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策略思考

2018-02-22 20:19丁玉龙张婧钊张静
现代交际 2018年2期
关键词: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策略

丁玉龙+张婧钊+张静

摘要:良好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前提和保障。本文拟从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及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分析两个角度,分别论证为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及如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期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发展作出贡献。

关键词:大学生 价值观教育 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2-0029-0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中强调:“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政治覺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1]因此,着眼于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需受到重视。

一、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必要性

(一)应对时代挑战与世界变化的需要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以应对时代挑战与世界变化的需要。首先,有利于应对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发展的挑战。“经济全球化虽然主要是描述经济发展趋势的,但其影响却不局限于经济领域,而是扩展到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各个领域,并深刻地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思想观念。”[2]因此,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巨大的经济条件、观念以及环境等变化,在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的同时,也产生了物化、浮躁等不良的思想状态,极大地冲击了人们的思想观念,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其次,有利于抵御世界多元文化冲击的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入发展,世界各国文化相互交流、激荡的趋势不断加深,多元文化时代到来,不仅为我国文化发展带来了许多新的内容与挑战,同时也对大学生价值观造成了多方面的影响。西方价值观的渗透更加多样化,西方通过电影、网络等形式,附带许多腐朽的西方文化价值观,极大地腐蚀了部分大学生的价值观,使部分大学生产生自私、贪图享受、集体荣誉感缺失等不良价值观表现,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最后,是适应国际复杂斗争形势的需要。当前国际斗争形势更加复杂多变,我们更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

(二)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能够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的过程,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的过程,也是帮助他们树立正确人生目标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为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提供正确的方向指导,是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意义所在。其次,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评判标准,良好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建立良好的行事原则,树立法制观念,遵纪守法,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讲规矩、守纪律且更加自律。有利于巩固社会稳定与发展,更有助于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判断与价值选择,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对未来进行清晰的计划。最后,有利于促使大学生更加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恩格斯曾指出:“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从而我们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的内容。”[3]因此,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始终在时代发展的前提下,不断更新自身的教育内容,同时大学生要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也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具体要求,以时代发展具体条件为依托来发展自身。

(三)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动力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保证大学生成长成才的根本动力。首先,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是保证大学生成为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的精神动力。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培养大学生形成与中国梦相一致的目标,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与国家、民族命运相统一的价值理念与价值追求,从而使大学生能够团结一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而奋斗。其次,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达成个人价值与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是密不可分的,个人价值的实现是实现社会价值的基础,社会价值观是个人价值的前提和环境。因此,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充分认识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关系,有利于完成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共同理想的统一。最后,有利于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指针。提升大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帮助大学生成才的重要步骤,同时也是为国家经济发展作出贡献的重要步骤。促进国内整体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的提高,有利于提升大学生创新创业的自主能力。自主能力是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的重要保障,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使大学生能够自主地选择与运用关系到自身发展的事物,从而提高其自主能力。因此,应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使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指针。

(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保证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始终是大学生坚持中国道路的重要保证。能够培养大学生始终坚持和平与发展战略,坚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发展的自信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自信,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身价值与社会价值,在学习、生活中不断拼搏,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而努力。其次,始终是大学生坚持中国精神的重要保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动遵守社会基本道德规范与职业规范,使大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国精神,并在未来的学习生活中不断加强。最后,始终是大学生成为中国力量的重要保证。大学生的特殊历史地位决定了必须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引导大学生始终为国家发展作出贡献。第一,能够使大学生成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力量。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创新创业价值观与自主择业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积极投入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各个行业之中。第二,能够使大学生始终成为繁荣中华文化的力量。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坚持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文化的教育,以此使大学生重视文化的力量,从而不断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复兴努力。endprint

二、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策略分析

(一)树立科学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

树立科学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是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重要前提。首先,我们应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依据。“马克思主义是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基础,建构我国当前社会价值观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原理为理论依托。”[4]因此,坚持科学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要以马克思主义价值观为依据。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对帮助教育者正确认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规律、制定发展方向等具有十分重大的指导意义。并且能够始终保证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发展的方向性,指引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认清方向并稳步前进。其次,要始终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现状相适应,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相承接,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更有利于促进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美德的传播,从而增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深度与广度。最后,始终以不断适应时代发展为准则。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需要不断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增添新的,符合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实际的内容,从而提高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同时也要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时代认知,使其充分发挥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的时代性,促进科学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理念的发展与完善,从而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提升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全过程的能力

