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川
【摘 要】 小学语文教育肩负着传承文明的重要使命,同时,语文教学因为关注生命成长而流光溢彩。因此,语文教学必须紧紧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成为我们守望灵魂的教育。本文围绕如何丰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小学语文;兴趣;探究;发展;教学
语文的知识海洋广阔无垠,在语文课堂上,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去思索、探究被隐藏着的知识宝藏,帮助学生沉醉其中,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语文修养水平。陶冶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热情,还可以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合理的教学方案,让学生能够在今后的语文道路上披荆斩棘,挖掘到语文之美。
一、激发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语文的欲望
众所周知,学生在接触到新的知识内容时,如果对新知识有兴趣,知识获得的效果将事半功倍。因此,教师要加强对课前导入的重视,诱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探究语文的欲望,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自主学习。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将枯燥乏味的白纸黑字转化为形象生动的音乐和画面,吸引学生的眼球,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例如,在教学《草原》时,首先,教师可以选取一首优美的音乐——《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以此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接着,教师可以播放广袤无垠的草原视频,直观地将草原之美展示给学生观赏,让学生陶醉其中,并且要求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课文,促进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最后,教师可以设置悬念,提出疑惑:你们对草原有了怎样的理解呢?草原美不美?想不想亲身体验呢?老舍先生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来向我们展示草原之美的呢?创设一个问题情境,以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在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中学习新知识,挖掘知识源泉,汲取知识甘泉。
二、尊重需求,充分践行以生为本开展教学
心理学研究认为,个体的内在需求是获取知识的不竭动力。语文知识都来源于我们的生活实际,学生在成长的阶段时常会接触到语文知识,提前理解了学习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难免会失去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内在需求,在教学中多开展一些活动。或者借助多媒体功能选取适宜的、相关的知识内容,激发学生对语文的热情,满足学生的知识需求,这样才能充分践行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从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例如,在教学《桂林山水》时,课文中的插图很吸引学生的兴趣,此时,再利用多媒体搜查与桂林山水美景相关的资料,引领学生深入地探究桂林山水,给予学生一个仿若身临其境的课堂氛围,同时鼓励学生大胆想象,从而激起对桂林山水的向往。除了在课堂上的知识普及,教师也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自主地读取新闻、时政等内容,开拓自己的思维空间,拓展自身的视野,打破教材的束缚,在别的领域找寻丰富的知识宝藏。
三、情感教育,培育小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
当一个人对一件事物充满情感时,那自然就会对其充满兴趣,有着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和欲望,从而活跃思维。语文阅读教学就是要激发学生的情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应创设一个良好的情感教学情境,营造一个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开拓学生的思维空间,促进学生“好学”、“乐学”,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语文学习中,进而培养小学生的人文主义精神。例如,在学习《孔子游春》时,课文将大自然比喻為一位伟大的母亲进行描述:广袤的大地是她宽广的胸怀,茂密的森林是她飘逸的长发,温暖的太阳是她明亮的眸子,和煦的清风是她甜蜜的絮语……这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自由发挥想象能力,利用四季不同的景物来阐述大自然母亲的魅力。学生们有了创意,就会积极发表想法:耀眼的星光是她思念的言语,淳淳的溪流是她温柔的抚摸,争艳的百花是她绝世的容颜,飘动的云彩是她不断的牵挂……兴趣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学习热情,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丰富小学生的眼界。
四、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内容美
语文教材的目的不仅仅是丰富学生的知识宝库,还可以提升小学生的审美修养,去挖掘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促进小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激发学生对美的感受,去发现蕴藏在文章内容和形式中的美,结合自身的想象能力,将枯燥乏味的语文知识变为充满生气的画面,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学习欲望。例如,在学习《桂林山水》时,“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绿得像一块无暇得翡翠”等比喻,给予学生充分的想象素材,展现了一幅令人陶醉的山水图。课本中还有一些关于人物形象的文章,高尚或是丑陋的形象应有尽有,教师要正确地引导学生进行准确的理解,陶冶学生的文学情操。例如,《九色鹿》中对调达获救时郑重起誓和获救后背信弃义的描述,充分地展示了人性丑陋的一面和九色鹿的善良,教师可以将二者进行对比,激发学生对调达之类的不耻、厌恶和对九色鹿之类的崇尚、追求,学习到做人需要遵守自己的诺言,杜绝忘恩负义等现象,立足文本,引导学生感受语文内容美,培养学生的全方面才能。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励学生勇于去揭开语文的神秘面纱,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想象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修养,陶冶情操,教学中,通过师生合作,共同创设一个和谐温馨的教学课堂,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王丹.浅论人文教育理念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J].读与写,2016(34).
[2]葛亚梅.让“生活化”有效地融入语文教学[J].新课程(小学),2015(10).
[3]巩艳萍.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美德教育[J].现代语文,2015(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