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耀平 易 军 张运华
(作者单位:四川广播电视台)
作为传统媒体的广播媒介,在传播旅游信息方面仍然承担着重要的责任,广播传播也是行之有效的传播手段。目前,广播频率细分日趋成熟,专业类广播因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精准传播等特色而颇受欢迎。纵观全国,旅游类专业广播虽不多,但也是专业化道路上的一股清流。在笔者所在的四川广播电视台旅游生活频率,开办了多档旅游节目,覆盖了早中晚等全天多个时段,为听众提供了大量旅游信息。
作为大众传播媒体,传受双方的关系始终需要辩证来看。旅游节目需有意识地传播旅游信息,将信息有效传递给听众;也需要研究受众的需要,以受众所需作为传播出发点,加强节目的服务性。
常规广播旅游节目往往是以“语言+音响+音乐”的方式呈现,主持人通过自己的语言,借助其他声音素材来传递旅游信息、分享旅游体验,通过音乐来烘托语言,从而达到提供实用旅游信息、激发受众出行意愿的效果。在这里,语言是主体,音响的作用则是辅助主题,音乐的运用则是烘托主题,强化传播效果,帮助受众有效接收旅游信息。
目前,多数电台对每小时的节目进行了切分,大致分成两段、三段或者四段。一是为留出足够广告口,二是根据听众听觉习惯和广播节目收听习惯,进行碎片化传播。四川广播电视台旅游生活频率采用的是将60分钟节目分成四段,15分钟为一小节,节目编排细分到一个小节。平均来说,除去广告、频宣、栏目片花,大致有10分钟时间用于节目编排。
根据听众广播使用习惯调查,多数观点认为,连续3至5分钟的语言是听众比较容易接受的,语言越长,听众越疲乏,或转台或调低声音,传播效果自然逐渐减弱。当然,收听时长也受节目内容和语言精彩程度的影响,听众越喜欢,越能接受更长的语言时间。
根据大众收听习惯和普遍收听规律,笔者认为“4+2+4”的比例分配比较可取,即“4分钟语言+2分钟音乐+4分钟语言”。这样的比例充分考虑了听众听觉习惯,也要求主持人必须在每4分钟之内传递至少一两个有效信息,抓住听众的耳朵和注意力,从而使听众获得信息上的满足。
当然,我们也可以采用“2分钟音乐+6分钟语言+2分钟音乐”等多种组合方式,既重视听众收听需要,也尊重听众收听习惯,以适当比例呈现主题内容。
关于音乐选择,我们可以遵从“同构”和“反构”两个原理,即从“正相关,逆相连”的双向角度来考虑。“同构说”指事物的运动或形体结构与人的心理、生理结构有相类似之处,比如一想到潺潺溪流、月夜虫鸣的情境,就会让人感到宁静祥和。广播节目中的音乐也会给予听众相似的“同构”作用,我们称它为“音乐同构式”。音乐反构式与同构式相反,是指在节目的音乐设置上,知其情绪但反其道而行之[1-2]。此原理也适用于音乐选择上,情绪的延续和跳转可以按照这两个原则来进行。
笔者认为,有些内容,需要用音乐来衬托,加强受众的感受共鸣。有些时候,一个内容延续或结束,需要用不同情绪的音乐进行转承,从而刺激听众在听觉上、在情感上产生起伏,这种起伏正好有益于突出主题内容的传播。具体做法笔者有以下几点建议。
主题和音乐的衔接可以从关键词下手,体现相关性。说到阿坝州若尔盖的高原蓝天,可以选择播出歌手黄义达的《蓝天》,或者张惠妹的《蓝天》。只要抓住了其中的关键词,在听众听来,播放的音乐都是恰到好处了,会感同身受,沉浸在主持人通过语言和音乐营造的氛围里。
音乐是能传递出各种情绪的,歌词、旋律、唱腔的配合始终表达着情绪。从节奏来分,强劲的、舒缓的都是一种情绪表达。说到轻松愉快的旅行推荐,再配上旋律舒爽轻快的音乐,会让受众情不自禁有种在路上的快乐感觉。
作为网络热词,“CP”就是给人般配、甜蜜、宠腻的感觉,听着就觉得很搭。音乐和主题之间,如果能有意识的地去“组CP”,就很容易让听众体会到美感。
多数情况,主题和音乐建立联系时采用的是“正相关”策略,也就是,以一种积极主动的思路选择音乐,去配合主题。这种积极“组CP”的音乐应用是我们最常使用的音乐编辑策略,符合大众心理。比如,推荐四川春季出游目的地的时候,播放鹿先森乐队的《春风十里》,恰到好处。不知不觉就心旷神怡,听众会不自觉地跟着节目出去旅行了,体会到十里原野春风吹拂的感觉。
主题和音乐间是否一定要正向相关?这个问题曾经困扰了很多广播主持人,播的歌和内容没关系,总觉得欠考虑,显得敷衍。可如果时时刻刻注意相关联,又难免让听众觉得古板、刻意、没想象力,熟悉套路了就会很乏味,没有惊喜。
笔者建议,有些时候,用反差大的音乐衔接反倒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当主持人讲述在海边踩着沙滩、海风吹拂的时候,明明传达的是一种自由、愉快的感觉,却选了一首让人感觉忧郁悲伤的歌,比如张学友的《我真的受伤了》:“窗外阴天了,音乐低声了……”这个时候,听众并不会那么容易出戏,而且想起自己好久没出去了,想起工作、生活、感情把自己困住了,更觉得旅行很重要,很美好。
