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林 睿(特级教师) 点评/黄国才(特级教师)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园地八”习作要求是“自由表达”,建议学生采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想写的内容。于是教者结合自己对汉字文化浸润课堂的实践,以典型易错汉字为引子,以发微信朋友圈的形式引导学生写作,以期将习作与汉字知识学习结合起来。
师:(出示微信图标)同学们认识它吗?
生:(欢呼)微信!
师:看来对它都很熟悉啊!平时你们都用微信做什么呢?
生:跟朋友聊天。
生:发朋友圈。
生:我还会加一个群去抢红包。(众笑)
生:老师在微信群布置作业。
师:微信用途真广。发过朋友圈的请举手。(众生举手)
师:这么多同学发过。发朋友圈,喜欢有人给你点赞吧?越多越好是不是?
生:是。
【点评:四年级的孩子,没有刷过微信、发过朋友圈的,应该不多。林老师将同学们熟悉的微信朋友圈引进习作课堂,激发了学生的习作兴趣,也消解了学生对习作的畏难情绪,更使学生感受到习作有用。】
师:没发过朋友圈的请举手。没发过也不要紧,今天,我们就来发朋友圈。看,这是谁的朋友圈?(课件出示“朋友圈”界面)
生:中华汉字。
师:我们不妨尊称他为“汉字君”。汉字君最近发了一则朋友圈,里面有这样一段视频。(播放《汉武大帝》视频片段)你们明白汉字君要表达的意思吗?
生:也许是想要刺探敌人的情报?(众笑)
师:光看这样一段视频,我们很难准确地了解汉字君的想法。显然,汉字君不是要介绍这部电视剧,而是要“吐槽”。刚才,剧中人谈论的是——(出示晁错图片)怎么称呼他?
生:晁大(dài)夫。
师:同意这么读的请举手。都同意啊!难怪汉字君那么伤心、那么生气,顾不上说话就发朋友圈了。这个人啊,名叫晁错,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课件出示:御史大夫)
生:御史大(dài)夫。
师:且慢,这个字(出示:大)有两个读音,一读 dà,一读 dài。请读。
生:大(dà)夫(fū)。
师:大(dà)夫,是古代的官职,地位很高,很有权力。读dài时呢?请读,注意“夫”读轻声。
生:大(dài)夫(fu)。
师:大(dài)夫(fu)指的是?
生:医生。
师:是的。直到现在,口语里面,人们还会称医生为大(dài)夫(fu)。跟它相似的,还有这个词,这个称呼——大王——读大(dà)的时候,大王。一块儿读。
生:大(dà)王。
师:大王是古代对国君、诸侯王的尊称。大(dài)王(wang)呢?
生:坏人的头头。(众笑)
师:从图片上就看出来啦?大(dài)王(wang),是戏曲、旧小说中对国王或强盗首领的称呼。字的读音一变,整个称呼的意思就变了。现在你们知道,刚才那一位——应该怎么称呼他?
生:晁大(dà)夫(fū)。
师:他差一点被“读”成了医生!看,汉字的读音和它的意思是紧密相连的。意思理解错误,你就会读错,甚至闹出大笑话。这样吧,请同学们替汉字君“代言”,发一则朋友圈,把事情说清楚。(板书课题)看谁替汉字君发的朋友圈可以得到更多人点赞,好吗?请动笔。(学生练写,师巡视,相机指导,提醒发朋友圈时文字不需要很长,把意思说明白就行。)
【点评:学生习作有两愁,一愁没内容,一愁没写法。林老师提供的“汉字君”发的朋友圈,就是为学生“解愁”的。一是解决写作内容问题,即同一个词(“大夫”“大王”),读音不同意思就不同(或者意思不同读音也不同),读错了(或意思弄错了)就会产生误会(或闹笑话)。二是解决写法问题,即写微信发朋友圈。既然是“朋友圈”,就有朋友圈的规范——互动性、即时性,还“不需要很长”。】
师:请你来分享。
生:大,有两个读音,一个是dà,一个是 dài。大(dà)夫(fū),大(dài)夫(fu),字形虽然是一样的,但是音变了意思也就变了。读大(dà)夫(fū)指的是朝廷的大官,读大(dài)夫(fu)指的是医生,读音读错了可是会闹出大笑话的。
师:想点赞的同学请鼓掌。还有同学要挑战吗?
