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晓红,林 玲
王立教授又一部主题学专著《文学主题学与传统文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年9期版)面世了。作为主题学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论著,该书分为四编:人伦关系编、博物器物编、传奇人物编、艺术生产与消费编。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很有学术个性、特色的论著。
首先,是在一种“关系存在”中察照古代文人与家庭内外的基本关系。人与外界,最为重要的是人与现实政治的关系,以孟子仕隐观揭示了文人心态中的这一情结。这延续、深化了著者早年对古代文学“十大主题”中“出处(仕隐)”主题的研究,避开既有的研究,而突出了唐末林慎思《续孟子》对孟轲仕隐观的理解发挥,在重视经学注疏的人文传统下,《续孟子》对古代文人气节风骨的道德持守原则,有着稳定恒久的结构性影响。主题学视域下如何诠释婆媳、父子关系?书中从古代父系家族等特征,探讨了婆媳关系、父子关系,体现出文学母题的伦理化民族特征。以名诗《孔雀东南飞》为例,该著揭示婆媳矛盾母题经典本土建构有社会习俗成因,并在前贤指出的性别心理、人性本能成因外,跨文化地找出印度史诗也有“变形成双”等,连理树、相思鸟在印度文学和欧洲民间故事许多民族民间古俗对应,关注到这也是东方民族一个常见、多发的家庭症候,也不排除西来影响。对于人们褒许较多的“父慈子孝”,该著则以春秋时代匡章这一历史人物的明代重写,剖析父子矛盾冲突的人伦异化表现及其成因,提出“坏父亲”是否值得“愚孝”的问题,这对“家国一体”的古代文学文化研究,意义自不待言。
其次,注意揭示、强调“人与物”之间关系的表现。这里的人,是指群体的人,实际上就是神物崇拜和准神物的支配力问题。如“生命体内生异石母题”和“印崇拜”,就探讨了母题与神秘文化、道教符箓崇拜等关系。属于个体人物的母题,而“博物者”“医者形象”则为类化人物的母题。生命体内生异石母题的外来文化源流的追溯,也在一个广域视角上,把后世叙事文学中惯常出现的意象,进行了母题史的系统总结,在此,不再局限于小说名著的缅铃、相思化石描写之类。有意思的还有人人熟悉的“官印”,该著从“窃印还印”母题诸多分支描述,联系到印崇拜的道教文化渊源,印的辟邪作用与象征功能等文学表现,就把一个官本位社会形态特征用一个文学意象昭示出来,以小见大。
其三,该著特别侧重于关注罕有注意的“人物母题”。如江南汉族女性刘三秀故事,该著梳理了清代不同时期文本及其价值取向及意义影响,满蒙、满汉通婚从民间到制度的变化,孀妇再嫁展现出社会心理、民族关系变化等,还寻究了孀妇命运题材的宋、明、晚清演变模式,这就树立了有说服力的参照,言前人所未言。这样,故事定型期体现的明末清初多重时代成因,更加鲜明,故事处于特定的满汉文化撞击融合阶段的意义,核心在乱世人生中对普通人、女性命运的关注,也昭然若揭。而由此也看出著者忧国忧民的情怀与古典文学研究的重要现实功用。
其四,如何从某一小说文本个案中概括出若干母题,该著“博物器物编”选择了早期志怪小说集《搜神记》,阐发了其蕴含的树神、符箓、获宝、法术等母题以及自此进入到华夏文化视野的还有小人国、仙女与外星人传闻等,于是小说史名著的母题史意义,就在较为宽阔的领域内被揭示出来,也符合博物地理时代的母题延展特征。 从通俗文学、大众心理角度,审视明清多种多样的医者形象,延伸到医学史、医患关系史领域,也饶有社会学的意趣。该著概括出明清人心目中的良医、福医形象,是与恶医、庸医书写相对应的,作为特殊的社会角色,构成了市民阶层的一个通俗文学题材,而且结合着一些神秘性传奇性故事,组构成通俗文学要素。这里,该著还注意到其中文体的变化,事实上医者形象由杂剧入小说,体现出一个形象史的通俗化进程。这样,就有力地补充了通常文学史著作在体例上、视野上的局限。而著者还时时留意与自己既往研究结合,如他总结过历史演义到武侠小说中的“福将”形象,“福医”形象自与之相关;评论过民国医患关系的专书,也就易于反照出明清医患关系的文学书写,等等。
该书第四编是两篇古代诗学专题。“诗境印证实感”,探讨了众多诗人的当下审美体验与审美记忆的关系。这牵涉到如何理解诗歌文本的“实境”——景观描绘,是否真的为写真、是否全都为原创的问题,也是何以众多登临写景篇章存在令人“似曾相识”套路——范式的问题。人人笔下有,是否都是人人眼中见,还是“心中之景”的认同?何以古代诗话要屡屡载录诗人们的深切体会?如周紫芝《竹坡诗话》的体会,说在无月的昏黑夜登宝公塔,赌佛屋峥嵘,风铃有声,忽记杜少陵诗“夜深殿突兀,风动金琅珰”,恍然如己语;独行山谷闻子规相应树间,乃知“两边山木合,终日子规啼”为好诗;而暑中纳凉溪畔,夕阳时观洗马,此少陵“晚凉看洗马,森木乱鸣蝉”,感叹:“此诗平日诵之,不见其工,惟当所见处,乃始知其为妙。”于是当下实感,印证了记忆之中的诗歌意境,观照自然、玩味佳句,审美体验为之交互印证,为之深化。这就揭示出古代诗话总结一个重要的审美心理问题。联系到《随园诗话》等也有类似感悟“方知物理人情,无有不被古人说过者”,如此十几个例证,就更为生动全面的展现,而下面列出多种诗学文献对“诗境印证实感”审美生成的探讨,揭示成因,意趣横生。
叙事文学发达的明清时代,“作诗免罪”故事数量、传播面远超前代,这一文学史、文化史现象,也成为该著讨论诗歌艺术“生产——消费”规律的一个专题,书中还联系到古代“人治”的执法特征、诗歌的文化史地位等,视野开阔。在充分占有材料的基础上,该著进行了诗歌史的全方位探讨。而前一诗境印证实感,引金庸小说以证,后一作“赋诗免罪”佐之以民国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等,体现出著者试图打通古今、关注“中国文学古今演变”的努力,同时也体现了主题学研究的特点之一:特别注意抒情文学与叙事作品尤其是通俗文学之间的内在联系。
此外,该著还力求不掩人之美。如讨论刘三秀故事引用了王恒展教授几乎绝无仅有的研究,讨论医者形象引用了白亚仁、龚鹏程、雷祥麟、蒲慕州等研究,谈“作诗免罪”引用何天爵、巫仁恕、赵敏俐、祁连休等研究等,皆是。著者的主题学研究,一向重视方法的多样性,以此彰明主题学研究的开放性与跨界综合性。通览全书,在当下探讨时如此每多有意识地总结该专题研究史,可以说也是该著的一个追求,值得肯定。如何继续寻求有特色的母题、意象进行开掘?我们期待着著者的新成果继续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