广播旅游节目也具有自己的特点,旅游节目的核心就是推荐全省各市州、全国各省区旅游目的地的风景风光、地域风情、特色美食等,具有明显的地域特性的,因此音乐的选择突出地域特性是非常重要的。笔者采编播的《乐游四川》是一档定位于为听众提供四川旅游信息、分享省内游旅游体验的专业广播旅游节目,节目中对音乐的使用突出四川本土特色。在本土音乐使用上,笔者建议如下。
说到四川甘孜州的稻城亚丁景区,往往被称为“蓝色星球上的最后一片净土”,纵观华语歌坛,有很多唱给稻城亚丁的歌曲,比如《稻城》《向往亚丁》《美丽的香格里拉》《天上的亚丁》等等。在介绍稻城亚丁旅游的时候,选择这一类的宣传曲往往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另外,不少城市、景区都有官方宣传曲,也有不少颇有传唱度的非官方形象宣传曲。无疑,这些音乐为旅游推广起到了很好的宣传作用,比如赵雷唱的《成都》让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听众通过音乐这种方式来打开成都,向往成都。
四川走出了不少歌手、音乐人,他们无形中成为了四川代表,被贴上了四川标签。比如成都走出来了歌手张靓颖、张杰、王铮亮等等,他们的走红让不少粉丝关注并喜欢成都这座城市。借助四川籍歌手的号召力,推荐四川旅游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方式。
再者,四川是全国重要的少数民族聚居区,有多个少数民族在四川安居。其中,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成为四川多元文化中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代表,也涌现了一批颇有实力的少数民族歌手。藏族、彝族、羌族是四川比较主要的少数民族,他们往往能歌善舞,他们的作品唱着家乡的美景风情,让世界各地的听众通过音乐了解四川,了解他们的家乡。
因此,在选择音乐的时候,四川籍歌手是我们重点考虑的方向。特别是少数民族地区,他们有自己独特的民族文化和音乐风格,制作了大批颇具地域风情的音乐。这类作品对于烘托旅游主题往往能起到很好的作用。比如,在介绍凉山州旅游的时候,可以选择当地歌手的音乐来衔接。凉山州籍的歌手有很多,比较知名的有彝人制造、山鹰组合、莫西子诗、吉克隽逸等等,借助他们的知名度,能更有效传播凉山州的旅游。
从区域板块划分,四川可分为川东、川南、川西、川北四大片区,地域特征明显,地方音乐也颇具特色,甚至每个市州也有自己独特的音乐文化。在介绍四川区域旅游项目时,选择匹配一些本土音乐,能达到很好的收听效果。
四川彝族民歌作为文化载体,展现了彝族民风民俗、地理环境等人文景致,内容丰富、声韵严谨、旋律优美,是广大彝族人民在平常的生活中的交际工具,是彝族人民生活中的主要文艺活动方式[3]。当地民歌源于彝族同胞的生活,在婚丧嫁娶、田间劳作等场景中创作传唱着多组本土民歌,这些音乐更能凸显本地旅游特色。
在四川省境内居住的苗族同胞主要集中在四川南部地区宜宾市的兴文、筠连、珙县和泸州市的古蔺、叙永等县。苗族人民没有自己的文字,所以在苗族生活中,演唱歌曲更是发挥了它交流思想,表达情感的重要作用[4]。苗族音乐大多来源于民间创作,即兴创作和演唱是当地非常重要的方式。这些四川南部苗族音乐如能运用在节目中,更能突出四川南部旅游的苗族特色。
旅游类节目主持人、编辑、记者就应该多走出去体验,他们往往需要和各市州旅游局、旅游景区保持联系,以便收集第一手的旅游信息。也常有走出去的机会,这是收集地方音乐的重要方式。每次外采带着收集当地音乐的任务,时间久了,累积多了,便能收集不少的音乐素材,再合理运用在节目当中,便能取得不错的收听效果。也可以有意识地组织开展采风活动,集中收集音乐素材,这既是丰富广播旅游节目的有效方式,也是保护和传承地方音乐的重要举措。
在广播界,有几句戏语:“时间不够音乐来凑”“少说话多放歌”。此话虽显消极,但也从侧面凸显了音乐的重要性。与其时间不够了、或是说了大段无关痛痒的话才想起放歌,不如主动谋划,有选择地运用音乐,让音乐为节目主题内容的传播服务。这既填充了节目时间,减少了主持人说更多无关紧要的话,也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音乐选择策略很多样,只要运用得当,便能突出节目,获得更好的传播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