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类电影作品中“乡土情结”意识的表现

2018-02-21 18:59
西部广播电视 2018年17期
关键词:情结乡土青春

周 瑞

(作者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1 乡土情结

“乡土情结”是一种特定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物,这种生产方式就是以农业来谋生,将自己的生活系于特定土地之上,定居是一种常态,迁移是一种变态。这是费孝通的代表著作《乡土本色》中对于乡土情结所表现的“土气”的一种理解。“乡土情结”中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乡土意识,乡土意识的产生与我国的地理位置、社会结构、生产方式有突出的关系。例如古希腊,以海洋立国,以殖民精神开辟新的生存空间,乡土意识就尤为薄弱,所以,在很多古希腊的文学艺术作品中,大多数都是表现个人精神的作品,却很少有表现故乡情结流露的作品。

在春秋战国时期,由于处在动乱纷杂的时期,从而兴起了中国历史上比较重要的一个阶层——士,先秦的诸子百家就是其中的代表。他们游走于各个国家之间,宣扬自己的理念与治国精神,去实现自己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但是也正是由于这样,他们远离了自己的国土,“天下”的观念达到了“国家”观念和“乡土”观念,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比较重大的乡土意识削弱的表现。而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更多的人寻求一种文化的积累,改革开放以后,一些人选择了出国,这样乡土意识再一次被削弱。

而艺术作品的创作就是为了表达某种情绪,正是由于现在乡土意识薄弱、“乡土情结”弱化,所以才会有很多导演去寻求用某种手段或方式来弥补人们对于童年体验的缺憾,因此这一类表达童年或者青春记忆的电影作品的票房才会如此火爆。

2 电影作品中的“乡土情结”意识的表现

从2013年,赵薇导演的电影处女作《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开始,再到香港导演陈可辛的《中国合伙人》,以及后来的郭帆导演的《同桌的你》,都是定性为青春爱情意识的表现,但是追根到底,影片中所表现的都是对于一种极为稳定的情感经验——童年或青春的回忆,在无限怅惋的情感中表达了一种心痛的遗憾。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所表现的郑微的情感之路,在童年记忆中所爱慕的林静在她的生活中挥之不去,在郑微的记忆中,林静是自己一直追寻的身影,然而等到自己终于有机会能够接近这个身影的时候,却发现这个身影早已悄然离去,留下的不过是一种稳定的记忆。在这种寻求童年的回忆中,陈孝正的出现使郑微的情感发生了巧妙的转变。而当这段感情最终以分离作为结束,待到重新聚首的那一刹那,往事浮现。赵薇导演采用了一种心理蒙太奇表现的方式,表现回应和遐想的意境。《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所表现的乡土意识或乡土情结还是略微薄弱的,没有特别明显的体现,一般很容易被忽略。

《中国合伙人》中成东青的“土气”和他的坚持,以及“一跪解百愁”的乡土情怀,是那个时期乡土本色的集中体现。而在笔者看来,其实表现的是代表礼俗的乡土社会和代表法治的现代社会尚未完全融合。而孟晓俊作为一个精英知识分子,他无法理解成东青的“土气”和“农民行为”,从而衍生了两人之间的矛盾。而当最后成东青抛弃了“土气”,理解了孟晓俊的“苦衷”之后,所做的决定,其实还是基于那种稳定的情感——青春的回忆。《中国合伙人》所内在隐含的其实是一种乡土意识逐渐融合,现代社会逐渐容纳与接收的过程。

《同桌的你》中的林一在美国的生活并非像自己所描述的那样美好,而是相反,他过得很糟糕,在收到周小栀的婚礼请柬之后,由这样的一张喜帖而引发的对于往昔的回忆,今夕对比,佳人犹在,只是地域天各一方。在表述林一的生活中,似乎感受到了闻一多在《忆菊》中对于美国社会那种“蔷薇热欲”的嫌弃和对“祖国的花”的高度赞扬。如果说《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中的乡土意识还不甚明确的话,那么在《同桌的你》中所展现的是一种内在的对于故土的依恋。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中国合伙人》《同桌的你》,虽然都是以爱情为主题的青春电影,但是大多数都是基于对于一种童年的体验和青春的回忆,这是现代乡土社会中乡土意识的一种体现。或许很多人觉得用“土”这个字来形容这些作品似乎有些不妥,可如果从受众的定位群来分析的话,用这个字来形容这些作品似乎就不为过了。这三部影片中所展现的生活,引发社会上的80后、90后的集体回忆,这些人的童年和青春,或许在乡土社会存在过,或者发生过那些刻骨铭心的回忆。所以,基于受众群所理解的生活方式和影片中所展现的生活巧妙融合,引发了高票房效应。

3 电影作品中的乡土意识的表现危机

3.1 生活方式的改变

这一次表现乡土意识的电影作品,属于一种集中性的爆发,这基于一种时间的积累,待这批受众意识成熟、有了类似的情感经历之后,才能感同身受。如果这一类电影在20世纪90年代出现,所用的表现手法和表现形式,以及所展现的生活内容与现在一致,但是这一类电影在那个年代就不是回忆,而是潮流生活的体现。

而下一次表现乡土意识的电影作品集中性的爆发,需要等到95后的受众群,心智成熟之后才能出现。因此表现青春爱情、乡土意识的电影并不是一直都会占据主流,其也有自己的发展过程,而生活方式的改变是制约这一类影片发展的必要因素。

3.2 城市化进程的加剧

如果有一天,代表礼俗的乡土社会与代表法治的现代社会完全融合,这类表现乡土意识的电影类型,该何去何留呢?这是一种比较狭义的理解,单纯的将“乡土社会”“乡土意识”“乡土情结”理解为在农村的生活。其实费孝通所提出的“乡土中国”是一个大的概念性的语言,它的立足点是土地,只要土地存在,那么这种社会、这种意识、这种情结,也就会一直存在。而现在城市化进程的加剧,使我们国家的空闲土地不断减少,更多的人走出家乡,离开土地,从事第二产业和第三成业的工作,这样,又使乡土意识薄弱了许多。

所以提出一个疑问:如果没有土地,如何体现“乡土中国”。这或许已经上升为一个社会学的范畴,似乎和电影偏远了许多。但是电影艺术作为第七艺术,主要是为了表现人们的生活,因此,从这个角度来看,社会生活方式的变化对于电影艺术的发展也有一定的影响。在此,或许可以对未来的“乡土中国”电影有一个预测,社会生活的点点滴滴或许会替代土地,成为乡土意识表达的最基本的要素。

4 结语

乡土意识或乡土情结在电影中的表达,是一个基本的表达类型,每一个国家的电影都会或多或少的表现这一情怀。从电影《落叶归根》开始,中国电影每个时期都会有表达这种观念的作品。在未来中国电影的发展过程中,也许表达方式上或许有所改变,但是“乡土中国”的潜意识电影的主题或表现手段则会日益丰盈。

猜你喜欢
情结乡土青春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乡土中国
告别“GDP情结”
难舍难分的情结
渐渐淡出那儿时的情结
埋线:1厘米提升的青春
青春献礼
青春不打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