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慧
(中国艺术研究院 红楼梦研究所,北京 100029)
最近在翻阅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的一些书报杂志,常常为其掌故逸闻感慨,尤其一份刊物及其特辑触动了我们脆弱的神经。这份刊物就是堪称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两位当红女作家——张爱玲与苏青的写作重阵《天地》,其特辑就是《天地》第七、八期合刊中的“生育特辑”。我们常常对养育孩子无所适从,究竟该怎样教会他们保护自己免受这个并不完全善良的世界之恶意伤害?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当时声名鹊起的苏青与张爱玲的“天地”情缘,聊聊半个多世纪以前人们对孩子、尤其是对生育问题的看法,从尘封的故纸堆里追逐着曾经的脚印,寻求一点点对今天的我们可能有用的启示。
20世纪40年代,上海滩横空出世了两位著名女作家,号称“上海滩双璧”,她们就是苏青与张爱玲。
王安忆曾经这样形象地写到二人的区别:“她是上海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的马路上走着的一个人,去剪衣料,买皮鞋,看牙齿,跑美容院,忙忙碌碌,热热闹闹。而张爱玲却是坐在窗前看。”[1]注这里的“她”,指苏青。苏青是充满了俗世气息的,张爱玲则是不食人间烟火的。这样两个行事作风迥异、作品风格内容也完全不谐、尤其是身处“那时那地”的女人,却也建立起了同性之间少见的友谊。这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一本杂志,即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天地》。
1943年10月,苏青开办了“天地出版社”,《天地》创刊号于同年10月10日出版,10月15日再版。其首印3000册,出版后立即脱销,再加印2000册,又一扫而空。集社长、主编、发行人于一身的苏青风头之健可见一斑,不愧是当时“最红的两位女作家”[2]之一。而且以宁波人的精明,苏青还经常搞些噱头,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很有商业头脑,八折优惠、命题征文、作者玉照、各种特辑等花样百出,一时间《天地》名声大噪,几乎成为沪上数一数二的刊物[注]在《天地》第十一期于1944年8月1日出版之后,苏青创办、班公主编的月刊《小天地》也于1944年8月10日出版创刊号,至1945年5月1日共出了5期。此文中我们暂不作详细讨论。。
苏青在1944年第19期《大众》发表的《做编辑的滋味》中曾介绍过自己创办《天地》的由来:“我想做编辑,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远在八九年前,我就热心投稿,但各刊物的编者却并不一定热心采用。于是我便发了奋,立志将来也要做一个编辑。”自1943年10月至1945年6月,苏青共编辑《天地》21期,近300篇文章,其《发刊词》这样说:“故只求大家以常人地位说常人的话,举凡生活之甘苦,名利之得失,爱情之变迁,事业之成败等等,均无不可谈,且谈之不厌。……我希望在我们的《天地》之中,能够把达官显贵,贵妇名媛,文人学士,下而至于引车卖浆者流都打成一片,消除身份地位观念,以人对人的资格来畅谈社会人生,则必可多得几篇好文章也。” 不难看出,苏青给刊物取名“天地”,不外是要将各路作者都聚拢来,谈天说地,无所不包。而《天地》的趣味也大多是饮食男女的俗世生活,讲求人间百态,通俗易懂。
