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兴鸣 陈佳利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深入阐发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课题,对于准确把握和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重要意义。
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是对马克思唯物史观人民至上价值的秉持和时代创新,体现了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合理借鉴,更彰显了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的坚持和传承。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①。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核心要义。首先,唯物史观是“关于现实的人及其历史发展的科学”②。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③,现实的个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离开现实的人而讨论“发展”难免陷入虚妄。其次,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发展的主体,是社会生产、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的主体,也是一切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最后,人民群众也是发展的目的,发展是人的发展以及为了人的发展。马克思把人的发展分为“人的依赖关系”、“物的依赖关系”和“自由个性全面发展”三大历史形态,其中“物的依赖”阶段“才形成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求以及全面的能力体系”④。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还处于“物的依赖”阶段,这就决定了我们党要着眼于为绝大多数人谋福利,满足人的多方面需求,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不仅如此,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创造性地运用了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一方面,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把唯物史观运用于观察当代中国的发展形势、破解当代中国的发展难题,对当代中国发展的目的、动力和趋向进行思考得出的结论,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最新要求。另一方面,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是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坚持党的领导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二者具有内在一致性。巩固党和国家的根基在于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内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和动力所在。习近平总书记也强调,“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⑤这是对唯物史观视域中人民主体思想的坚定秉持与时代创新。
以人民为中心的提法与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可以说是相生相通的,是对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升华。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民本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最宝贵的元素,与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方针是一致的,必须继承和发扬。
商周时期是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萌芽阶段。“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就产生于“武王伐纣”的历史事件当中,这句话意思就是说人民是国家的根本,只有人民这个根本稳固了,国家才能安宁,这是民本思想这个名词最初的来源。到了周初,民本思想又进一步增加了一层含义,即,天意即民心,强调执政者应当像敬畏天一样敬畏人民。春秋战国时期是民本思想发展的高峰期。当时战乱频繁,人民苦不堪言,思想家们为此提出了自己的人民观。儒家思想先祖孔子的民本思想核心是“仁者爱人”,要求统治者对人民施行仁政,爱惜民众,用道德来引导百姓;孟子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⑥即从根本上说,得民心者得天下。荀子在吸收孟子观点的基础上主张“爱民”、“利民”。儒家的思想家们提出的观点在民本思想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秦以后至清朝末期民本思想得到进一步发展。西汉的文学家、政治家贾谊,吸取秦朝因不施仁政而灭亡的教训,提出“民为政本”、“教化安民”等思想,领悟到人民是国家根本的重要思想。明清之际,以黄宗羲为代表的思想家深化了民本思想,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强调人的主体地位。这些思想蕴含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与当代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天然契合,也为当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供了合理的借鉴。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正是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我们党必须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永远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任何时候都必须把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准确而集中地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本质和目的,决定并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合法性、正义性、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⑦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矢志不渝的坚定信仰,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利益至上作为自己的核心价值追求。从成立之初到现在,始终把实现人民幸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党一切工作的核心。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一切工作部署和战略方针,也都是围绕增进民生福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展开的。在新时代、新的实践条件下,我们党也必然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肩负起为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历史使命。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体现。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在革命时期,我们党革命为民,“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⑧,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在改革开放时期,我们党改革为民,“把人民拥护不拥护、人民赞成不赞成、人民高兴不高兴、人民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⑨,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发展为民,“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⑩,坚持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广大人民。“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这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新时代的生动体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现实依据,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是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从我们党对社会主要矛盾的认识和实践中得出的具体规律,是基于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历史经验的总结,反映了社会主要矛盾转化的新要求。
在我国已经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社会主要矛盾始终是人民的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只有始终抓住这一主要矛盾,才能制定出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否则,社会主义建设就会走弯路。
在我国,随着1956年对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完成,生产资料所有关系由私有制为主体转变为公有制为主体,社会基本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都发生了根本变化。在矛盾性质上,阶级矛盾下降为次要矛盾,而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在矛盾表现形式上,人民的需要同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突显出来,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社会主要矛盾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决定了解决矛盾的根本途径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中国共产党从当时的基本国情出发,正确把握了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党的八大《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提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我们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因此,党和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在此基础上,党确立了“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来”的政治路线,制订了适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方针。党的八大通过的新党章明确规定,“党的一切工作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的需要,因此,必须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和不断地改善人民的生活状况。”周恩来同志在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报告中,把“进一步改善人民生活”单独列出作为一部分,并明确指出,“从根本上说,我们国家所进行的一切建设都是为了人民群众的福利”;“我们必须妥善地安排国民收入中积累和消费的比例关系,在保证国家建设规模逐步扩大的同时,使人民生活得到逐步的改善”。根据以上精神,党的八大提出了“二五”期间国民收入增长50%的目标并明确“应该在保证劳动生产率提高的基础上逐步增加工资”,职工平均工资增长25%~30%,农民的全部收入增长25% ~30%。