生:汉字可有趣了,但是你如果不小心就会闹个大笑话。你们知道“大”有几个读音吗?对了,是两个,分别是dà和dài。你们有没有想过,在这两个读音后分别加个“夫”字,意思会不会不同呢?如果读大(dà)夫(fū),那意思就是官员;如果读大(dài)夫(fu),你们猜猜是医生的意思还是——?你看,汉字可有趣了。
师:最后一句再读一遍。
生:如果读大(dà)夫(fū),那意思就是官员;如果读大(dài)夫(fu),你们猜猜?是“医生”的意思。
师:写得挺好的。但要注意,读到“你们猜猜”,可以先停顿一下,然后说出答案。
生:是“医生”的意思。
师:想点赞的同学请鼓掌。谁想评价一下这两则朋友圈?
生:这两则朋友圈都很有条理性,都解释了dà和dài的意思,能让读者明白问题。
师:真会点评!你更喜欢哪一则朋友圈呢?
生:第二个比较有趣。朋友圈里都是朋友,说话的语气可以不用那么生硬。
师:改一下,语气可以更亲切、更自然一些,对吗?(掌声)
生:近日一部电视剧可火了,可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演员把历史悠久的汉字读错啦!“大夫”有两种读音,一种是大(dà)夫(fū),指古时候的官员;还有一种读大(dài)夫(fu),指医生。电视剧中读错字音,闹笑话了,大家可要注意了。
师:有哪些地方和刚才同学的不一样?
生:她写了电视剧的内容。
师:是啊,既然有视频,就要结合视频来说,还可以自己配上图片,这样的朋友圈更生动明了,一定能得到更多人点赞!
【点评:有比较,才有差别;有指导(点评),才有进步。习作指导课,教师的专业水平体现在如何让学生在现有基础上有进步。这种指导(点评),既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学生,但不管谁来点评,都要有理有据有节(温和些)。其实同学是有鉴赏力的,如“朋友圈里都是朋友,说话的语气可以不用那么生硬”,多么精当。】
师:我们来看一看汉字君发的朋友圈吧。请同学来念!
生: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部电视剧的演员把好多汉字念错了,其中就包括我——“大”。我有时念dà,有时念dài。虽然听起来似乎差别不大,但是,念错了字音,字义可就大相径庭啦!大(dà)夫(fū),是古代的官职;大(dài)夫(fu),则是医生的别称。剧中的晁错是位高权重的御史大夫,可不是医生。念错字可了不得。我呼吁大家重视汉字文化,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字义,读准字音。
师:不简单,第一次读就读得这么好。对照汉字君补发的朋友圈,跟你们发的有什么不同?
生:他是用“大(dà)”的形象来告诉大家不要把字读错了。
师:你发现他用了第几人称?
生:第一人称。
师:可以结合图片、视频,可以用第一人称……看,为汉字君“代言”可以有这么多的诀窍!
【点评:这篇下水文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从此,四年级的学生又多了一种新的表达方式——用第一人称来介绍汉字(包括其他东西)。教,就是要不断地扩充学生的背景知识。】
师:不少人对汉字不够重视,不仅把字音读错,字形也会出问题。请看屏幕上的字(出示“礼”“裙”的错字)。你想说什么?
生:他把“礼”字写错了,不是衣字旁。
师:要改成?(生:示字旁)。
生:“裙”也不对,裙是身上穿的,所以它是衣字旁。
师:把形旁弄错了,难怪写出了错字!你可知道示字旁和衣字旁分别和什么有关?
生:衣字旁表示跟衣服有关。示字旁是跟……
生:是关于物品的。(众笑)
师:不是关于物品的。带示字旁的字大都跟祭祀、鬼神有关,比如我们学过的“神”字。谁能再举一例?
生:“祖先”的“祖”。
生:“礼物”的“礼”。
……
师:知道了汉字的意思,我们才能更好地把字形写正确。说起来,刚才这两个错字还不是最要命的,这才是“天下第一易错字”!(出示“冒”的错字)你想说什么?