不仅如此,《天地》还因为苏青巨大的约稿能力,招揽了一批很受时人关注的作者,比如陈公博、周佛海、周杨淑慧、纪果庵、周作人、谭惟翰、柳雨生、秦瘦鸥、丁谛、实斋、陶晶孙、叶德均、施济美、周幼海、刘曼湖等。而苏青自己更是与张爱玲因《天地》结缘,留下了一段海上传奇。
在21期《天地》中,苏青和张爱玲几乎平分秋色,是最重要的作者。自第二期发表著名的小说《封锁》起,张爱玲在《天地》发表了大约16篇文章,分别是《公寓生活记趣》(第三期)、《道路以目》(第四期)、《烬余录》(第五期)、《谈女人》(第六期)、《造人》(第七、八期合刊)、《打人》(第九期)、《私语》(第十期)、《中国人的宗教》(上、中、下)(第十一、十二、十三期)、《谈跳舞》(第十四期)、《“卷首玉照”及其他》(第十七期,第十五、十六期是1945年元旦出版的合刊)、《双声》(第十八期)、《我看苏青》(第十九期)、第二十期有张爱玲翻译的炎樱的《女装,女色》。《天地》的最后一期,虽然没有张爱玲的作品,却有署名“胡览乘”(即胡兰成)写的《张爱玲与左派》,依然有着张爱玲的身影。
不仅如此,《天地》第十一期到第十四期还采用了张爱玲设计的封面。《天地》之前采用的是谭惟翰设计的变形的“婆罗马”神,第十一期采用了张爱玲的设计。画面有天有地,还有几片云,一尊仰卧的、有着非常柔美侧脸的佛像,只画到脖颈下面,很有张爱玲笔下的“地母娘娘”温暖的气质,充满了“广大的同情、慈悲、了解、安息”[3],更契合《天地》的女性柔媚气质。
苏青也自然是近水楼台先得月,几乎每期都会亲自上阵,共发表了21篇文章,即《论言语不通》(第一期)、《涛》(第四、五期)、《买大饼油条有感》(第五期,署名“禾人”)、《谈女人》(第六期)、《救救孩子!》(第七、八期合刊)、《结婚十年后记》(第十期)、《救命钱》《文化之末日》(第十一期)、《消夏录》(第十二期)、《谈男人》(第十四期)、《十一月十一日上午》《“浣锦集”与“结婚十年”》(第十五、十六期合刊)、《如何生活下去》《敬告妇女大众》《心》(第十七期)、《谈婚姻及其他》(第十八期)、《敬凶》(第十九期)、《谈宁波人的吃》(第二十期)、《朦胧月》(第二十、二十一期)。
苏青的约稿能力令人吃惊。《天地》的许多作者几乎都提到了苏青百折不挠的邀约。周杨淑慧在创刊号的《我与佛海》中曾说苏青“再三劝说,每日催促,而且指定题目,不便拒绝”。予且在《我之恋爱观》中也对苏青甘拜下风,“她之讨稿,不但是限期限字,还要限范围出题目”。因此,横空出世的张爱玲收到苏青“叨在同性”为由的索稿信也就无可厚非了。以至张爱玲认为“如果说她同我不过是业务上的关系,她敷衍我,为了拉稿子,我敷衍她,为了要稿费,那也许是较近事实的”[4]。
幸好,张爱玲紧接着说出了“可是我总觉得,也不能说一点感情也没有”。她与苏青之间的“天地”情缘深刻而又微妙。两人似乎是惺惺相惜的,苏青经常对张爱玲赞赏有加(如第二期《编者的话》以及第十四期《编者的后记》等),还给张爱玲的作品《传奇》《流言》等做过广告,不吝赞美。在1944年3月16 日《杂志》举办的“女作家聚谈会”上,苏青更直言不讳“女作家的作品我从来不大看,只看张爱玲的文章”。此次座谈会参加者大都是当时一些著名的女作家、女诗人,有汪丽玲、吴婴之、张爱玲、潘柳黛、关露、苏青、蓝业珍,还有女性文学研究者谭正璧。别的女作家都说喜欢李清照、朱淑真、陀思妥耶夫斯基、冰心、丁玲等人的作品,不过张爱玲也算投桃报李,在说了喜欢李清照、丁玲的初期作品之外,又说“踏实地把握住生活情趣的,苏青是第一个。她的特点是‘伟大的单纯’。经过她那俊洁的表现方法,最普通的话成为最动人的,因为人类的共同性,她比谁都懂得”,很有点互相吹捧之嫌,但实际上张爱玲对苏青的态度颇耐人寻味。
在那篇著名的《我看苏青》中,张爱玲第一句话就说:“苏青与我,不是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密切的朋友,我们其实很少见面。”以张爱玲个性之难以相处而论,很少见面反而是正常的。但张爱玲又这样表明心迹:“如果必须把女作者特别分作一栏来评论的话,那么,把我同冰心白薇她们来比较,我实在不能引以为荣,只有和苏青相提并论我是甘心情愿的。” 她实际上非常了解苏青,懂得苏青。所以她才明了、也愿意与这个“谋生也谋爱”的女子相提并论。
