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网络社会背景的新闻出版体制改革对策探析

2018-02-21 17:49:31张翼展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23期
关键词:新闻出版传统媒体信息

张翼展

(作者单位:人民出版社)

1 网络社会背景下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挑战

网络视域下,新闻出版业面临的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目标模糊不清。2011年有关网络社会下出版行业管理的暂行规定与2002年颁布的暂行条款重复度较高,导致施行时形成“多头治水”的局面。

其次,思想观念守旧落后。管理者对互联网认识不足致使出版行业与网络技术融合度不高,还有部分企业选择降低价格来赢得市场,而客户习惯了这种低廉的消费水平,则会对后期的有偿阅读产生抵触心理[1]。

再者,管理有待加强。早在20世纪末,出版行业就以事业单位为实质,以企业经营模式为核心,形成了稳定的发展局势。可是由于出版物面向大众,而互联网又具有虚拟性的特点,这导致传播的信息内容真假参半。另外,网络环境复杂,不可控性强,在无形之中增加了治理的压力。

最后,专业人才过于短缺。互联网环境下,新闻出版人员也面临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思想政治、专业素质和技术能力上都要符合发展要求。但是,现阶段综合性人才较少,所以要加强专业人士的培养,为出版体制的革新奠定稳固的基础。

2 网络社会背景下新闻出版体制的改革对策

2.1 明确改革目标

事物发展皆有规律,社会亦是如此。简而言之,时代更迭速度较快,主流意识也在不断革新,所以新时期我们要在党的领导下一方面渗透新文化,加强与先进技术的融合;另一方面要坚持基本原则,不忘初心,获得长效而稳定的发展。这种意识形态不仅适用于传统媒体,对于新媒体而言价值更高,原因在于新媒体在信息传递上具有时效性和交互性优势,不当言论和失真信息一旦公布于众,则会覆水难收。所以,如何把握好网络这把双刃剑是新闻出版行业亟待探讨的重要话题。

2.2 转变传统观念

纵观新闻出版的发展历程,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探索阶段、适应阶段、试点阶段以及深化阶段,而今日我们正处于深化阶段末期,将会出现社会形势、经济形势以及传播手段的完美蜕变。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技术的使用人数在过去的二十年里呈突破式增长,2017年为止就达到了7.7个亿,而手机用户数量约占九成,网民们通过网络购物、聊天、听音乐、看视频、看新闻等,新闻客户端的使用人数递进增长。从当前的市场形势来看,新媒体用户量已经远超过传统媒体,占据了市场主要地位[2]。

但是,网络技术的发展并没有弥补传统新闻媒体的缺陷,信息质量参差不齐、版权问题日益加剧、管理机构职责模糊等问题都严重抑制了出版行业的发展。所以,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网络媒介的功能并不局限于传递信息,还可能改变信息的本质,影响政策的落实。著名学者有关网络社会的一本书中写到,网络社会的形成既代表了新时代的开端,也证明了人类活动行为的转变。政府处于信息监管的主要地位,为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而网络视域下信息传播存在一定的不可控性,打破了管理和约束后,舆论的走向和交流的性质更容易改变,而且信息传递有即时性的特点,导向管理则更为困难,而政府在其中已经不是唯一的信息中心,功能性也被大大缩减,信息监管和审核的难度也会随之增加。所以,政府要做出宏观调控,因势而变,使政策更满足网络社会新闻出版的发展趋势。

2.3 强化管理制度

新闻出版既要保证经济效益,又要承担文化传播的责任,所以要兼顾政府与市场环境。对于新媒体以及传统媒体而言,监管体系中都存在很多复杂的利益因素,牵一发而动全身。与此同时,各利益体之间分化明确,缺少合力,对出版行业来讲是一种约束。对于同一集团来讲,各分支的下属机构也未能有效融合,其实根本因素在于人员。人员的调配流动才能促进企业之间的交互性,但是实际上分支企业呈隔离形态,并没有达到协同的效果。

相对于网络社会,传统社会很真实,每个人都有自己固定的角色和地位,受到一定的监督和约束,但是网络过于虚拟,个人信息真假参半,隐私性强,也打破了以往对个人角色的认知。用户可以匿名,性格可以多变,简单来讲就是现实中的角色定位会被完全打破重组,由现实中一个真实人变成一个或多个匿名人,而网络又给表达提供了发表空间,监管的权威性就会随之减弱,舆论导向也会扰乱民众正确思维。

政府虽然已经出台了相关法律来治理网络负面言论,但是难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想要保持网络信息环境健康安全,需要多方共同努力。首先,信息要保持权威性和准确性;其次,媒体要在第一时间发布政府权威信息,扭转不良局势;最后,人民群众应保持理性,谣言止于智者。中央宣布新闻出版归属于国家宣传部管理后,能有效解决这些问题,直接准确及时地传递党的重要思想,防止以往传递程序繁琐,传递对象较多容易出现的认知偏差,也使信息传递更具时效性。

我国的管理思想原则上属于刚柔并济,即是权威性的引导和群众教育的结合。而管理渠道上,新闻出版业的媒介也发生了改变,由传统媒体逐渐转为新媒体,例如人民日版的手机客户端,促进了新闻行业的发展与革新[3]。

2.4 促进体制革新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新闻出版行业将获得网络化的转变,一方面在于组织结构的革新。由于网络社会需要应对各种错综复杂的信息,所以在组织结构上要呈现出多样化的治理模式,各环节之间相互制约,互相合作,形成合力,明确管理职责,减少管理部门,运用直接负责的方式实现直面准确的监管。另一方面,战略布局要适应新时期的发展,在传统媒体的基础上获得拓宽传播渠道,确保各环节之间相互融合,加强新媒体技术的融入,调整以往的工作形式,使出版行业获得升级和创新。此外,数字化出版也会逐渐走进人们的生活并被广泛应用和普及。我国于2016年提出了数字化出版的理念,而随着技术的发展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所以,在未来的发展进程中,出版管理要更为智能化,将信息技术真正应用到出版行业的方方面面。

3 结语

新闻出版行业应明确认识到党组织新闻舆论的重要性,坚持党的领导,将服务人民作为工作的核心,在新形势下与时俱进,创新工作方法,提高新闻传播水平,适应互联网环境并将其作为革新的主要手段,明确改革目标、落实改革机制并加大管理力度,满足群众对新闻传播的基本需求,使新闻内容更具引导性、传播性和影响性。

猜你喜欢
新闻出版传统媒体信息
马克思新闻出版思想的文本考释及其当代启示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媒评论(2017年3期)2017-06-13 09:18:10
订阅信息
中华手工(2017年2期)2017-06-06 23:00:31
关于新闻出版改革的若干思考
新闻传播(2016年10期)2016-09-26 12:14:49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新闻传播(2016年2期)2016-07-12 10:52:13
论新闻出版中少儿图书的版面设计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5:12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新闻传播(2016年1期)2016-07-12 09:24:44
长三角新闻出版职教创新联盟在上海成立
出版与印刷(2015年4期)2015-08-15 00:45:53
展会信息
中外会展(2014年4期)2014-11-27 07:46:46
传统媒体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