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莹
(海南农垦报社 海南日报社农垦分社<筹>,海南 海口 570226)
某著名研究学者曾这样比喻:如果一个国家是大海上航行的船只,那么新闻记者便相当于船头的瞭望者,其通过对海面上的一切进行观察,从而对不测风云加以预测,并及时发出警告。事实上,优秀的新闻记者均要具备挖掘事件背后新闻的能力,如此才可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实现自我价值。
真实性是新闻的基本原则之一,但在现实生活中,很多新闻记者对事件真实性的认识均存在片面性和局限性,因此,在报道的过程中,新闻事件的真实程度常有待考察。这便会涉及新闻记者对新闻报道相符性的认识,而相符性程度往往与认识主体的相互作用以及水平等条件息息相关。随着认识主体水平的不断提升,相符性程度也会随之提高。换言之,综合素质不同的记者在报道同一事件的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客观相符性也会存在较大差异。报道的方式越先进,则新闻的客观相符性程度也会越高,两者呈正比关系。而相符性程度越高,意味着新闻越有可能接近真实。[1]
好新闻是新闻背后的新闻,所以新闻记者应该站在客观的角度上,借助发散性思维进行调查,而不是通过直观印象来把握事物联系,同时还应借助相关的概念原理,将事物内在规律、本质及其内部联系等精准地概括出来,以此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真正价值。
例如,曾震惊全国的“广州少年杀母事件”,该事件一出,很多媒体均进行了大篇幅的报道,但基本上均是基于事件本身,并未对其背后的真正原因进行深入分析。但南方人物周刊的记者在报道这则新闻事件的过程中,却一改常规。记者花费4个月的时间对该少年的思维模式和家庭生活状态进行了调查,从细节处入手,呈现出社会底层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内心的荒漠和痛苦,从而对这一新闻事件进行了还原,不管是从社会价值上,还是从新闻持续性方面来看,这一报道均可称得上是好新闻。[2]
1945年,美国某著名新闻记者首次提出“知情权”一词,知情权主要是指社会民众有权利通过新闻媒介对政府的工作状况进行了解。很多新闻事件在发生之后,若人们只能听到声音,则极易导致事件失真,同时也会对公众的知情权造成影响。因此,新闻记者一定要善于挖掘新闻事件背后真正的新闻,从而接近事实真相,从根本上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
2007年,很多媒体都争相报道了娃哈哈集团和达能集团关于合资公司股权争夺的事件。大多数媒体在报道的过程中,都直指事件本身的品牌之争,即娃哈哈集团商标使用权和品牌归属的相关问题。但中国经营报道却对该事件进行了全面调查,最后挖掘出这场商业争端背后的多样化价值内涵和时代背景,同时也揭示了达能集团与娃哈哈集团在体外公司和合资协议中一系列的矛盾问题。正是这类敢于探求真相报道的产生,才使得这场名义上的商业之争超越了商业范畴,赋予了其时代内涵,使社会公众了解到这一争端背后,中西方的时代矛盾问题和中国经济转型时期所面临的品牌归属问题。
在社会主义发展过程中,舆论监督机制是确保政治文明的基础和前提。在我国,所谓舆论监督机制,即人们通过新闻媒介或者是新闻工作人员,对社会行政管理机构的工作进行批评与监督。从舆论监督机制自身来说,它不仅能够避免一些不良因素对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破坏和干扰,也可揭露社会的不良风气。完善、健全的舆论监督机制,可促使社会相关管理机构能够严于律己,更好地行驶自身职能,克己奉公,提升公民精神和文化素质,为社会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保障。从新闻的发展趋势、本质上对事物的真实情况进行把握,才能从根本上增强新闻舆论监督效果。事物的发展错综复杂,由此也呈现出未来与现在、全局与局部、本质与现象之间的矛盾关系。
例如,某记者就当地医院由于能力薄弱而导致多名患者死亡的问题进行了报道,并连续报道了该医院在此之前的很多恶性医疗事件,揭露了因医院管理不当才出现医疗事故的事实。最终,当地相关管理部门吊销了该医院执照,充分凸显了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
在当前的网络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形式的日渐丰富以及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也对新闻的公信力和真实性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内涵,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最大限度地维护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并充分凸显新闻的舆论监督功能和社会价值。
[1]钱捍.拍出“新闻背后的新闻”——兼谈《大众日报》的专题摄影[C].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2014:78-65.
[2]苏永生.记者要善于挖掘新闻背后的新闻——一次采访之余的思考[J].新闻论坛,2013(54):50-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