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技术顾问、中科院院士叶培建在题为《中国的月球探测》报告中指出,在2020年前后嫦娥五号完成“绕落回”三部曲之后,我国探月工程将择机建立月球科考站,将开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月球南北极探测、建立无人的月球科考站,届时,空间机器人将开展联合工作。
叶培建同时透露,嫦娥四号将于今年12月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将首次尝试在月球背面软着陆、首次在拉格朗日L2点进行月球中继通信、首次在月球背面进行巡视勘测、首次在月球背面利用其特殊环境开展甚低频科学探测等。其中,中继通信是嫦娥四号月球背面着陆任务中的难点之一。叶培建表示:“月球背面地形复杂、起伏更大,这要求着陆过程控制更加精确。”
叶培建强调,我国探月工程前三期计划为“绕落回”三部曲,陆续由嫦娥一号、二号、三号和五号完成。其中,尚未发射的嫦娥五号将实现“回”的目标。“而正在开展的嫦娥四号实际上是探月工程下一阶段的任务。”探月四期的主要目标任务包括开展以机器人为代表的月球南北极探测、建立无人的月球科考站。此外,我国在火星、木星及小行星探测上也已启动相应探测计划。
2018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召开党组会议,通报了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和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职的决定:方向明同志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免去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副书记、副总经理职务;李洪同志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2018年10月31日,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党组召开会议,通报了中央组织部关于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和副总经理、党组成员任职的决定:徐强同志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党组副书记,免去其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职务;龚波同志任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
中国工程院院士邬贺铨11月2日在院士高峰年会上表示,“今年年底,我国有可能发放5G的牌照。虽然基站现在已经基本支持商用,但终端还需要等待标准化完成,并且需进行试商用。从5G建设来说,我国并不比发达国家晚,且未来的市场推广及应用一定会超过其他国家,因为我们拥有用户数量优势。”邬贺铨透露,5G技术的国际标准化进程明年9月可以完成。在我国5G跟国外的差距方面,邬贺铨直言,我们在5G产业化上跟发达国家同步,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走在前面,但短板也非常明显,“支撑这个系统的许多基础技术,例如芯片、移动终端操作系统等,在4G时代我们没能摆脱对国外的依赖,到了5G时代,恐怕也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局面。”
10月29日,由武汉大学承办的国际卫星导航服务组织(IGS)2018年年会在湖北武汉举行。来自美国喷气动力实验室、美国哥达德空间飞行器中心、欧洲空间局、欧洲定轨中心、德国地学研究中心等国内外该领域最顶尖的科研机构的约120名国外学者和200名国内学者出席会议。本次研讨会将通过全球协作来促进多系统GNSS的集成发展与高精度应用。中国科学院杨元喜院士、中国工程院刘经南院士分别做题为《北斗三代导航卫星系统简介》及《北斗系统增强及其未来》的大会报告,众多国内外专家学者在此次大会上讨论了未来高精度GNSS在轨道模型、时间系统、参考基准、大气延迟等各方面的进展,并提出建议标准供全球学术界和产业界参考。
11月13日,国防科工局在京组织召开国防科技工业科学技术委员会成立大会。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是在国防科工局党组领导下,军地有关部门共同组建的“面向国家战略、支撑重大决策、引导创新方向、打造军工智库”的国防科技工业高端智囊团,由国防科工局科学技术委员会和国防科技工业发展战略委员会整合而成,旨在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和军民融合发展战略,更好履行强国强军使命,加快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健全完善国防科技工业战略研究、政策研究、重大工程咨询专家工作机制,为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提供专家咨询建议。科技委委员和各领域组专家,涵盖了军工集团、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科学院、民口配套企业、国防特色高校、军队有关单位等国防科技工业领域的领导和院士专家。
国防科工局局长、国防科技工业科技委主任张克俭在此次会议上强调要做到三个聚焦:一是聚焦军民融合,深化国防科技工业改革。要强化军民融合顶层设计,聚焦军民融合重点领域、重大任务,强化责任担当,狠抓贯彻落实。二是聚焦自主创新发展。聚焦重大领域,实施自主可控发展工程、国防科技工业强基工程、提升国防工业核心能力,同时抓关键补短板破瓶颈,强基础抓前沿谋布局。三是聚焦学风建设,创造良好创新生态。遵循创新发展规律、科技管理规律、人才成长规律,大力弘扬“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和军工精神,不断建立完善尊重创新创造、体现知识价值、规范科研秩序、改进投入方式、分类评价奖励等方面的政策制度体系。
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及国家航天局担任指导单位,中国航天基金会、澳门基金会主办;中国航天工业科学技术咨询有限公司、飞行家族(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协办,澳门中华联谊会、澳门科技大学及澳门太空科技促进会承办的“澳门国际航天高峰论坛”(MIAF)于2018年11月8日至9日于澳门盛大举行。本届论坛主题为“太空技术与城市生活”,以国际化主题研讨会为主要形式,包括一场主旨演讲、一场大师论坛及三场分论坛。其中,中科院院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委主任包为民主持了主旨演讲。国家航天局系统工程司副司长赵坚、澳门政策研究和区域发展局经济民生处阮建中博士、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总工程师孙为钢、欧空局专家Frank Zeppenfeldt、中国航天科工集团有限公司董事会秘书侯秀峰、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首席专家耿虎军分别发表了《逐梦太空新征程、共筑航天新时代》《把握时代机遇 积极投入大湾区建设》《致知商业航天》《关于欧洲航天局和卫星通信》《太空经济及产业发展的思考和展望》《航天数据应用服务商业化发展设想》主题演讲。
2018年11月5日,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ICG)第十三届大会在陕西西安开幕。
全球400多名代表围绕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兼容与互操作、全球化应用等议题开展讨论,共商全球卫星导航事业发展大计。开幕式上,正式发布了《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空间服务域(GNSS SSV)互操作手册》。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主任冉承其作为大会主席主持会议。本次大会对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建设发展的20余项议题进行了深入交流,形成了广泛共识。供应商论坛形成联合声明,倡议共同发展卫星导航系统,指出GNSS将成为大多数国家现在和未来定位、导航、授时(PNT)体系中的核心基石,各大供应商将进一步加强兼容与互操作、技术创新、服务的透明性,以及合作交流,同时考虑陆海空天各类用户应用需求,以更好地发展PNT体系,更好地服务人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