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编辑策略分析

2018-02-22 01:03:44沈春娥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期
关键词:人民日报网民公众

沈春娥

1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简介

微信是腾讯公司在2011年推出的一种以多媒体通讯为核心的免费应用程序。微信提供即时通讯服务,并且支持跨通讯运营商、跨操作系统平台通过网络发送文字、图片、语音和视频、文档等内容。微信上线一年后就有2亿多的用户数量,创造了互联网发展的奇迹。

2012年,微信开始提供微信公众号的服务。用户在微信公众平台上申请账号,申请成功后,就可以在微信公众平台上和特定群体进行文字、图片、语音、视频等各种方式的沟通和互动。

微信公众号具有几个特点:第一,随时随地提供信息与服务,提供的信息与服务可以较长时间地保留。在移动媒体时代,用户都随身携带手机,可以随时看到公众号上的消息;第二,服务和营销的定位更加准确,微信公众号可以定位自己的用户群体,根据用户的具体需求,提供更具有个性化的服务;第三,互动性更强,用户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号与信息的提供者进行交流和沟通。最新的艾媒调查结果显示:52.3%的网民通过微信公众号获取最新资讯[1]。微信已经成为网民获取信息的主要途径之一,微信公众号成为传统媒体向新媒体转型的重要平台。

在新媒体蓬勃发展的形势下,传统媒体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也纷纷尝试微信公众号。作为纸媒的代表性报纸之一,《人民日报》不仅在内容上有很强的专业性和综合性,而且有着稳定的受众群体。2013年1月1日,《人民日报》推出《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公开推送的微信文章中,每篇文章的平均阅读量接近7万次,在大量传统媒体微信公正号中久居前列。2014年11月,在公众号开通不到两年的时间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在中国微信500强的公众号排名中勇夺时事类前三名[2]。

2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编辑策略分析

2.1 内容方面

微信公众号的发展关键在于内容建设。产生优质的内容才能吸引受众,留住受众,这是微信公众号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微信公众号的内容推送上,《人民日报》坚持了“内容是王道”的原则与标准,做到了内容丰富、真实度高,坚持传递正能量和主流价值观。

第一,内容丰富,贴近受众生活。《人民日报》作为我国第一党报,主要功能就是及时传播党和国家的重要新闻,主要是政治方面的内容,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严肃。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改变了纸媒严肃的风格,用平易近人的风格特色大大缩小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贴近受众的生活,受到了网民的喜爱。《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设有“新闻早班车”“提醒”“健康”“荐读”“实用”“夜读”“关注”等版块,包含了新闻、健康知识、生活知识、深度分析、文学欣赏等方面的内容,丰富多样。每个版块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新闻早班车”主要推送前一天发生的重要新闻,以及当天将要发生的重要新闻事件;“健康”版块主要推送健康知识;“夜读”版块推送一些带有正能量、心灵鸡汤类的小短文;“荐读”版块的文章则更注重深度话题的探讨和社会现象的深度解读,引起网民的共鸣和深思。

第二,依托于传统媒体,内容真实性较高。新媒体时代,各类微信公众号众多,但是原创内容不多,彼此间相互转载抄袭,信息鱼龙混杂,造成微信公众号内容可信度不高的情况。《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依托于《人民日报》,《人民日报》有着广泛的受众群体,强大的采编团队,作为党的机关报,消息来源途径广泛,所以其微信公众号内容的真实性和权威性较高。

第三,从微信公众号的态度来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坚守着自己的价值定位,充满正能量,致力于传递主流价值观。公众号里的“荐读”和“夜读”里推送的大多是“青春”“梦想”“奋斗”“亲情”“感恩”“爱”等这些正能量的内容,激发年轻人奋斗拼搏,这类文章的阅读量、点赞量和分享量都很高,深受网民的喜爱。

2.2 表现形式

表现形式多样是新媒体的一大特点。相比于传统媒体来讲,新媒体可以综合运用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动画等多种表现形式,让网民能够更迅速、更直观地获取信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综合运用各种表现形式,充分发挥各种表现形式的特点。在推送新闻的时候,《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会对重要新闻报道进行详细解读,精心挑选照片、绘制表格、甚至是制作动画。用准确权威的信息内容,加上形式多样的表现形式,还为网民配以相关背景资料和链接,给网民提供了极大的方便。例如,在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夫妇来华访问时,除了文字报道,配了在现场的大量高清图片,还配了游览故宫时习近平为特朗普夫妇介绍故宫的视频和两国元首观看演出的视频;为了让网民更深入地了解相关背景知识,还用图片小档案的形式介绍了特朗普所参观的地方的背景知识。

