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 毅
(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 大同 037000)
煤炭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虽然目前煤炭正逐渐被石油等其他能源所代替,但由于我国特定的国情和资源特点,决定了我国在今后较长时期内,煤炭仍然是人类生产生活中的无法替代的能源,是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稳定供应的基石,是国家最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
我国的许多煤矿建国以后由于长期过度开采出现了资源枯竭、生产萎缩的困境,而煤炭开采造成的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也日益严重。从我国煤炭行业的发展来看,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煤炭行业陷入全面亏损,2002年到2012年是煤炭行业的黄金十年,自2012年产能严重过剩和国家宏观政策的深度调整,煤炭行业再次陷入低迷,2015年煤炭市场价格波动下行,需求不足,产能过剩,给煤炭企业带来很大的生存压力。纵观煤炭行业的曲折发展,业内专家学者和相关政府部门都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也采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针对我国煤炭行业小、差、散、低的状况,在当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煤炭行业必须走好转型发展这条路子才有出路。
由于煤炭仍将是我国长期依赖的重要能源,因此“煤为基础,多元发展”的能源战略方针不会发生大的变化。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煤炭行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煤炭产量上来看,由1978年的6.2亿吨增加到2017年的35.2亿t,增长了5.7倍。累计生产燃煤688亿t,占全国一次能源生产总量的75%。从煤炭的产业结构上,通过兼并重组,关停并转等方式,已从原来长期的大中小煤矿并举、中小煤矿为主,转到了大型现代化煤矿为主,煤矿的数量原来由80年代最初85 000多处减少到2017年底7 000处左右,年产120万t以上大型现代化煤矿1 200处,占到产能80%。从煤炭市场的角度,煤炭行业逐步由不完全的市场经济向市场经济、市场配置资源进行转变,2005年结束了长期以来政府主导的煤炭订货制度,2012年取消重点电煤合同,2013年以来,逐步建立了产运需共同参与的全国煤炭交易会制度。2017年建立了煤炭中长期合同制度和“基础价+浮动价”的定价机制,为煤炭行业平稳运行提供了保障。目前煤炭行业基本上形成了煤炭开采、加工利用、现代物流、金融服务、矿区休闲旅游等多元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极大地提升了产业价值链和产品附加值,实现了煤炭深加工和全产业链的优化升级。煤炭行业由原来传统的简单的生产方式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转变,从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向人才技术密集型转变,特别是在环保各个方面将来逐步向燃料与原料并重转变。煤炭行业正由传统能源向清洁能源转变[1]。
近十余年来,我国煤炭行业积极探索转型发展之路,有依托煤、延伸煤,延伸煤炭上下游产业链,形成煤—电、煤—焦、煤—化工等产业融合发展的;有跳出煤、超越煤,由一煤独大到两脚发力,煤与非煤同步发展的;有跨界转行,从煤炭行业转型做其他行业的,如投融资、物流、建筑建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产业,多元发展,实现提质增效、转型升级。下面进行具体分析。
传统老国企同煤集团,过去是以煤炭为单一主业,近年来他们大跨步转型发展,如今已发展成以煤炭、电力为主业,煤化工、金融、机械制造、现代物流、建筑建材、房地产、文化旅游等多产业的大型综合能源集团。地跨7省,有170多个二级单位,2个上市公司,19座在运电厂。他们的转型秘决是:培育3个核心能力,强化2个经济增长级。培育3个核心能力是指打造千万吨级安全高效矿井集群、建设深度融合的煤电一体化基地、建设高科技高效益高品位的循环经济园区。强化2个经济增长级是指:大力发展金融产业、打造现代物流产业。“3+2”核心能力的培育,使同煤集团实现了煤与非煤的良性发展,走出了一条资源型企业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成功新路[2]。
类似转型路径的还有陕西煤业化工集团,他们坚持以煤化工为主导,多元发展的战略思路,通过投资新建、收购兼并、内部重组等各种途径,扩大集团的全资、控股、参股企业,形成了“煤炭开发、煤化工”两大主业和“建筑施工、机械制造、电力、物流、金融服务”多元发展的产业格局,实现了跨越发展。
与同煤集团、陕煤化模式具有煤炭资源优势不同,“兖矿模式”走出了另一条转型新路。近年来,兖矿集团实施“四轮驱动”—煤炭、化工、装备制造、金融投资,初步建设成为新型能源集团和产融财团,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家拥有境内外四地上市平台的煤炭企业,是国务院国资委确定为除央企外重点宣传的地方省属国有企业之一。
同煤集团塔山循环经济园坚持“黑色煤炭、绿色开采、循环利用、吃干榨尽”的理念,从煤炭开采到燃烧发电,再到产生的废弃物循环利用转化全过程,都做到了污染物排放最少化、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园区建成了煤炭、电力、化工、建材等多个产业,煤—电—热、煤—化工、煤—电—建材三条产业链协同运营。目前,园区已拥有塔山和同忻2处年产千万吨煤矿、2座配套洗煤厂、1条铁路专用线、2座坑口电厂、2座资源综合利用电厂、4座煤化厂、3座污水处理厂、4座建材厂、1座光伏发电厂。截至2017年,塔山循环经济园区共创造利润299.43亿元。其中,2017年实现产值215.79亿元,销售收入达到197.47亿元。塔山模式的成功,让同煤集团找到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矿业企业,实现和谐发展的突破口。特别是东马潘、轩岗、朔南、白家沟循环经济园区的规划建设,构建起了纵横交错的网络化、立体化绿色发展大格局,循环经济建设实现了“点—线—面”的循环,形成园区内外、矿区内外互动发展、协调推进,实现企业和地区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郑煤集团旗下河南锦源建设有限公司为破茧解困,不等不靠,积极转变工作思路和发展理念,远赴甘肃兰州,凭借自身过硬的技术和管理水平,积极主动地走出去,从熟悉的矿井建设转战到原本陌生的水利建设,跨界施工披荆斩棘,在新的领域创造出新的业界纪录,新的订单源源不断而来。他们依靠自身努力实现转型发展,不仅成功脱困,为企业开僻了新的天地,而且实现了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完成了从专业生产与建设向通用生产与建设转型,从生产向生产服务转型,为企业脱困、化解过剩产能提供了一条可以借鉴的新路[3]。
尽管煤炭行业的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还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点。一是思想观念还是比较陈旧,固有的发展模式和惯性思维仍然存在,对新能源战略认识不够深刻。二是我国煤工业发展不平衡,新老矿区老企业之间差距较大,这些都使我国煤炭企业的国际竞争力不强、创新发展动力不足。三是我国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尚不完善,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比较薄弱。四是人才短缺、技术和资金的制约。绝大多数企业管理机制亟待创新,高端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不足。五是全国煤炭产能过剩与区域供应不足的矛盾亦不容忽视,企业经营与矿区稳定压力依然存在。
煤炭行业转型升级任重而道远。一方面,政府相关部门要强化政策研究,出台有关措施,帮助煤炭企业转型发展尽早脱困;另一方面,煤炭行业要把握新一轮技术革命的发展机遇,坚持全面转型升级和科学发展、安全发展、清洁发展,以推动煤炭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煤炭安全绿色智能化开采和清洁高效低碳集约化利用为主攻方向[4],以大数据化、信息化为支撑,实现煤炭企业的成功转型,进而推动我国煤炭行业健康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