张爱玲与苏青其实是有一些相似的,只不过表现方式不同而已。苏青可以很直白地痛恨“没有一个男人不好色的”[5],而张爱玲只是委婉地表示“有几个女人是为了她灵魂的美而被爱”。她在《我看苏青》中常常有意无意地露出许多二人相似的痕迹来。她们都有着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身上流淌着贵族血脉的张爱玲“将来想要一间中国风格的房,雪白的粉墙,金漆桌椅,大红椅垫,桌上放着豆绿糯米瓷的茶碗,堆得高高的一盆糕团,每一只上面点着个胭脂点”,而不得不离婚的苏青“只要有个千年不散的筵席,叫她像《红楼梦》里的孙媳妇那么辛苦地在旁边照座着,招呼人家吃菜,她也可以忙得兴兴头头”。然而,这些只能是梦想,在这个生活艰辛、战乱频仍的时代,无论离家出走的张爱玲,还是离婚独自带孩子谋生的苏青,“要继续活下去而且活得称心,真是难,就像‘双手擘开生死路’那样的艰难巨大的事”,所以,她们二人都不避讳金钱的事,“我们都是非常明显地有着世俗的进取心,对于钱,比一般文人要爽直得多。”
她们都有着细腻的感受力。1944年11月11日上午那次紧张的空袭让张爱玲对自己当前所做的努力与成就有一种很强的幻灭感[4],苏青也在同一天因空袭而“心上受了伤”,感受到了本国同胞冷酷的心与异国人民的瞧不起[6]。在这个1944年末的同一天,两位当红的女作家都感受到了生之无奈。
苏青与张爱玲还都有“小报”情结。张爱玲对小报评价很高,认为它有一种“得人心的机智风趣”,并说自己“从小就喜欢看小报,看了这些年,更有一种亲切感”[7],甚至在上面提到的空袭中张爱玲还以一种奇异的感觉读着照常送来的一份小报。而苏青专注于饮食男女的作品本身就颇有“小报”作风。
尽管谭正璧曾说张爱玲与苏青作品的气氛截然不同,“前者阴沉而后者明爽,所以前者始终是女性的,而后者含有男性的豪放”,“张爱玲在技巧方面始终下着极深的工夫,而苏青却单凭着她天生的聪明吐出她别的女性所不敢吐露的惊人豪语,对于技巧似乎从来不去十分注意”[2],但她们终究可以一起去时装店,一起在座谈会上相互捧场,一起为同一个男人去求情。
这个让她们一起去周佛海家里为之求情的男人就是与苏青、张爱玲都有纠葛、且差点与张爱玲“今生今世”的胡兰成。
胡兰成也是《天地》的作者,他与苏青是大同乡,一个是浙江嵊县人,一个是浙江宁波人。《天地》第二期就有胡兰成因苏青第一期的《论言语不通》写的《“言语不通”之故》,此后,胡兰成陆陆续续在《天地》发表了5篇文章,分别是《瓜子壳》(第七、八期合刊,署名“兰成”)、《读了红楼梦》(第九期)、《随笔六则》(第十期)、《乱世文谈》(第十一期)、《张爱玲与左派》(第二十一期)。
胡兰成与张爱玲都曾评价过苏青,且都在关注苏青美不美的问题。胡兰成在《今生今世》里曾这样描述:“我说苏青的脸美,爱玲道:‘苏青的美是一个俊字,有人说她世俗,其实她俊俏,她的世俗也好,她的脸好像喜事人家新蒸的雪白馒头,上面点有胭脂。’”[注]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描述了自己一生中遇到的女子,其中包括与张爱玲的爱情,本文有关张、胡二人的恋情如无注明,皆出于此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他们都承认苏青的美,可张爱玲的评价相当缥缈,注重的是感觉,正如她在《我看苏青》中认为“苏青是乱世里盛世的人”,是“乱世佳人”。而胡兰成则在《小天地》创刊号《谈谈苏青》中细致形容了苏青的美:“她长的模样也是同样地结实利落;顶真的鼻子,鼻子是鼻子,嘴是嘴;无可批评的鹅蛋脸,俊眼修眉,有一种男孩的俊俏。无可批评,因之面部的线条虽不硬而有一种硬的感觉。倒是在看书写字的时候,在没有罩子的台灯的生冷的光里,侧面暗着一半,她的美得到一种新的圆熟与完成,是那样的幽沉的热闹,有如守岁烛旁天竹子的红珠。”难怪常有人以《小团圆》为对照,并结合苏青的自传体小说《结婚十年》,怀疑胡兰成与苏青的关系。我们看《今生今世》中胡兰成对于自己有来往的女子,周训德、范秀美、佘爱珍等都有容貌上的细致描写,反而于张爱玲,不过是“她的脸好像一朵开得满满的花,又好像一轮圆得满满的月亮”,甚至借用《水浒传》里形容九天玄女的“正大仙容”来表述,不知是否真的是太过惊心动魄的感觉反而无法用语言诉说!