生:只有第一个“冒”字是正确的,后面的“冒”字上面写成“日”是错的,应该是“曰”。
师:哦?是“曰”吗?有不同意见吗?
生:第一个“冒”字也是错的,它上面写成了秃宝盖。
师:这三个“冒”字都写错了。正确的字形是这样的(出示“冒”字),它上面的部件既不是“日”,也不是“曰”。知道是什么吗?(学生摇头)上面的是“冃(mào)”。请读一遍。见过、戴过帽子吧?
生:戴过。见过。
师:(板画并解说)上边是帽子,下边是眼睛。帽子上还有花纹等装饰物。这花纹、装饰物可不能把整个帽子缝死了,不然就戴不上了。这就是“冒”字,它本来的意思就是——
生:帽子。
师:是的。后来它的意思被“借”走了。那怎么表示“帽子”的意思呢?聪明的祖先加上“巾”,这就成了我们现在用的“帽”字。
生:(恍然大悟)哦。
【点评:林老师选择“礼”“裙”“冒”来讲汉字独特的构形特点,很有代表性,尤其是“天下第一易错字”。这个知识同样可以成为学生写作的内容,真是一举多得。】
师:看,写错字形,就不能正确表达字义了!现在再请你们发一则汉字君的朋友圈。你可以选择单独说“冒”字,也可以选择示字旁和衣字旁。当然,也可以综合起来说。提醒:可以用上林老师送给你们的“锦囊”。相信同学们的这一则朋友圈比第一次的更准确、更生动,能获得更多人点赞。(学生动笔写后进行交流)
生:调皮的我——“冒”字又来了。我可是“陷害”小朋友的小能手哦,有同学会把我的头写成“日”。这可不对,我上面既不是“日”,也不是“曰”,而是“冃”。
师:请你来评。
生:这么精彩的文章却一下就断了,觉得有点可惜。
师:还可以补充什么内容呢?
生:可以补充应该怎么写,如果写错了会怎么样。
生:我觉得他写得很简单,足够让人明白他写的是什么。
【点评:“这么精彩的文章却一下就断了”,这个点评有点意思。其实微信就是“点”到为止。“可以补充应该怎么写”,这个点评也很中肯。的确,“冒”上面若不写成“冃”(即第三笔、第四笔左右绝不能碰壁),就不是汉字了。不管怎么说,这孩子已经主动用上“第一人称”了,这一点正体现了教之效。】
生:大家好!有两个汉字非常火,那就是“礼”字和“裙”字。很多人都会把衣字旁写成示字旁。其实它们是不一样的,衣字旁表示衣物,穿戴的东西;而示字旁表示祭祀类的东西或物品,比如“神”“祖”,它们都是表示鬼神的字,所以都是示字旁,可别把它们写错了。
生:他的开头“大家好”,很生动很活泼。
生:你们好!我就是“冃”。古时候的人们让我不要遮住他们的眼睛,所以我就把“目”放在了下边,写成了“冒”。聪明的人们又给我加上一块布——“巾”,我就变成了“帽”。生活中你们都会用到我,可千万别把我的“冃”给写错了,不然,我会把你的头给勒得紧紧的啦。
生:她写出了字的演变过程。
生:好有趣啊。她说“不然把头勒得紧紧的”。
师:语言风趣幽默,难怪得到大家点赞。
【点评:只要教师引导得好,学生不仅会写,而且会评。学生第二次的作品明显进步,得益于下水文,得益于教。所以,要使学生善学,必先教师善教。】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为汉字“代言”了一把。生活中,把汉字的音形义弄错的人还不少,这是林老师在生活中随手拍下来的一些错字(出示错字图片)。汉字是音形义的统一体,它不但是我们读写的重要工具,更是我们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是祖先传给我们的大宝贝,该不该珍惜?
生:该!
师:每个中国人都应该爱汉字、懂汉字,传承汉字文化。将来你再看到读错字、写错字、把字义搞错的情况,请你一定认认真真地为汉字“代言”。
【点评:“爱汉字、懂汉字,传承汉字文化”——这一课的思想教育其实已经在语文实践——写作与评点——过程中完成了。林老师再总结强化,自然而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