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海行动》离现实有多远

2018-02-22 05:38张亦驰
环球时报 2018-02-22
关键词:毒刺榴弹特战

本报特约记者 张亦驰

春节假期热映的大片《红海行动》赢得票房和口碑双丰收。整部电影情节紧凑,战争场面火爆,在让人感受到中国军人血性、智慧和勇于牺牲的同时,也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海外军事行动的困难。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战争片,我们不妨探讨一下其中的现实成分。影片中,中国军人孤军深入,使用中外各种先进装备,最终完成营救任务。而在现实中,这种营救行动可能会更困难、更危险。

“欧盟枪”用得习惯吗?

作为一部以枪战为主要场面的战争片,《红海行动》中的枪以及与之有关的战术自然是最大看点。在影片第一阶段营救被劫持船只环节,我方特战队员仍然使用国产制式枪械。狙击手罗星在直-9直升机上使用“88狙”百米外一枪让海盗爆头的细节令人印象深刻。

从执行第二阶段的人质营救任务开始,由于要接受“伊维亚共和国”的后勤和弹药补给,中国枪械的弹药与之无法通用,特战队员都换成了“欧盟标准枪械”。大概是导演对枪的偏好,“蛟龙”小队使用了多款世界名枪:队长杨锐用的是比利时SCAR步枪;爆破手徐宏携带捷克产CZ805步枪;狙击手顾顺的主武器是德国布莱塞尔R93型狙击步枪;机枪手张天德使用的是比利时FN公司的M249机枪;女队员佟莉使用短枪管轻量型M249,更符合女兵定位;通信兵庄羽使用的是HK416步枪……

各种世界名枪装备在一个突击小队中,确实让观众一饱眼福,但这样用枪符合实战吗?

首先,作为世界名枪,这些枪械接受过战争考验,好用是肯定的。其次,中国不少特战队员都有过外训经历,像影片中谈到的“委内瑞拉海军特别行动学校”,因此对于经历了北约武器使用训练的队员来说问题不大。即便未经训练,经过短暂培训,也能掌握外军枪械的基本射击方法。当然,虽然枪的使用“大同小异”,但如果需要精准射击并且要在战场上排除故障和维护,还需要较长时间专门训练。另外,作战小组用枪至少要相对统一,最好是同一系列。这种在一个小队中使用“万国牌”武器的情况,恐怕还是出于观影效果。

“坦克大战”能不能这样打

《红海行动》的另一高潮出现在“坦克大战”这个环节。中方特战队员在恐怖分子的营地里“劫持”了一辆性能最好的T-72B主战坦克支援战友,紧接着与追击的M60A3坦克展开对射(题图)。影片中,T-72B发射的高爆榴弹飞行慢镜头给人强烈视觉冲击。不少人对炮弹飞行过程中多次蹭到房屋的立柱而未爆炸感到不解。这一方面是因为出膛距离较短,引信保险尚未解锁,另一方面是炮弹触发引信并未直接撞击立柱。不过炮弹爆炸后,炸点附近一片火海,众多恐怖分子在火海中挣扎。这一段大概是为了描述战争的残忍。实际上高爆榴弹主要是通过爆炸后的破片和爆轰波杀伤人员,不会有如此强烈的燃烧效果,除非引燃附近的汽油等可燃物。

在“坦克大战”阶段,中方特战队员先是在炮长位置操炮,然后进入驾驶舱开坦克撤离。特种兵都会开坦克么?通常而言,特种兵会有专门的车辆驾驶训练,但坦克驾驶并非特种兵的常规科目。当然,苏联研制T-72时就强调要方便易学,它的驾驶并不复杂,简单开走的问题不大。但后来的坦克对射难度就大多了。无论是属于第三代坦克的T-72B和还是第二代的M60A3,它们的精确射击都相当复杂,需要激光测距、弹种选择、根据射表装定射击诸元,未经过专门训练的人不可能立刻掌握。电影中,中方特战队员先后熟练使用俄文操作界面的T-72B和英文界面的M60A3准确射击,恐怕就有些超出了现实的可能。

另外,考虑到影片中出现的T-72B和M60A3均采用较落后的扰动式火控系统,不具备动对动射击能力,双方坦

克追逐战中想要打得准,短停射击比行驶中直接开炮更为靠谱。当然,由于双方交战距离较近,即便不测距、不考虑横风影响,哪怕在运动中也会有一定的命中概率。

“坦克大战”的另外一个问题是双方都使用高爆榴弹而非专门针对坦克的穿甲弹或破甲弹。虽然双方坦克均披挂反应装甲,队长甚至要求“用反应装甲扛一发”,但反应装甲主要用来对付破甲弹,少数反应装甲也具备防穿甲弹的能力,唯独不能反制高爆榴弹。实际上,T-72发射的125毫米高爆榴弹一发直接命中就足以瘫痪M60,而M60的105毫米榴弹即便不会摧毁T-72,也足以致暴露在坦克外的队长死亡。显然,这一段虽然很热闹,但距离专业的坦克战仍然有差距。

“打酱油武器”有瑕疵

影片中还出现了一些“一闪即过”,但却发挥关键作用的“打酱油武器”。例如在临沂舰遭遇火箭弹攻击时,11管30毫米近防炮及时将来袭火箭弹悉数击落。近年来出现了一种反火箭弹/迫击炮武器,很多就是从舰载多管机炮发展而来,所以用“1130炮”反火箭弹的军事逻辑清晰。当然,为了增强情节的紧张效果,来袭的多枚火箭弹几乎是在接近军舰不足100米时被近防炮同时击落的。如果更真实一些的话,火箭弹应该有发射间隔,近防炮应在数公里外便开始射击,火箭弹会在不同距离被击落。

执行通信中继和侦察任务的舰载弹射查打一体无人机原本应该是一大亮点。这种中国海军还没有列装的型号,在影片里发挥的实际作用却并不突出,很快因沙尘暴导致发动机故障而坠毁。

作为流传最广、战果最多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之一,美制“毒刺”导弹在影片结尾出现。在忽略了组装、锁定跟踪等环节后,佟莉直接将“毒刺”导弹发射出去,但恐怖分子的直升机在没有使用红外干扰弹的情况下,简单的一个侧身机动就把“毒刺”导弹躲过去了。更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导弹居然又来了一个180度的大转弯,重新锁定直升机将其击毁。现实中,“毒刺”导弹的导引头和机动性均不支持这种能力。

当然,电影是对现实进行的艺术升华,并非是军事教学片,从这个角度讲,“燃情”似乎比“真实”更被看重一些,没必要锱铢必较。▲

猜你喜欢
毒刺榴弹特战
“毒刺”防空导弹为什么经久不衰?
《特战荣耀》:演绎热血成长 展现军人风貌
米尔科姆公司向南非国防军提供Y4型6发榴弹发射器
中国LG6型40毫米半自动榴弹发射器
单兵扛导弹
美国将于2015年底完成40mm智能榴弹的研制
同归于伤
同归于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