然而,苏青的美也只是美而已,《天地》的重要性也并不在于发表了胡兰成的几篇稿件,正是苏青与《天地》让他结识了张爱玲。
前时我在南京无事,书报杂志亦不大看,却有个冯和仪寄了《天地》月刊来,我觉和仪的名字好,就在院子里草地上搬过一把藤椅,躺着晒太阳看书。先看发刊辞,原来冯和仪又叫苏青,女娘笔下这样大方利落,倒是难为她。翻到一篇《封锁》,笔者张爱玲,我才看得一二节,不觉身体坐直起来,细细地把它读完一遍又读一遍。见了胡金人,我叫他亦看,他看完了赞好,我仍于心不足。
我去信问苏青,这张爱玲果是何人?她回信只答是女子。我只觉世上但凡有一句话,一件事,是关于张爱玲的,便皆成为好。及《天地》第二期寄到,又有张爱玲的一篇文章,这就是真的了。这期而且登有她的照片。
且不论胡兰成与苏青此前是否认识,可以确定的是,此处胡兰成的记忆有误。按理来说是不应记错的,让他印象深刻的《封锁》是发表在《天地》1943年11月10日出版的第二期上,而且同期还刊登了他自己的一篇文章。至于那张照片就更不应该记错了,就是这张他后来向张爱玲提到并被赠送的照片刊登在《天地》1944年1月10日出版的第四期,除了张爱玲的照片,还刊登了周作人、周杨淑慧、樊仲云、纪果厂、柳雨生、谭惟翰、周班公的玉照。而且,在这一期中,苏青还特别为张爱玲做了广告:“张爱玲女士学贯中西,曾为本刊二期撰《封锁》一篇,允称近年来中国最佳之短篇小说。在三期刊载之《公寓生活记趣》亦饶有风趣。本期所刊《道路以目》尤逼近西洋杂志文格调,耐人寻味。”
接下来,胡兰成叙述了自己通过苏青联系上张爱玲的经过,两人第一次见面就在胡兰成上海的家中“客厅里一坐五小时”,“金童玉女”从此开始了一段上海滩乱世中的传奇。张爱玲的住址是静安寺路赫德路口一九二号公寓六楼六五室,胡兰成则住在大西路美丽园,相隔不远,这两个地方都留下了二人的身影。
1944年8月,胡兰成与张爱玲结为夫妇,此时,他38岁,她24岁。“我为顾到日后时局变动不致连累她,没有举行仪式,只写婚书为定,文曰:‘胡兰成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上两句是爱玲撰的,后两句我撰,旁写炎樱为媒证。”此时的张爱玲肯定不会想到,仅仅3个月之后,“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就成了笑话一般。
1944年夏天的一个傍晚,胡兰成对张爱玲说“时局要翻,来日大难,她听了很震动”。11月,胡兰成到武汉接管《大楚报》,在“黄沙盖脸,尸骨不全”的环境里与17岁的见习护士小周相恋了。
1945年3月,胡兰成回到上海。“我与爱玲说起小周……我不曾想到要避嫌,爱玲这样小气,亦糊涂得不知道妒忌。”5月又回汉阳,“当下我竟是归心似箭,急急渡过汉水”。胡兰成的心完全偏离了张爱玲,此时距离二人“岁月静好,现世安稳”不过9个月。
1945年8月,日本投降,胡兰成不得不变装独自出逃,可就是在惶惶不可终日的逃亡途中,他还拐带了收留他的斯家老爷的寡妾范秀美,“十二月八日到丽水,我们遂结为夫妇之好。”
1946年2月,张爱玲寻到温州,胡兰成的反应是“我一惊,心里即刻不喜,甚至没有感激”。
我们知道,胡兰成与张爱玲恋爱的时候并非独身,“我已有妻室,她并不在意。再或我有许多女友,乃至挟妓游玩,她亦不会吃醋。她倒是愿意世上的女子都喜欢我”。世上果真有如此大度的女子吗?
