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矿区带:北秦岭成矿带(Ⅲ-66A)。
建造构造:松树沟超基性岩体侵位于古元古界秦岭群(主要由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大理岩构成)。超基性岩体组成:细粒橄榄岩质糜棱岩(约占75%)塑性变形显著,岩石m/f值为8.26~11.36;中粗粒橄榄岩(约占15%),多呈不同级别大小的透镜状异离体分布于橄榄岩质糜棱岩中,具半自形粒状结构和镶嵌结构,岩石m/f值为8.80~9.95;透辉岩脉沿橄榄岩片理分布。成岩纯橄岩的橄榄石粒径小于0.3 mm,而成矿中粗粒纯橄岩的橄榄石粒径大于0.5 mm,大者可达20~50 mm(夏林圻,1980)。
成矿时代:中元古代晚期。粗粒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橄榄石-斜方辉石-铬尖晶石Sm-Nd等时线年龄1 084±73 Ma(陆松年等,2004)和1 079±63 Ma(陈志宏,2004)。
成矿组分:Cr,(Os,Ir,Ru等)
矿床(点)实例:(陕)商南县松树沟铬矿床,泥鳅凹、金沟凹铬矿点;蓝田县草坪铬矿点。
简要特征:铬铁矿矿体主要赋存于中粗粒纯橄岩和少量的块状构造方辉橄榄岩中。矿体呈透镜状。单个矿体的矿石边部为稀疏浸染状,向内为中等浸染状、稠密浸染状到致密块状。边部浸染状矿石 Fe3+/Fe2+比值为0.493,中心致密块状矿石Fe3+/ Fe2+比值为0. 299(陈彰瑞等,1997)。矿石有用矿物主要为铬尖晶石,Cr2O3平均品位22.39%,伴生铂族元素含量0.057×10-6~0.446×10-6,大部分大于0.18×10-6。
成因认识:中元古代晚期小洋盆,地幔岩绝热减压底劈上升发生多期部分熔融事件,细粒纯橄榄岩-方辉橄榄岩代表难熔残余;高度熔融形成基性度高、且富挥发分和铬、镁的岩浆囊内结晶中粗粒纯橄岩-方辉橄榄岩及铬铁矿体。前者经历1 200~1 000 ℃和800~600 ℃两阶段变形,后者仅经历800~600 ℃阶段的变形(李犇等,2010)。中心的致密块状矿石是从深部向浅部的熔融过程矿质逐步累积的结果,边部的浸染状矿石则仅为浅部形成的矿质。
(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 杨合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