“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既是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在高校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需要,又符合新时期大学生自身发展规律的需求,更是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举措。”[5]因此,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融入大学生教育全过程具有十分重大的现实意义,这需要教育主体具有较强的综合能力。首先,要提升教育主体创新能力。当代大学生具有更强的综合素质、更独特的个性与思想。因此,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必须具有一定的整合创新能力,不能始终一成不变,善于整合价值观教育内容与不同的校园文化生活、教育活动结合起来,并能整合和利用自身的所有资源来将价值观教育融入教育过程。其次,提升教育主体服务能力,这里提到的服务能力不单单是为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便利,更应该在服务中体现良好的价值观,使大学生能够切身感受并接受良好价值观,从而实现将良好的价值观教育融入到服务大学生的全过程。最后,提升教育主体辨别和处理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能力。由于复杂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形势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错综复杂,更要求教育主体具有良好的辨别和处理大学生价值观问题的能力,从而在育人的过程中解决大学生价值观的具体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

(三)完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途径

实现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效果的最大化,更要重视教育本身。首先,要发挥高校全员育人优势开辟教育途径。高校是培养大学生价值观的主要阵地,承担着培育良好的大学生价值观的重要责任,发挥高校全员育人优势,要始终发挥高校教师与学校、教师与教师及教师与学生的配合与互动,加强校规、校训及校园基础设施等的建设,从校园整体出发,建设良好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环境。并且培养出一批高素质的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者队伍,这一队伍既要有分工明确的运行体系,其中包括教学能力强的人才与沟通能力强的人才,同时也需要有坚强的领导班子,如此才能使高校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者队伍具有强大的影响力。其次,要占领网络意识形态阵地进行价值观教育。网络深入大学生生活,其虚拟性、开放性、交互性等特点使网络信息传播十分便捷且难以管控。要充分构建完善的网络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平台,运用强有力的网络技术手段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不断完善价值观教育平台,保证教育内容的充实有力。最后,要打造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相结合的模式。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同时也不是单一教育方式能达到良好效果的教育活动。因此,要调节好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占比,即合理地安排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时间,并且严格把握实践教育的教育活动类型,既要使教育活动丰富多彩,也要保证教育活动的安全性、可操作性。

(四)以合力推动大学生价值观教育

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更要综合多方面的力量总力来推动。首先,学校担负起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着眼于大学生生存与发展的实际,不断调整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模式,在教育上要做到结合大学生日常生活,充分发挥在价值观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时刻把握大学生价值观的发展方向,并且优化校园环境,整合校园硬件环境、人文环境与服务环境等内容,使学校成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阵地。其次,要积极配合家庭教育进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工作。我国现代幼儿教育的奠基人陈鹤琴说过:“幼稚期自出生至岁是人生最重要的一个时期,什么习惯、言语、技能、思想、态度、情绪,都要在此时期打一个基础,若基础打得不稳固,那健全的人格就不容易形成了。”[6]由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对孩子的启蒙教育,是孩子建立最基本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起点。培育大学生养成良好的价值观,更要注重家庭教育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影响,学校与老师应积极给予建议,协助家长共同进行价值观教育。最后,利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助力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价值观是文化的内核,文化的发展同样对价值观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引领,使其文化精髓融入大学生头脑,从而提高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

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关系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我们应根据时代发展的具体条件,不断丰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形式与内容,以培养大学生养成良好价值观为价值观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大学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OL].新华社,2016-12-08.

[2]陈强.经济全球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视野[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0(1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杨建凭,叔贵峰.建构我国当代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现实基础探析[J].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5).

[5]嚴萍昌.高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疏导路径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的思考[J].学术论坛,2012(9).

[6]陈鹤琴.家庭教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8.endprint

猜你喜欢
价值观教育大学生策略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新媒体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影响及对策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