还记得胡兰成提到的在《天地》上看到的那张照片吗?就在胡兰成提照片的翌日,张爱玲就送给了他,并在背面题了字:“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或许是因为胡兰成在最初见面脱口而出的“你的身材这样高,这怎么可以”,打开了张爱玲的情感之门,写出这样低到尘埃里的句子。
然而,同样送给胡兰成照片的还有1945年1月的护士小姐周训德。“小周给我的一张照相,我要她题字,她就题了前日读过的隋乐府诗!‘春江水沉沉,上有双竹林。竹叶坏水色,郎亦坏人心。’”这样平等直白甚至有些挑逗的姿态才更能获得胡兰成的青睐。因为他很快就说“训德,日后你嫁给我”。而张爱玲把姿态摆的很低的题字照片送给胡兰成时,他的反应其实颇令人难堪:“她这送照相,好像吴季札赠剑,依我自己的例来推测,那徐君亦不过是爱悦,却未必有要的意思。张爱玲是知道我喜爱,你既喜爱,我就给了你,我把照相给你,我亦是欢喜的。而我亦只端然地接受,没有神魂颠倒。”
胡兰成曾经说过“平生知己乃在敌人与妇人”,然而他真的了解张爱玲的想法吗?认为张爱玲“糊涂得不知道妒忌”?恐怕这只是他的一厢情愿。假如张爱玲不会吃醋,就不会在最初往来几天之后,突然写信给胡兰成让他不要再去找她;也就不会在胡兰成告诉她小周的事情后,提到一个外国人愿意与之发生关系并贴补一点小钱,更不会让胡兰成在小周和自己之间做一个选择。然而,胡兰成的不肯选择其实已经是做了选择,宁愿让眼前的张爱玲痛苦,也不愿伤害遥远的小周。胡兰成对张爱玲的爱还剩下几分呢?在温州曲折的小巷里,张爱玲第一次责问了胡兰成:“你与我结婚时,婚帖上写现世安稳,你不给我安稳?”
