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外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现状:基于国内CNKI核心期刊+CSSCI期刊与国外SSCI期刊10年(2007—2016)间发表论文的对比统计分析

2018-02-22 20:46王涵敬
现代交际 2018年2期
关键词:对比研究期刊

王涵敬

摘要:教师跨文化能力在教学中扮演的角色愈来愈重要。本文选取2007—2016年间国内核心期刊和C刊以及国外SSCI期刊发表的有关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论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国内的非实证研究仍占据着主导地位,与之情况相反的是,国外的实证研究占据着主导地位。

关键词:教师跨文化能力 期刊 对比研究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124-02

近年来,教师跨文化能力越来越受到重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因为教师跨文化能力的高低与学生的跨文化能力息息相关,教师既要接受文化的输入,又要承担文化输出者的责任。另一方面,教师个人职业的提升也与他的跨文化能力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基于同一国家、不同的民族语言文化,刘玉杰和苏德(2015)对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作如下定义:“双语教师应该具备的,促进不同民族师生交流的跨文化意识,跨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策略。”这三个因素之间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基于不同国家的语言文化,张杨(2012)认为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应该包括四个层面,即判断跨文化的能力,用文化解释跨文化的能力,设计特色教学内容的能力以及判断学生不同程度上接受不同国家文化的能力。此外,刘学蔚(2016)对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作如下定义: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不仅涉及教师交际能力,适应能力以及移情、共情能力,还涉及其文化传递能力。他们分别从具体和抽象的层面揭示了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虽然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受到了研究者、教育部门等的重视,论文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但很少有研究者系统地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发展情况进行详细的分析。本文基于2007-2016年国内CNKI期刊和国外SSCI期刊发表的关于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论文,对其研究状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作了简单的对比分析,试图揭示出近10年来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发展趋势。

一、期刊的选择

教师跨文化能力作為跨文化交际的一项重要内容,日益受到重视。对于跨文化交际的综述研究,国内很少有学者做此项研究。其中有两位学者对跨文化交际研究的综述研究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张向阳,2003;胡文仲,2005)。本文参考以上两位学者的研究思路,分别选取了国内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基于中国CNKI数据库)以及国外SSCI期刊2007—2016年间发表的教师跨文化能力论文来进行对比。国内期刊以“教师跨文化”“教师跨文化能力”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时间为2007—2016年,期刊来源为核心期刊和CSSCI期刊,通过仔细研读,筛选出32篇文章。国外期刊以“teachers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intercultural competence of teachers”为关键词进行主题搜索,时间为2007—2016年,语言为英语,最后经过筛选得到76篇文章。本文以最终获取的文章为例,对国内外教师跨文化能力发展现状进行分析。

二、国内外十年间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发展趋势

(一)国内教师跨文化能力发展

关于国内研究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论文较少,经筛选共有32篇文章,与国外的研究文献相比,两者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正如颜静兰(2014)所说,虽然近年来中国学者在跨文化交际领域取得了不错的成果,实证研究和理论探讨都有涉及,但本身针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仍然比较贫乏,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不高,对外国语言文化以及跨文化交际理论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国际视野不够宽阔,提高教师跨文化能力的任务势在必行。因此我们需对如何提高教师跨文化能力,具体从哪个方面提高教师跨文化能力有一个清晰的认识。作者选取2007—2016年学者发表的文章,试图从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揭示国内研究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动向。

(1)国内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总体趋势。从图1可以看出国内研究有关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论文呈不稳定曲线状态,其中2007年度和2010年度发表在核心期刊和C刊上的论文数量为0,2014年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达到了顶峰状态,随后又进入了低产出阶段。这一现象反映了虽然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受到了一定的重视,但可能由于学科计划、学校政策、学生状况、繁重的课业等因素导致跨文化能力研究受阻,论文数量有所下降。

(2)国内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教师跨文化能力层面,研究对象可依据不同的侧重点来分类。例如,以语言为依据,可分为国际汉语教师、德语教师、外语教师、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英语教师、科学教师以及其他教师;以学校层次为依据,可分为高职教师、幼儿教师、大学教师、小学教师、高中教师以及其他教师。这两种分类标准各有其侧重点,其中不乏相互重合的地方。从这些研究对象可以看出,国内侧重于对在职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进行研究,很少或者几乎没有对职前教师的研究,这是国内研究存在的一个缺陷。对职前教师的培养有助于他们更好、更快地投入到他们未来的教学生活中,因此以后的研究可以朝着培养职前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方向发展。此外,从整体的研究情况来看,国内研究的覆盖面较广,但相应的论文数量不多,未来的研究可以加强这方面的研究,丰富学术界成果。

