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K12教育模式转型思考:从教辅图书到在线教育

2018-02-22 02:27
新闻研究导刊 2018年6期
关键词:教辅图书人工智能

谈 鲲

(科学出版社<龙门书局>,北京 100011)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行业纷纷或主动或被迫地进行颠覆式的转型,也许某一项技术的出现,就意味着一个甚至多个行业的洗牌。人们的行为模式也在潜移默化中发生巨大的改变。

教育是最敏感的行业,因为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普遍较高,对新事物的接受较快;教育也是最不敏感的行业,几千年来的课堂形式没有大的变化,教育政策稍有大的动作就关乎国计民生,举措必须慎之又慎。近30年来,作为我国K12教育的一大特色,教辅图书对于学生成绩的提高、对于图书出版和发行行业的贡献可谓功不可没,如今,它也面临着转型的迫切要求,面临着互联网巨头和新兴创投公司的巨大挑战。如何应对才能适应未来,本文对其作出思考和探讨。

一、K12在线教育服务发展现状

可以说,互联网+教育=在线教育。2013年被称作中国在线教育元年。从2013年到2017年,正好是一个完整的5年,应该说在这5年当中,无论资本还是技术,都向在线教育领域进行了大量投入,显示度也相当高。凡是有适龄儿童又有智能手机的家庭,手机上都有不止一款学习APP。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0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7年6月,在线教育用户规模已达1.44亿,用户使用率为19.2%,市场前景依然广阔。

然而,根据互联网教育研究院对400家在线教育企业调查的结果显示,有71%的公司处于亏损状态,13%的公司处于持平状态,能够盈利的公司只占16%。几类主流在线教育模式各自遇到了发展瓶颈,进展并不像预想的那样顺利。

第一,学习工具类。此类产品是为数最多的,有道词典、一起作业、百度作业帮等分别从背单词、批改作业、拍照答疑等单点切入教育。此类产品的共同特点是:凭借先行优势和强势资金,在付出大量获客成本之后,如愿以偿聚集了大量客户;服务功能相对单一,且成本较低;同行竞争激烈。

第二,在线授课类。培训行业的两只独角兽——新东方、好未来的地位不可撼动,导致此类产品的进入门槛极高。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YY教育携YY直播的强势发展切入,冲到资金链断裂也没能站稳脚跟。

第三,对接平台类。当滴滴打车的模式被验证成功之后,教育领域也开始了O2O模式的探索,用“线上成交+线下转化”的模式来驱动教师与学生的平台。然而,由于教学的高成本和师资质量的管控难题,当时雄心勃勃拿到融资的二三十家此类机构已经十不存一。

第四,MOOC类。作为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教育概念,慕课的产品化却出乎意料的效果不佳,缺乏有效的配套管理手段,学生看不看得下去和看没看完都没人知道。

第五,线上一对一。在线教育向上提升最常见的方式就是一对一,任何服务只要到了量身定制的层面,总是让人感觉体验感和诱惑力十足。但是线上一对一有其软肋,营销成本和教师成本之高让人瞠目。

残酷的事实让在线教育行业逐渐认清一个事实,仅有技术含量,却缺乏教育思维以及市场认可度的产品,靠高投入获取用户的模式效果差强人意。大家的思路和产品形态开始真正回归教育本质。在内容和技术两大要素中,内容仍然是教育的本质和长久的生命力,从这个角度来讲,传统的内容资源提供商——教辅图书出版商是有其先发优势和资源优势的。

二、K12在线教育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一,流于表面化。课程还是那个课程,讲解还是那样讲解,只是把传统教育“在线化”而已,没有解决最根本的学习问题。在这方面,优秀的教辅图书在过去探索高质量图书的策划和实现过程中有了一定的积累,对一线师生的需求更为了解,教育内容更为熟悉,优秀的作者资源更为丰富。

第二,教育圈的水很深。位居国民关注度前三位的教育领域,需要处理的关系涵盖政府管理部门、教研部门、学校、教师、学生、家长、渠道等等,这么多层的关系需要短时间打通,本身就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更不用说教与学的过程,真要摸透,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做到的。而这些用户和渠道其实与传统教辅图书没什么两样,在这方面,教辅出版商和发行商又找到了一个制高点。

