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青豹 吴 昊
(重庆日报,重庆 400010)
通常,中国新闻奖每届设置300多个奖项,而一等奖有45~55个名额,报纸评论只占其中的2个名额。因此,冲击中国新闻奖报纸评论一等奖是很不容易的,竞争很是激烈。而优秀评论的关键在于,每天产生大量新闻,评什么,需要价值判断,选择所评新闻对象;怎么评,就涉及舆论导向和评论功底了。至于是否摘冠拔得头筹,则更要“货比三家”,比眼光、比立场、比观点、比影响、比效果。纵观第21届至第24届中国新闻奖8篇报纸评论一等奖作品,不难窥得这些作品的获奖秘籍。
中国青年报2014年10月20日《防范和克制我们的“灾难情绪”》(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网上传闻:余姚某市镇某官员下乡视察水灾,因鞋子穿得太高档,不得已被60多岁的村支书背到灾民家里,这消息一下子在网上爆表,引发舆论围观,甚至引发围攻市政府的群体性事件,当地政府不得不立马对那名干部进行了惩罚性处理。然而,后来调查的结果却大相径庭,原来那名干部穿的只是一双普通的布鞋,并没有盛气凌人“骑”在上了年纪的村支书身上,而是两人是哥们,开开玩笑而已。这名干部被舆论和网友误解了,变成救灾舆论场中情绪化舆情的牺牲品。作者敏锐地观察到这一现象,首次提出“灾难情绪”这一概念,认为这种灾难情绪会驱使民众带着放大镜和“找茬”的心态去解读官员的一言一行,导致三人成虎、偏见盛行,进而刺激人们错误地发泄不满,把对灾难的伤痛引入认识的误区——对一个幻想中的“肇事者”大加声讨。评论告诫人们需要冷静地看待问题,如谁都不希望却已然出现的自然灾难,千万莫被网络疯传的谣言蒙住了双眼。究竟是天灾还是人祸,抑或有不可抗拒的因素,必须等待真相尘埃落定、水落石出,并非任何灾难都必然有某个失职的部门作祟。毕竟危难之中,主要解决的是灾难本身,而不是节外生枝,放纵灾难情绪只会滋生更多的冲突,带来不必要的伴生的“次生社会灾害”。这篇评论堪称评论影响时事进程和引导理性思考的典范。
人民日报2011年5月26日《倾听那些“沉没的声音”》(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认为:在当下舆论场,我们可以听到各种不同的声音。比如两会新闻镜头里的政协代表、委员,人大代表会场;包括学术界,大家讨论国家大事,报纸杂志上各种声音,各种思想观点交流探讨;在媒体上,评论一出,动辄上千条跟帖,数亿网民互动……这些来自不同渠道的声音,汇聚成了主流舆论,展示了多元时代的思想活力。然而还有很多声音未被倾听,有些微弱的声音被淹没在强大的声场之中,而有些声音虽然表达了相应的意愿,但最终反映的问题未能解决。它们变成了“无效表达”。
评论针对现实生活中的热点,聚焦群众利益表达问题。评论认为,在一个正经历着急剧社会转型的国家,有着13亿人口,我们如果不主动“倾听”,那会导致很多诉求悄无声息地沉没,这就会堵塞社会心态,容易激化社会矛盾。须知,在这些矛盾纠纷和事件冲突的背后,掩藏着利益的冲突和表达机制的匮乏。尽可能多地倾听来自社会各层面的声音,兑现群众的表达权,是构建公平和谐社会的关键。作者从主流舆论和民间舆论的重叠地带切入,在疏导民众情绪方面效果显著。
中国教育报2014年4月26日《把校舍真正建设成第一避难所》(第24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四川雅安芦山县发生7级地震,校舍安全问题再次引发舆论的聚焦。地震灾难,楼房难免垮塌,灾情严重的地方往往是孩子们集中的校园。保障校舍安全既是“祖国未来的花朵”的生命之托,更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而要做到保障校舍的安全,政策和法制建设固然亟待完善,而我们社会的公共服务观念也亟待更新。评论指出,每每灾难发生,我们总是马后炮式地一再重新审视相关的法律或政策保障问题,然而校舍安全事故还是无法杜绝,我们的很多措施依然停留在机械规范和口头呼吁的层面,规范、指标不少,但问责的监管措施却很少。
评论创造性地诠释了把校舍建设成“第一避难所”的观念,首次提出了一种公共服务观念。也就是说,无论发生任何灾难,学校必须立即成为“人们避难的中心”。这就要求校舍建设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具备相应级别的抗震功能。作者借助校舍安全来思考学校在公共服务领域的功能识别和重新定位,关键是“把校舍建设成真正的第一避难所,则必须赋予校舍以人文关怀”。
河北日报2012年9月15日《唯有走在变化之前——从乐凯胶卷停产、泊头火柴破产说开去》(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乐凯胶卷遭到数码相机的冲击,决定停产,河北泊头火柴有限公司最后一批设备被拍卖,亚洲最大的火柴厂从此消失。这两家曾经盛极一时的厂家倒闭的消息令人震惊:胶卷和火柴,两种产品已经演绎成一个时代的符号,然而再牛的产品、再棒的企业,一旦跟不上发展的节奏,结果就是出局。评论以小见大、角度新颖、寓理于事、文笔有力,在经济发展方式转轨升级的当下,生产胶卷和火柴的这两家企业的命运令人感慨社会变迁,更发人深省。比如荷兰电器百年老店飞利浦,百年前以生产碳丝灯泡起家,而碳丝灯泡早已成古董,照常理来说飞利浦早该退出历史舞台。可是,飞利浦在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不断创新发展,力图超越曾经的辉煌,不仅发明了电视机、卡式录音机,还发明了CD机。今天,飞利浦的照明产品依然保持世界第一的市场地位,而它的医疗系统产品和电动剃须产品在全世界也是数一数二的。由此可知,欲求基业长青,唯有求新求变、不断超越,早转型就能掌握主动权,不转型就只能处于被动地位。这个理念契合转型与调整的时代主题,获得了评委的高度评价。