现世难以安稳,“岁月”也终究没有“静好”。1947年6月,张爱玲写信给胡兰成诀别,再未相见。
张爱玲其实是明了胡兰成的性格的,但她“凡事像刀截的分明,总不拖泥带水”,“她不会被哄了去陪人歌哭,因为她的感情清到即是理性”。张爱玲终究是一个女子,痛苦时她宁愿有选择的屏蔽,“不愿意看见什么,就有本事看不见”[8]。她知道“生在这世上,没有一样感情不是千疮百孔的”[9]。
张爱玲并没有比苏青幸运多少。在1945年2月27日的《苏青张爱玲对谈记》中,在“标准丈夫”的条件上,张爱玲同意苏青的“本性忠厚”“学识财产不在女的之下”等条件之外,又提出“男子的年龄应当大十岁或十岁以上,我总觉得女人应当天真一点,那人应当有经验一点”。“天真”的张爱玲终于在“有经验”的胡兰成那里爱断情伤。
1945年的正月十五下午,苏青走了之后,张爱玲一个人站在黄昏的阳台上,看着红红的月亮升起来了,想到“‘这是乱世。’……我想到许多人的命运,连我在内的;有一种郁郁苍苍的身世之感。……将来的平安,来到的时候已经不是我们的了,我们只能各人就近求得自己的平安。”[4]然而,这各人就近的平安亦不可得。
《天地》的第七、八期合刊中有一个“生育问题特辑”,共有10篇文章,以收到先后为序,分别是苏青的《救救孩子!》、东方髦只的《不孝有贰》、柳雨生的《节育之难》、张爱玲的《造人》、周越然的《婚姻与生育》、予且的《多子之乐》、亢德的《谈节育》、霜叶的《群小》、谭惟翰的《为父者言》、苏复医师的《节育的理论与方法》。
这组文章中除去苏复以医师的角度深入浅出地阐明节育的理论与方法之外,其余的9篇文章大多以自家为例,通俗易懂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及原因。周越然、予且、亢德、谭惟翰是主张生育的,他们从中国的社会风俗习惯,如讨公婆的欢喜、满足亲友们的期望、巩固家庭的基础以及带给自己的幸福等出发提倡多子之乐;从国家角度看,战争也需要鼓励生育。虽也提到了经济问题,但大都表明养孩子并没有让他们变得更窘迫。
苏青、张爱玲则观点一致,认为节育是必要的,支持的还有东方髦只、柳雨生、霜叶。他们以生计之难、家庭情趣的变易以及过多的生育对母亲造成的摧残为由主张节育,而且从社会、国家角度出发,众多的花柳病、肺结核、心脏病等各类病患不适于养孩子,现今的土地也无法养育这么多的人口。
苏青的《救救孩子!》是这组文章中的第一篇,附有张爱玲绘的一张非常传神的插图,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眼神忧郁、双唇咬着栏杆。苏青“认为千不应该万不应该的,便是我不该盲目地生了这许多孩子”,她讲述了自己生养四个孩子的经过,二女儿因为送给别人养而被虐待得了童子痨悲惨死去。而当她养最后一个男孩子时,“我们夫妇间感情已决裂了。我与我的孩子们生活过得很苦,靠写文章来维持衣食,这日子真不是人过的。于是在一个晚上,我是决定要走了。”作者写了自己与孩子不忍分离时的痛苦,“失去了孩子,我再也不希罕世间上一切!”更不幸的是,她还看见一个早已死去的冰冰冷的婴儿的尸体!“从此以后,我见了路旁的孩尸就心惊肉跳;而路旁多的恰巧是:一包包结结实实的,裹扮得整整齐齐的孩尸。”由自身的经历做比照,文章更有说服力,也更发人深省,因此苏青才会说节制生育“决不是坏字眼,相反地,它们是美丽的,慈悲的,而且合乎正道与常情的”。
苏青发表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和孩子有关的,即1935年6月在林语堂主编的《论语》第六十七期发表的《生男与育女》,表明了生男与育女的不同遭遇。此次苏青更是从自身的经历出发苦口婆心地劝导,文中有几句话颇让今天的我们心惊:“我很希望国家能早日普遍的设立托儿所,一方面广征有母爱欲求发泄的人来这里担任养育,假如这类女子不太多,则就为薪水而来也不打紧,只要她能尽责,养得儿童长大而健康就好。”
