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政治是党的新闻工作者的基本职业素养

2018-02-22 11:49:48石艳红
新闻采编 2018年1期
关键词:工作者政治

◇ 石艳红

旗帜鲜明讲政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要求全党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这就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必须把讲政治作为基本职业素养,不断提高政治站位,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找准坐标定位,牢记社会责任,做好党的新闻宣传工作。

政治性是媒体的本质属性

新闻媒体从诞生起,就与政治结下了不解之缘,就是服务于政治的工具。世界上最早出现的报纸中,无论是罗马共和末期产生的手抄报《罗马公报》,还是中国唐朝时的“邸报”,均是官方发行,以宣布政令为主。在中外新闻媒体发展的几百年中,政治始终与媒体的生存发展紧密相连。

西方媒体政治化倾向明显,媒体已沦为政客的工具。尽管西方媒体标榜自己是与立法、行政、司法并立的独立的“第四权力”,但现实情况远非如此。政权通过各种政治献金对媒体施加影响;作为交易,媒体则负责为其宣传政治意图。以总统选举为中心的政治角逐,常常演变为媒体间的新闻角逐。据皮尔斯·摩根这位做过《世界新闻报》《每日镜报》主编的亲历者披露,1997年布莱尔当选首相后,给他邮寄了一封手写的信:“亲爱的皮尔斯,谢谢你在选举活动中对我们所做的了不起的报道。你对我们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干得漂亮!”在很多情况下,西方媒体不但是把政治资讯传递给公众的传导线,还负责过滤公众对资讯的反应。而且,越是主流媒体,这种政治化的倾向越明显。

马克思主义政党从不讳言新闻工作的政治性。1847年,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导第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共产主义者同盟的非正式机关报《德意志—布鲁塞尔报》,在给读者的公开信中明确表示,它是一份彻头彻尾的党派性报纸,如果有人认为它应该是无党派性的,那是对它最大的侮辱。列宁把新闻事业与党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齿轮和螺丝钉”,并明确指出,党的报刊一分钟也不能站在党的队伍之外,不同党保持组织上的关系的党的报刊一律不得存在。在我们党的新闻史上,讲政治始终是对报刊的基本要求。1942年《解放日报》在社论《致读者》中强调,报纸不仅要在自己的一切篇幅上都能贯彻党的观点,党的见解,而且必须与整个党的方针、党的政策、党的动向密切相连,呼吸相通。

进入新时期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新闻舆论宣传工作当作“治国理政、兴国安邦”的大事。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十余次就这项工作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指出,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宣传阵地,必须姓党,必须把政治方向摆在第一位,并要求新闻舆论工作增强政治家办报意识。

新闻观是新闻工作的灵魂。对于党的新闻工作者来说,只有深刻理解政治属性是媒体的本质属性,才能搞清楚“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的根本问题,将激发全党全社会团结奋进、攻坚克难的强大力量,共同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发展前进,作为义不容辞的政治责任。

讲政治的核心是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讲政治就是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与权力核心保持高度一致,确保政治权力权威和集中统一。当前,对于党的新闻宣传工作来说,讲政治就是要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确保党始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

当好“喉舌”,充分发挥沟通党和人民的桥梁纽带作用。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这就决定了党和人民利益的高度一致,党性和人民性的高度统一。作为新闻工作者,要充分发挥好上情下传、下情上达的作用,确保全党全国人民团结统一、步调一致,紧紧围绕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周围,为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共同努力。要传播好党和政府的声音,做好中央政策解读。当前,就是要把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系统解读,让这一思想武装全党,凝聚全国人民力量的思想武器。要反映各方面群众的诉求,及时报道各地各单位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情况,并以新闻报道或内参等形式反馈给决策者,帮助他们及时制定相应措施,确保十九大部署的各项任务得到落实。

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引领社会风气向上向善。这既是新闻工作作为社会公器的重要社会功能,也是讲政治的核心要义。客观公正是新闻的生命力所在。但是,如同“有一百个读者就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同一件事情从不同角度,可能会得出完全相反的结论。因此,客观公正是指既准确报道个别事实,又能从宏观上把握和反映事件或事物全貌。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带来的各种问题错综复杂,导致大量社会矛盾出现。这要求党的新闻工作者坚持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方针,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要充分发挥文化传播的功能,用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公民的思想情操和道德情怀;要对错误的舆论观点及时引导,最大程度地缩小社会各阶层的观念分歧,在最大程度上达成共识,推动形成和谐共进社会氛围。

讲政治不是喊口号

在信息闭塞的特殊年代,口号式宣传确实发挥过“洗脑”式的作用。但是,进入新时代,微博、微信、论坛等多媒体、自媒体的出现,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更加广泛,教条式、枯燥的口号式宣传很容易被过滤甚至淹没在海量信息中,已经完全不能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如何遵循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是对党的新闻工作者的挑战。

要建立读者观念,真正从读者需要出发做好传播。板着面孔、端着架子地说教,是一些党报党刊令人生厌的重要原因。问题的症结就在于一些新闻工作者还保留着居高临下的说教而不是传播思维。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只关注信息发布,而后者更注重传播效果。政府的方针政策、决策部署以及价值观念,要真正影响读者,就必须适应读者愿意接受的方式。因此,越是政治性强的信息,就越是要把读者的阅读习惯摆在第一位,以达到最佳传播效果为目的。正如人民日报评论员范正伟表示:“全媒体时代,社会思想呈现多元多样态势,党报评论要确立解释权、话语权、引领权,需要在不同群体、不同对象中夯实推进共识的基础,求取最大公约数,画出最大同心圆”。

要用好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有机融合。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党的新闻媒体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二者的深度融合、联手作战。以人民日报为例,去年1月成立人民日报全媒体新闻大厅正式启用,一批适应融合媒体岗位的流通与互动,集采、写、摄、录、编、网络技能运用及现代设备操作等多种能力于一身的全媒体新闻工作者闪亮登场。与此相对应的是,将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等“硬”新闻,正在成为“刷屏”新亮点;根据个人喜好,推送出不同内容、不同形式的信息,主流声音的阵地越来越大。近年人民日报、新华社等推出的“厉害了,我的国”、“我的名字叫共产党员”等融媒体作品广受欢迎,大大增强了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新闻工作能否做到讲政治,归根到底还在于能否培养出一支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优良、党和人民放心的新闻工作者队伍。这既需要不断加强思想教育,在人员选拔和使用上严把政治关,也需要基层党组织强化政治责任意识,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闻工作中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作用,确保党的新闻工作成为推动党和人民事业的重要力量。□

注释:

【1】【2】理论导报,2016年4月《西方政治真的不讲政治吗?》。作者:张涛甫、郑保卫

【3】人民日报,2017年2月19日《唱响民族复兴的时代强音》。作者:汪晓东、刘文波、曹树林

猜你喜欢
工作者政治
政治呵护只盯“短处”?——乾 县“政治呵护”重在政治激励
当代陕西(2022年5期)2022-04-19 12:10:30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黄河之声(2021年2期)2021-03-29 01:20:20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当代陕西(2021年1期)2021-02-01 07:17:56
“政治攀附”
当代陕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2
记者,还可以成为创意工作者
传媒评论(2019年10期)2019-06-05 09:25:50
“政治不纯”
当代陕西(2019年8期)2019-05-09 02:22:50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44
誓 言
——医务工作者之歌
民族音乐(2018年6期)2019-01-21 09:4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