全省21个评价为A的骨干专业中,学校3个专业入选。

学校、企业、国际应用技术大学三方共建专业,提升专业国际化水平。《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国家优质校》案例入校2017校长联席会20个优秀案例。2个专业教学资源库入选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3门课程获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个案例入选高职2017年国家年度质量报告。

学校教师中涌现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才等40多名,在16个教育部教指委和国家学术团体任职,形成双师型、专家型多元组合的教学团队。

2017年,学生国家大赛获奖10项、省级72项;涌现出国务院特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国家和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陶瓷艺术大师群体等具有大国工匠精神的杰出技术技能人才。

学校成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数字化校园实验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作推进会在学院召开;学校代表应邀在省教育工作会议、全国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交流研讨会等会议上推广交流经验;学校诊断与改进案例在全国高职高专校长联席会上展出,在专业课程诊断与改进实操研讨会上作了。

参 考 文 献

[1]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Z].教职成[2015]9号,2015-10-19.

[2]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指导方案(试行)[Z].教职成司函[2015]168号,2015-12-30.

[3]教育部.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Z].教职成厅[2015]2号,2015-06-23.

[4][7]Academic Quality Assurance Office of Dubli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Handbook for Academic Quality Enhancement (Revised June 2012)[EB/OL].[2016-01-14].http://www.dit.ie/qualityassuranceandacademicprogrammerecords/handbook/.

[5][6]馬良军.美国社区学院认证体系的特征分析与启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5(7):99-103.

猜你喜欢
高质量发展
关于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
加快建设适应与引领高质量发展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转向高质量发展的中国工业经济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 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大力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
完善制度体系,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18:中国会展业“高质量发展”之年
高质量发展背景下辽宁省绿色增长水平提升路径及对策分析
中国经济改革“高质量发展”是关键词
开启新时代民航强国建设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