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雪莹
(肇源县新闻中心,黑龙江 大庆 166500)
近年来,我国逐渐步入新媒体时代,对电视新闻工作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精髓,是一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原动力,更是电视新闻工作中的点睛之笔。如何培养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成为现阶段急需解决的问题,相关人员一定要对此加以重视,积极研究有效对策。
所谓可读性,具体是指信息的价值和受众对信息的感兴趣程度。以往大部分人认为只有报纸新闻具有可读性,然而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注意到电视新闻同样具备这一特点。受新媒体的影响,大众在观看电视新闻节目时,更乐于吸收有价值的内容,青睐获取可读性与实用性强的信息。这要求电视新闻不断增强自身的可读性,以符合现代人的要求。
对于新媒体时代的电视新闻媒体来说,大众对电视节目的反映和参与效果同样是转变的关键。这一转变和电视新闻媒体传播形式的日益丰富,还有智能手机的普及有密不可分的关系。目前,观众可利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观赏节目,甚至参与到节目中,电视媒体也能快速获得有关的受众反馈,进一步增强自身的威望和亲和力,强化传播效果。
电视媒体最明显的一个改变,便是服务性媒体的定位。在新媒体大环境下,信息呈现爆炸式特征,电视媒体如果依然维持高不可攀的姿态,必然会流失大量观众。目前,我国电视媒体渐渐承担起了相应的社会职责,如针对一些不良、作假信息给予抨击,保护自身声誉和感染力,提高服务认知和水平。[1]
在新媒体环境中,电视新闻工作者要主动利用切实可行的创新性措施,提高电视新闻的感染力,顺应目前互联网技术不断进步的社会背景,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提高认知是电视工作人员形成创新精神的必然选择。鉴于此,新媒体环境中不仅要不断创新新闻发布形式,同时电视新闻的报道方式也要顺应时代特色和互动性的发展要求,转变单调、死板的报道模式,加入新鲜的生活要素,用大众乐于接受的形式发布新闻。实现上述目标需要相关新闻工作者及时转变工作理念,逐渐完善知识系统,掌握新媒体的传播特征,渐渐满足人们不断提高的信息消费要求。[2]
新媒体时代对新闻工作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怎样制作出观众喜爱的节目内容成为目前工作的重点。第一,要强化新闻设计和编辑规划设计,做好预估性新闻以及阐释性新闻等深度报道,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从大众的视角出发搜寻有关的新闻内容,细致地挑选联系实际生活、联系大众的有价值的新闻内容。第二,新闻工作者要乐于解析和研究收集的新闻数据信息,并对它们加以处理和优化,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甄选信息并进行二次改良;摒弃和新闻主旨毫无联系的内容,保证作品的含金量;增加新闻的信息数量,依据新闻的特征,加入相关的新闻链接,彰显时代特色,进而使新闻符合大众的实际要求。第三,新闻内容要提高实用性和真实感,强化传播效果。新闻工作者在选用新闻画面时,杜绝使用蒙太奇的手段录制画面,最好使用一些能呈现现场情况的图像以及部分现场录制的同期声,并在电视图像中添加文字说明。第四,使新闻内容实现趣味性和知识性的完美统一。
人才竞争,实质上就是创新精神的竞争。现阶段,最紧迫的问题就是创新型人才匮乏。第一,电视新闻媒体内部的相关管理机构可创建复合型人才引进和监管机制,可多安排一些业务能力培训、讲座、研讨会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和激励体制,这样做的目的在于激发工作人员创新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他们能投入全部精力研究创新方法,保持积极向上的发展状态。第二,加大人才培养方面的资金投入,派遣表现优异的新闻工作者外出深造,学习先进的新闻编辑、采访、报道等方法。同时,合理运用人才塑造理念,融入创新思维、观念等内容,并加入自身的特点,从而培养出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培养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相关人员一定要引起重视,研究出更多科学有效的手段,不断提高电视新闻的质量。
[1]李梅.新媒体时代如何培养电视新闻工作者的创新意识[J].西部广播电视,2017(22):140.
[2]张素新.试论电视新闻编辑工作的创新[J].西部广播电视,2017(0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