而当时尚未结婚的张爱玲则以冷静的笔调阐述了自己对小孩的尊重与恐惧。“我一向是对于年纪大一点的人感到亲切,对于和自己差不多岁数的人稍微有点看不起,对于小孩则是尊重与恐惧,完全敬而远之。……小孩是从生命的泉源里分出来的一点新的力量,所以可敬,可怖。” 张爱玲的文章中有一句话特别容易让今天的我们产生共鸣:“他们把小孩看做有趣的小傻子,可笑又可爱的累赘。他们不觉得孩子的眼睛的可怕——那么认真的眼睛,像末日审判的时候,天使的眼睛。”每一个孩子都是天使,面对天使的眼睛,没有人能够逃避。
不论同意还是反对节育的作者大都提到当时节育方法不给力,以致造成了孩子接二连三的出生。因此,苏复医师的《节育的理论与方法》就水到渠成了。苏青、东方髦只等还倡议设立节育指导所。
这对今天的人们来说自然不是问题,我们的关注点也不在这里。《天地》的第七、八期合刊于1944年5月1日出版,由此我们很容易判断以当时上海的生存环境来说,无论是主张生育、还是节育,其实都有自己站着得住脚的理由。1941年12月8日,日本发动太平洋战争,上海彻底沦陷。战争不仅损失了大量人口,也让人们的恐惧和经济压力达到极点。仅以米价而言,按照谭惟翰的回忆“十年前大洋一角可以买一升头号白米”,亢德则提到“今日的米价又是三四千元一石”,而到了苏青在1945年2月1日出版的《天地》第十七期中写的《如何生活下去》一文,则提到“米卖四万多元一石”。通货膨胀之迅速、生活之艰辛可见一斑。
这组文章里最让人吃惊的其实还是张爱玲的文章,她的冷静与睿智都不愧于才女之称。然而,此时的孩子对于张爱玲来说还遥远得很,无论生育还是节育都不成为问题,最多只是以自己对小孩子的感受以及挖掘自己不愉快的童年经历来表明自己的态度,她一定不会想到许多年后自己的遭遇以及自己或许做过的那个梦。
1955年秋天,张爱玲从香港出发,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驶向不可预知的美国。1956年3月,36岁的张爱玲在麦克道威尔文艺营遇见了时年65岁的美国作家费迪南·赖雅,二人彼此都有好感。很快,张爱玲发现自己怀有了身孕,赖雅虽然向张爱玲求婚,但表示不要孩子,而张爱玲也同意了赖雅的决定。8月14日,两人在纽约举行了婚礼,这次还是炎樱做的伴娘。然而,堕胎是违法的,还是炎樱帮她想办法,最终失掉了这个孩子。在张爱玲的自传体小说《小团圆》中有这样一段对话:“‘生个小盛也好,’起初汝狄说,也有点迟疑。九莉笑道:‘我不要。在最好的情形下也不想要——又有钱,又有可靠的人带。’”[10]或许这真是当年张爱玲不要孩子的真实想法,我们已无从追究。然而,无论如何,这个选择对于张爱玲来说,无论是主动还是被迫,其实都是一种伤害,“女人总是要把命拼上去的”。
这倒是和胡兰成在《今生今世》中对张爱玲的描述一致:“爱玲好像小孩,所以她不喜小孩,小狗小猫她都不近,连对小天使她亦没有好感……中国民间又说小孩的眼睛最净,睡梦里会微笑,是菩萨在教他,而有时无端惊恐,则是他见了不祥不洁了。”或许这可以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张爱玲为什么会对小孩子敬而远之。
在《小团圆》最后,张爱玲写到了自己曾经的一个梦:“她从来不想要孩子,也许一部分原因也是觉得她如果有小孩,一定会对她坏,替她母亲报仇。但是有一次梦见五彩片《寂寞的松林径》的背景,身入其中,还是她小时候看的……有好几个小孩在松林中出没,都是她的。之雍出现了,微笑着把她往木屋里拉。非常可笑,她忽然羞涩起来,两人的手臂拉成一条直线,就在这时候醒了。二十年前的影片,十年前的人。她醒来快乐了很久很久。”张爱玲早已是对胡兰成只剩下厌恶的了,然而,根据《小团圆》的自传性,我们知道“之雍”指的是胡兰成。这是一个奇特的梦,也是一个令人深思的结尾。
生活在“一个低气压的时代,水土特别不相宜的地方”[11],无论是后悔生了四个孩子的苏青、还是一个孩子也没有的张爱玲,最终都真的成了太平的世界里“寄人篱下”的人,都带着“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悲哀离开了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