(3)国内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主要方法。本文对论文的研究方法只作了简单的分类,即实证研究与非实证研究。国内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实证研究有8篇,非实证研究有24篇,实证研究所占比例仅为25%。这一现象说明国内的研究仍大部分集中于非实证研究,侧重对理论的探讨,而采用实证研究的学者不多,应大力扩充国内跨文化领域的实证研究,用可靠的研究数据探讨问题。

(二)国外教师跨文化能力发展

相对于国内,国外学者发表的论文数量较多,并且,国外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比较健全,涉及面较广,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作者选取2007—2016期间学者发表的有关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文章,试图从国外学者研究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发展状况、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揭示出国外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发展动向。endprint

(1)国外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的总体趋势。从图2可以看出国外研究有关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论文整体呈上升趋势,有很好的发展势头。其中与国内的情况类似,国外2007年度发表的论文数量为0,产生的原因有待进一步进行深入探讨。此外,2016年度发表的论文数量最多,达到了21篇。从2012年度开始,论文数量一直呈稳定增长状态,有很好的发展趋势。

(2)国外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主要对象。在教师跨文化能力层面,国外的研究对象也可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划分。例如,以教师的编制划分,可分为职前教师(pre-service teachers)、实习教师(student teachers,teacher trainees)和在职教师(in-service teachers);以学校层次划分,可分为幼儿教师、小学教师、中学教师、高校教师以及其他教师;以学科划分,可分为英语教师、音乐教师、外语/二语教师、体育教师以及其他教师。从研究对象来看,国外关于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涉及对象广泛,视野更加宽阔。但是这些研究也有一定的缺陷,例如很少涉及同一国家不同民族地区的教师,发表在SSCI期刊上的论文更注重的是国际視野,但一些民族性问题也值得研究。

(3)国外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的主要方法。国外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实证研究有63篇,非实证研究有13篇,实证研究所占比例高达83%。这一现象说明国外研究更多采取的是实证研究,倾向于用数据探索未知事物,而非实证研究所占比例不多,从另一层面也说明了国内外学者的惯用思维有一定的差别,这可能与每个国家的传统文化有很大关系。

(三)国内外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对比分析

从国内外学者对教师跨文化能力在发展状况、研究对象以及研究方法三个层面的实际情况来看,国内学者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还有待增强:在论文数量上应该有一定的提升;研究对象应该进一步趋于国际化,以国际视野对待教师的跨文化能力;在研究方法上应加强实证研究的探索,弥补国内研究重视理论性探讨这一缺陷。国外学者在研究对象方面,应加强不同民族地区的教师跨文化能力研究,面面俱到,使教师体系更加完善。

三、结语

纵观10年间国内与国外期刊上发表的有关教师跨文化能力的论文,国内的科研水平以及能力需要受到相应的重视,运用更多的实证研究来巩固科研基础,向世界发声是研究者和学者们一项艰巨的任务。国外有关教师跨文化能力的文章虽然多于中国,但整体上数量也并非十分可观,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对教师跨文化能力的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未来需要更深程度的挖掘。

参考文献:

[1]胡文仲.论跨文化交际的实证研究[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5(5):323-327.

[2]刘学蔚.从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论中华文化走出去[J].江汉论坛,2016(5):140-144.

[3]刘玉杰,苏德.民族地区双语教师跨文化能力形成的几个问题:一个冲突理论的视角[J].继续教育研究,2015(2):47-49.

[4]颜静兰.外语教师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缺口”与“补漏”[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1):138-145.

[5]张杨.从汉语学习的跨文化性浅谈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J].语文建设,2012(4):57-58.

[6]张向阳.中国跨文化交际研究20年:回顾与思考[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2):54-56.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比研究期刊
期刊审稿进度表
国际核心期刊《Journal of China Studies in Swaziland》征稿
诗歌里的低诉,苍凉中的守望
模因论视角下的英汉网络语言对比研究
汉藏数词对比
传统中药学与生药学的对比研究
期刊审稿进度表
期刊审稿进度表
《杂文选刊》荣获吉林省“双十佳期刊”称号
期待您的加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