经济日报2010年7月19日《谱写自主创新的辉煌篇章》(第21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2010年7月北京举办的成果展,首次集中展示和推广了一批自主汽车厂商,他们中有比亚迪、奇瑞,也有一汽、东风和上汽。他们第一次向业界和社会大众推出了令国人引以为豪的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和技术,尤其引人高度关注的是新能源、节能减排车型占展出车辆的20%。这篇评论的作者指出了中国汽车企业付出的努力和30多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文章的核心观点是中国要由汽车市场大国走向汽车产业强国,必须坚持自主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作者亲临展会现场既参观又采访,并对汽车企业如何把握世界汽车产业发展方向,如何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如何制定企业战略和增强自身竞争力等问题进行了独到的分析,全方位地评述了中国汽车产业面临的发展形势和机遇。文章统揽全局,体现了经济日报的权威性、指导性,得到了汽车行业和企业的认可。
河南日报2011年1月21日《在转变中赢得大发展——九论用领导方式转变加快发展方式转变》(第22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这篇文章形式新颖别致,解说词有电视政论纪录片的风格,逻辑缜密、因果相扣,排山倒海、气势宏大。
要论证“发展”,则必然联系到“如何发展”,要回答“如何发展”的问题,就要顺理成章地论述“发展方式”,进而无法回避论证“领导方式”,整篇评论抽丝剥茧、由表及里、由浅入深地加以论证,最后给人海阔天空、豁然开朗的感受。
然而,在将“转变发展方式”付诸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却容易迷失方向,作者笔力潇洒、遒劲,从宏观论证到微观举例,既需要协调发展“三驾马车”,让消费、投资、出口并驾齐驱,也需要合理带动、持续促进各个产业的发展,保持平衡。更重要的是,还要考虑包括速度和质量、增长和效益、发展和民生、经济和环境等动态因素的变化。如此庞大而复杂的“棋盘”要求决策者必须具备全局视野,同时这也是对领导者领导才能的考验。
由此引出“必须转变领导方式”,而认识规律、掌控大局、发现机遇、保持忧患意识、肩扛责任、紧抓求实、锐意创新、真心为民,便是与转变领导方式紧密相连的8个关键。
而要真正落实“八个转变”,还必须在思路、情感、作风、方法上实现全面转变。换句话说,“转变领导方式”必须要求官员从人生观、价值观的高度,转向人民的立场,这样才能真正扭转党风、政风、民风。只有风清气正,才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
该文是“何平九论”的总论,深刻地阐释了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必须以领导方式转变为前提。这个观点为全面建设区域经济提供了舆论基础。
经济日报2012年3月2日《崛起的中国势不可当——写在2012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之际》(第23届中国新闻奖评论一等奖)。2012年初中国经济形势不大乐观:房地产市场萎靡不振,汽车市场开始下滑,外贸出口竟然出现了从未有过的负增长,股票市场“开门绿”……面对诸多不利因素,有些人对经济发展前景表示“看不懂”,甚至有些担心。那么所谓的“战略机遇期”还存在吗?这种疑问比比皆是。
文章作者一边采访,一边观察,一边思考,从宏观着眼、微观入手,深入分析了在美国、欧盟衰退和世界经济复苏艰难的背景下,为什么“风景这边独好”,从中国经济发展的势头良好,和平崛起成效显著的宏观层面分析,虽然不乏挑战,但重要“战略机遇期”依然存在。
文章从外贸、投资、消费的“三驾马车”谈起,通过大量的权威数据、事例,作出了客观理性的判断——“近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良好势头不会发生逆转”。
笔者认为,国际社会和学术界对现行资本主义制度提出怀疑表明,西方模式的发展神话难以自圆其说。文章权威大气、论述充分,不仅发挥了解疑释惑的作用,也让我们相信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指日可待,告诉人们应正确认识当前的经济形势和今后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