2.3 推送时间与推送频率

从推送时间上来看,根据网民的生活习惯和时间点来进行推送,更有利于网民接收信息。《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会在每天早上5:40左右推送出第一条,叫“新闻早班车”,主要包括昨夜今晨、要闻、社会、政策以及生活小提示这几个方面的内容。早上6点左右正是大多数人醒来的时候,这时候打开“新闻早班车”就能迅速回顾或补上昨天的新闻,同时也了解今天将要发生的要闻和相关生活资讯。第二条内容推送是在早上8点左右,也就是人们开始上班的时候,主要推送与人们生活、工作息息相关的一些政策、变化,健康知识、生活常识,或是推荐阅读的小文章。第三条是中午13∶00左右,大多数人刚下班吃完午饭,正是午休时间,可以利用片刻的休闲时间来浏览内容。第四条是在下午18∶00左右,正是大多数人下班的时间,对于大多数上班族来讲,下了班在等车的时候正好可以浏览公众号的内容。第五条是晚上22:00左右,也就是大多数人快睡觉的时间,网民正好可以利用睡前的时间,看看“夜读”里的文章,舒缓情绪,平复心情,为第二天积蓄心灵力量。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除了按这些时间节点常规地进行内容的推送以外,还不定时地推送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突发事件的报道要讲求时效性。《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对重大事件和突发事件的报道非常重视,不仅报道及时,而且注重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2017年11月23日,网络上曝出了“北京红黄蓝幼儿园虐童”事件,据报道幼童被扎针眼喂药片,还被“叔叔医生”“爷爷医生”脱光检查身体,甚至还有家长说孩子被性侵致……一时间众说纷纭,迅速成为舆论关注的热点。《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于23日下午18:43分发布了题为“虐童事件再现,‘幼有所育’的底线不容击穿”的评论,要求“调查清楚,对违法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从源头上整改”,既表达了作为新闻媒体对热点事件的关注,又以负责任的态度表达了自己的立场和观点。此后几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都第一时间发布此事相关调查情况。11月24日19:51分发布了题为“回应关切!‘老虎团’政委就涉及部队传闻答记者问”的报道;11月25日下午17:35分发布了报道:“北京警方通报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涉事幼儿园教师被刑拘”;17分钟后,于17:52分又发布了报道:“编造‘老虎团猥亵幼儿谣言,北京女子刘某被行政拘留!”;48分钟之后,又发布了“最新!红黄蓝幼儿园园长被责成免职”;11月28日晚22:17分,发布“红黄蓝幼儿园时间最新通报!‘叔叔医生爷爷医生’系编造”的报道。在舆论对此事普遍关注的几天里,《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多次对此事发声,并且第一时间报道此事的最新进展,消息权威准确,让真相大白。

2.4 推送的新闻标题

调查显示,新媒体受众只愿意用30秒到5分钟的碎片化时间来阅读新闻。而新媒体上内容繁多,要想吸引受众点击阅读只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所以文章的标题尤为重要。《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顺应了新媒体的要求,文章标题一目了然,活泼新颖,尤其善于用语言制造悬念,抓住受众的心。2017年4月13日一则“残疾卖唱女孩被疑是山东一失踪多年女孩”的新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但后来查明新闻中所说的“残疾卖唱女孩”是贵阳人,不是网传的山东失踪女孩。《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用的标题是《这个让网友牵挂的残疾卖唱女找到了!但真相却是…》,前一句是对热点新闻事件结果的介绍,后一句却不把真相告诉你,制造起了悬念,想知道真相,只有点击进入文章内容自己获取答案,既引起了网民的兴趣,也增加了点击量和阅读量。

但是,在新媒体流量转化率的重压下,微信文章的标题变得越来越夸张。《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也不例外,《冰箱里按一下它,帮你省下一笔电费,可惜95%的人不知道》《嘴唇总数起皮,也许不只是干…太可怕了!》《记住这8个“世界之最”,保你平安一生!》等夸张标题出现在公众号里,用高数据“95%的人”“百分之百”以及“所有人”“一定会”等绝对性语言夸大了事实,久而久之,人们就容易对这类标题产生厌倦心理,不再点击,导致阅读量的下降。

《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自诞生以来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成为纸质媒体转战新媒体的一个典型案例。《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能够在短时间内被受众普遍接受并在微信公众平台产生其他传统媒体不可比拟的影响力,除了《人民日报》作为纸媒巨头的影响力之外,《人民日报》积极适应新媒体的形势和变化、独具特色的编辑策略是其转型和成功的关键。《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也还存在着一些不足,在今后的发展过程中,还应继续坚持实事求是,改正不足,发扬自己的编辑特色,为其他媒体向新媒体转型提供更多的成功经验和借鉴。

[1]艾媒网.2016年APP与微信公众号市场研究报告[R/OL].(2016-11-29)[2017-12-05]. http://www.iimedia.cn/46539.html.

[2]苏沉思.《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运营特性及内容建设[J].传媒,2016(1):69.

猜你喜欢
人民日报网民公众
公众号3月热榜
公众号9月热榜
公众号8月热榜
公众号5月热榜
网民低龄化 “小网虫”的明天谁来守护
遵义(2018年20期)2018-10-19 07:15:06
有关公路,网民有话说
中国公路(2017年9期)2017-07-25 13:26:38
有感“网民节”
网络传播(2009年11期)2009-11-18 04:49:54
2.9亿
通信产业报(2009年1期)2009-06-09 07:28: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