在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在此后的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由于当时国际和国内政治形势变化,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不足,在判断社会主要矛盾时出现失误,错误地把两个阶级、两条道路之间的矛盾看作主要矛盾,并逐步发展升级为“以阶级斗争为纲”,导致经济建设这个工作重心受到冲击,社会主义建设遭受挫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重新确认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提出“发展才是硬道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据此,党的十三大提出经济建设分三步走的总体战略部署,制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正式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改革方向和基本内容。党的十五大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党的十六大以后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具体奋斗目标。改革开放40年间,我们党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有效应对了复杂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风云变幻,克服了国内外各种困难和危险,长期保持了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经过40年的发展,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同时社会全面进步,人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不断得到满足。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总体上实现小康,人民的获得感不断增强,“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新中国成立近70年来的历史经验表明,发展生产始终是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根本途径,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从解决人民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为归宿,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
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社会生产的发展和人民需要之间的矛盾也发生了新变化,“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一方面,我国“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已经基本解决,“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总体上已经甩掉了“贫穷落后”的帽子,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的发展又是不平衡、不充分的,虽然总体上满足生存需要的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但是现阶段生产发展在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各社会阶层之间存在较大的不平衡,在满足发展需要和享受需要方面仍然不充分,尤其是民生方面的短板,如,住房、医疗、教育和环境等领域尚未达到人民群众满意的程度,这需要更加平衡、充分的发展。
另一方面,人民物质文化需要的发展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和总体物质生活水平的改善,激发了人民群众更高层次的、更丰富的社会需求。人民“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然而,当前我国经济结构供需失衡,不能满足消费者高端、高品质的需求,收入分配体制不完善引起贫富差距扩大,公共资源配置失衡,还不能为人民提供优质的、均等化的就业、医疗、教育、居住、养老等公共产品服务,法制建设进程与人民对司法公正的需求有差距,生态环境恶化严重影响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
可见,在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条件下,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高质量发展,从解决人民的现实需要出发,以不断满足人民需要为归宿,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进步。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只是个理论问题,更是个实践问题,关键在于实践中的贯彻落实。在改革发展过程中,依靠单方面的力量绝对是不够的,我们强调要坚持发挥党员干部带头作用、人民群众发挥主体作用、国家政策引导等三方面的有机统一,广泛汇聚团结奋进的智慧和力量,保证更充分地将各环节工作落在实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是一个抽象的、玄奥的概念,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止步于思想环节,而要体现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环节。”这句话告诉我们,思想和实际具有内在的统一性,同时也反映出现实中存在着二者的分离甚至是对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可以倒背如流,但使其成为全部中国共产党人的自觉行动,成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最高行为准则,则需要长期的努力。总的来看,我国党员干部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结构不断改善,总体适应事业发展的需要,但也存在种种复杂问题,积极性不高,存在一定程度的“为官不为”,一些党员干部嘴上奉行以人民为中心,实际上以自己的利益为中心。因此,贯彻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党员干部必须从行动上践行,让人民群众有切实的获得感。
为此,各级党组织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就是要让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接地气、知下情,牢树群众观点,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也是党的组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作为党员干部,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自觉践行群众路线,把党的宗旨贯穿于思想、行动的方方面面。一要在深化学习中树立服务人民的观点。树立群众观点是思想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要持之以恒地加强党的理论学习。二要深刻理解把握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科学内涵,增强对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观点的理论认同、思想认同、感情认同,进一步强化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定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三要在实际行动中坚持为人民服务。我们必须牢固树立群众观点,做到思想上与群众接近,生活上与群众走近,作风上与群众靠近,真心实意与群众交朋友。与群众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切实密切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四要在推进工作中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最重要的是实现和维护好群众的根本利益,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开拓进取、真抓实干,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抓好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建设和党员教育管理,创新基层党组织服务方式,在推进工作任务落实中践行党的根本宗旨。
人民是社会发展的主要推动力量,只有动员最广大人民投身到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才能切实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就要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唯物史观认为,人民群众是历史活动的主体,是推动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发展,既包括物质财富的增加,又包括精神财富的丰富,还包括社会的变革。人民群众不仅是物质财富的创造者,而且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还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可以说,人民始终是发展的根本力量,是发展最深厚的力量源泉。坚持发展依靠人民,就要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推动经济社会发展。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发展的智慧和力量。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中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要把人民群众作为推进发展的主心骨,始终相信人民群众,紧密联系人民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广泛听取基层和群众意见,做到谋划发展思路向人民群众问计,查找发展中的问题倾听人民群众意见,改进发展措施向人民群众请教,落实发展任务依靠人民群众努力。要善于从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总结发展经验,不断提炼升华,努力形成可推广的经验。
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要求转变发展的内涵和方式,实现高质量的发展,这对党提出了许多新要求。一是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更好、更充分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二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补齐民生短板,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享有更多获得感,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三是全面深化改革,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激发人民群众的创新活力,为发展提供动力源泉。四是全面依法治国,通过制度和法律处理人民内部矛盾,调整人们之间的物质利益关系,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当家作主,为实现平衡发展、充分发展提供制度和法律保障。五是全面从严治党,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明党的纪律,净化党内政治生态,始终保持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为解决社会矛盾提供坚强的领导力量和政治保证。
注 释:
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M],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6年,第401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241页。
③《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19页。
④《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页。
⑤《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401页。
⑥刘泽华:《“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渊源》[J],《史学月刊》,2017年第2期,第125~127页。
⑧《毛泽东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04页。
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汇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年,第450~451页。
⑩《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年,第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