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春利
(北票市植物保护站,辽宁 北票 122100)
玉米螟俗名钻心虫,成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玉米的主要虫害。玉米螟可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北票地区每年中等程度发生,面积在70万亩左右。
成虫黄褐色,雄蛾体长10~13mm,翅展20~30mm,体背黄褐色,腹末较瘦尖,触角丝状,灰褐色,前翅黄褐色,有两条褐色波状横纹,两纹之间有两条黄褐色短纹,后翅灰褐色;雌蛾形态与雄蛾相似,色较浅,前翅鲜黄,线纹浅褐色,后翅淡黄褐色,腹部较肥胖。卵,扁平椭圆形,数粒至数十粒组成卵块,呈鱼鳞状排列,初为乳白色,渐变为黄白色,孵化前卵的一部分为黑褐色(为幼虫头部,称黑头期)。老熟幼虫,体长25mm左右,圆筒形,头黑褐色,背部颜色有浅褐、深褐、灰黄等多种,中、后胸背面各有毛瘤4个,腹部1~8节背面有两排毛瘤前后各两个。蛹长15~18mm,黄褐色,长纺锤形,尾端有刺毛5~8根。
温度高、海拔低,发生代数较多。通常以老熟幼虫在玉米茎秆、穗轴内或高粱等秸秆中越冬,次年4~5月化蛹,蛹经过10d左右羽化。成虫夜间活动,飞翔力强,有趋光性,寿命5~10d,喜欢在离地50cm以上、生长较茂盛的玉米叶背面中脉两侧产卵,一个雌蛾可产卵350~700粒,卵期3~5d。幼虫孵出后,先聚集在一起,然后在植株幼嫩部分爬行,开始危害。初孵幼虫,能吐丝下垂,借风力飘迁邻株,形成转株危害。幼虫多为五龄,三龄前主要集中在幼嫩心叶、雄穗、苞叶和花丝上活动取食,被害心叶展开后,即呈现许多横排小孔;四龄以后,大部分钻入茎秆。其危害主要是因为叶片被幼虫咬食后,会降低其光合效率;雄穗被蛀,常易折断,影响授粉;苞叶、花丝被蛀食,会造成缺粒和秕粒;茎秆、穗柄、穗轴被蛀食后,形成隧道,破坏植株内水分、养分的输送,使茎秆倒折率增加,籽粒产量下降。高温、高湿条件下,天敌寄生量少,有利于玉米螟的繁殖,危害较重;卵期干旱,玉米叶片卷曲,卵块易从叶背面脱落而死亡,危害也较轻。
处理秸秆及玉米根茬以减少虫源基数,因地制宜利用烧、沤、轧、封、铲等办法,把越冬幼虫数量压低到最低程度。
在越冬玉米螟化蛹前15~20d进行封垛处理,一般在4月中下旬。方法是将白僵菌可湿性粉剂配制成菌液。在玉米秸秆垛茬口侧面插入专用喷杆,按每平方米1点进行喷施。注意封垛时秸秆垛必须喷透,不漏垛。
3.3.1 性诱剂诱杀。在越冬代玉米螟成虫羽化的始末期安装性诱捕器。
3.3.2 杀虫灯诱杀。杀虫灯应设在村落中或玉米田周边、杂草田等地,根据防治面积和每盏灯的控制面积设置安灯间距。注意安全防止人、畜触电。
释放时间:在玉米螟产卵初期至卵盛期,或在越冬代玉米螟化蛹率达20%时,后推10d为第一次放蜂时期。间隔5~7d放第二次,共放2次。
释放蜂量:每亩2万头,分2次释放,每次1万头。
释放点数:每亩设置1~3个释放点。即从边垄数至第15条垄为第一放蜂垄,之后分别每隔30条垄设1个放蜂垄,每个放蜂垄第一个释放点距地头15步,之后每隔30步为1个释放点。
释放方法:在放蜂点选择1棵玉米植株,将放蜂器具别或挂在中部叶片背面的叶脉上。
北票地区2014年至2016年连续三年采用赤眼蜂绿色防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使用低毒高效的氯氟氰菊酯2000倍液或杜邦康宽3000倍液,严格按照产品说明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