第三,消费相当慎重。不同于打车、外卖这样的高频、刚需、标准化需求,教育本身具有重决策和非标准化的特征。教育流量转收入从目前来看属于伪命题,大家逛街可能冲动型消费,几百块买件衣服,但是对孩子的未来一方面本身就非常慎重,另一方面这类服务往往价值不菲,一般不会随随便便花几千、几万进行孩子教育投资。

第四,操作过程缺乏监管。线上教育缺乏制约性的学习氛围,其结果就是学生购买课程却常常无法完成课程学习。课程再好,根本就没有学怎么可能达到效果,如果要赔上一位家长监管,倒不如求助于线下培训。

三、K12在线教育服务的发展趋势

第一,人工智能布局未来。2016年被称为人工智能元年,2017年则被普遍视为人工智能的应用元年,也可称为人工智能教学元年。2017年7月,国务院印发《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其中提到“构建包含智能学习、交互式学习的新型教育体系”,标志着智能教育已经上升到国家战略高度,人工智能和教育正迎来紧密融合。在政策的推动下,各大教育企业纷纷布局人工智能,自动批改、拍照搜题,语音测评等高科技教育产品层出不穷。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先进科技已尝试贯穿到整个学习闭环中,助力在线教育向智能教育演变。

第二,思路融合大势所趋。2018年的教育关键词将是“融合”,线上线下教育融合、公办民办教育融合、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和理念融合将成为未来教育的三大融合趋势。更多教育机构开始探索“线上+线下”的混合式教学方式,为更多学生打通课前、课堂、课后的学习闭环,从而享受更加高效、便捷的学习体验。同时,新民促法的正式实施,为公办、民办教育融合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撑。在积极推进国内教育资源的融合之外,更多教育企业不断引入国际优质教育资源,推动国内外先进教学理念的融合。

第三,学科创新以点带面。STEAM教育是科学、技术、工程、人文、数学英文单词的首字母缩写。其有别于传统单学科、重书本知识的教育方式,是新兴的一个创客教育分支。其课程种类繁多。由于STEAM教育对孩子创新、独立思考、动手、有效沟通等能力有着全面的培养,随着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国内已经掀起了一股STEAM教育热和机器人热。

四、教辅出版如何转型

第一,传统教辅出版行业必须以积极开放的心态拥抱新技术与新趋势,转变传统思维为互联网思维,随时研究新政策、新技术、新趋势与传统业务融合的可能性,积极落实传统业务与新技术的融合。以人工智能为例,作为一种高级工具应用,它适用于在线教育服务的多种类型和场景,尤其在智能批改、学情分析方面,很可能突破目前在线教育的技术瓶颈,真正实现给师生减负的刚需。就业务模式来说,既包括把人工智能作为一种工具应用到各类在线教育中,也包括围绕它本身的K12课程建设、图书出版、竞赛和营地活动组织等等。

第二,积极探索新领域产品的开发。例如,在STEAM课程、机器人、少儿编程、创客教育等发展较快、具有相对市场空间的领域探索课程及教材、教辅等全媒体读物的开发,配合传统业务延伸拓展在线教育产品或服务的开发等。总之,就是要立足于自身的优势和产品、用户的特点,把新技术作为工具融入整体顶层思路设计之中。

[1]在线教育进入“人工智能”时代,风口将成还是又一个资本泡沫?[DB/OL].http://36kr.com/p/5097508.html?from=related,2017-10-16.

[2]五大关键词把脉教育动向:2018,不可错过的教育趋势[DB/OL].https://mp.weixin.qq.com/s/Qgji80vWogrCXx-4hebcvlA,2017-12-28.

猜你喜欢
教辅图书人工智能
非法劣质教辅须严打
图书推荐
欢迎来到图书借阅角
2019: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与就业
班里有个图书角
数读人工智能
下一幕,人工智能!
我待教辅如初恋
众里寻他千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