栾玲玉
(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新甸镇中心校 辽宁 岫岩 114323)
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是一次教学革命,有利于素质教育。多媒体实现了以往教学所不能实现的一些教学项目内容,是教育的一次“工业革命”。可以说多媒体的应用极大的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合理利于多媒体可以打造高效课堂。
多媒体改变了教师一只粉笔一张嘴学生一本书的教学局面,可穿越时空,拉近学生和社会和生活和自然的距离,并可实现虚拟场景,可以展现现实所不能实现的场景或事物。多媒体的最大特点是可以实现情境教学。多媒体对情境的展现分现实情境和虚拟情境,多媒体教学可以使学生通过多媒体情境获得“虚拟实践”体验,即不出课堂就可获得现场感受。多媒体可以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乐趣,提高教师的教学效率和教学实效。
以往课堂知识的传授只能靠教师和课本,学生所接受的知识格式是比较单一的。多媒体可展现图片、音频、视频多种格式的内容,丰富的知识内容和格式便于学生学习和记忆,人们常说“百闻不如一见”,多媒体可以在没有现实成本情况下使学生获得实践体验,可增强学生对事物的理解和记忆。如学生通过多媒体视频可以体验长城的宏伟,这种体验可能还会强于现场旅游的感受,因为多媒体可以从多角度对长城进行展示(地面、空中、历史、虚拟)。多媒体结合互联网可以实现无限的知识拓展,多媒体课件的课前制作可以省却教师课堂的一些过程,可以把省出的时间用来增加课堂知识的传授量。
多媒体的另一大特点就是利于优质教学资源共享。教师的课程准备可以像搭积木一样完成,教师需要做的是如何在网上选取需要的优质教学资源,如何组合出自己的课件和构建课堂教学思路。由于互联网教学资源海量并碎片化,所以需要教师投入一定的劳动进行教学资源的合理选取。
有些教师对多媒体的认识利用不足,往往低端的使用了多媒体教学工具。表现为教师授课只是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展示,课件制作缺乏互动设计,更甚者可能有用多媒体替代板书现象。其实多媒体的使用需要教师投入大量劳动进行课程准备,需要把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启发式教学、探究性学习等现代教育教学观念融入课程设计之中。在多媒体教学软件画面设计时,除了考虑画面内容充实、画面美观外,也要考虑多媒体画面的情感表现,画面情感对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情绪都有潜在的影响[1],美观、协调的画面设计对学习者会产生愉悦、欢快的积极影响。多媒体教学设计比常规教学设计更复杂,需要教师进行精心的教学准备。
有些教师对多媒体教学存在认识误区,认为采用他人优秀课件就会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不进行他人课件的仔细研读,不注重课堂教学设计。其实他人优秀课件中并不会有详细的课程设计和教学思维导图内容,这些内容需要教师自己体味和掌握,尤其是课堂互动的随机处理和掌控,所以教师在课前要进行精细的课程准备工作,千万不能认为具有现成课件就算课程准备完成了。
打造多媒体高效课堂的关键点:精心课程设计,动态掌握课堂进程,充足教学拓展资源准备。
高效课堂、良好的教学效果是靠充足的教学准备实现的,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不是减小了教师的工作量,而是加大了教师的工作量。教师在课堂上看似很轻松,实际上课堂上的轻松是靠课前的辛苦劳动促成的。要实现高效课堂,教师的课程准备过程应该是这样的,依照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确定教学知识点,纸质教案结合多媒体课件设计,建立课程进程思维导图,寻找优质教学资源组装自己的多媒体课件,课件设计充分考虑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注重多媒体内容和学生的情感互动。课件制作时将计算机生成的虚拟物体、场景通过虚实结合融合到真实世界中,从而实现对现实的增强,通过增强现实技术[2]达到良好教学效果。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教师首先应当准备北京市、天安门、升旗、新疆自治区、天山、雪莲等的图片和视频,对这些图片和视频进行编辑,按课堂需要进行播放和展示,通过直观的景物,提升孩子的愿望心情,进行情境情感教学。教师还可以和学生互动,问一问哪位同学去过天安门,看过升旗,如果有孩子去过,可以让他叙述一下见闻 ,从而引发学生兴趣。又如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小小的船》,教师可以制作简单星空动画,展现夜色美景,配以文字和课文诵读,使学生进入虚拟星空场景,引发学生无限遐想,增强学生记忆和学习兴趣。
教师在备课和课件制作过程中应该有充足的扩展资源备用,在多媒体课堂上应当根据互动情况,决定扩展资源如何选择性应用。如人教版语文一年级下册《古对今》,教师可以选择较多的浅显对联,进行多媒体展示和诵读,让学生找出对应词句,或隐去对子部分词句,让学生进行对出,发挥学生的思考能力和进行知识拓展。
生成性教学资源是在教学过程中生成的可用教学资源,包括学生作业、课堂互动过程产生的一些资源。教师可以把具有代表性的学生作业放在多媒体上进行修改订正,以期得到全体学生的注意。教师还可以把课堂互动生成资源用于其他班级授课使用或为下一年度教学制作课件做资源储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