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义乌市廿三里第二小学 吴柳姣
美术鉴赏是小学美术学习领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目前小学美术鉴赏课的开展存在许多短板,本文基于浙美版四年级上册的美术鉴赏课《青铜器》的基础上提出几点有效教学策略,探讨如何利用美术课堂读懂青铜器文化并传承中华文明。
在青铜器学习的过程中利用软陶制作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操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青铜器的内在含义,并体会古人青铜器制作的高明技术。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鼓励学生仿照鼎的制作方式,利用软陶进行模仿捏制,鼓励学生大胆地进行想象,用自己所喜欢的颜色进行捏制,可以是平面造型的也可以是立体造型的(如图1),并将学生的软陶作品贴在展板上并上色,或摆放在展示台上。这一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与学习主动性非常高,活跃了班级气氛,促进了青铜章节的学习。
图1 学生软陶作品“青铜器”
在青铜器软陶的制作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一环节是造型,而在制作过程中,我将这造型的问题与青铜器造型相联系。将本教学流程分成以下三步:第一步通过基本技法“团、压、揉、搓、刻、盘”等学习,为学生讲解青铜器造型如何塑形,并且告诉学生每一个造型都不同用途。第二步,由于等级制度不同,使用者地位决定了使用青铜器的造型,比如皇帝使用的青铜器上,便塑造为龙的形状,这一形状是属于皇室独有的,在其他的官员、百姓家中如有塑造龙的造型便被称之为造反。制作者不仅仅是手工艺制作,工匠更是于他所面对的历史文化深刻对话和传导的客体文化具有艺术性的智慧,因此其青铜作品必然会诠释不同的历史文化风貌,人伦性和儒家思想中的孝敬尊卑,长幼有序,是很多雕塑艺术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具体内容。第三步,将捏制成型的软陶青铜器上色,由于青铜器本身的颜色较古拙浑厚,固选用较亮的背景色进行衬托。
绘制青铜器的方式很多,由于三年级上册《彩墨游戏》已经初步对彩墨绘画有了一定的接触。在本节课中用彩墨作为材料进行创作,是再适合不过了。中国画又是我国独有的绘画艺术形式,其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内涵丰富、风格独特,受到国内外广大民众的喜爱,让小学生尽早接触到国画,对国画有所了解,有助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兴趣,使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优秀文化,有助于传承我国的优秀文化,这也是我们老师的责任。彩墨与水墨的表现技法是相同的,勾皴点染,干湿浓淡。彩墨有别于水墨,它不仅仅单靠墨分五色丰富画面,同时丰富了青铜器的色彩,可能在一次偶然的色彩与色彩的碰撞当中迸发出好的艺术作品,就像烧制瓷器一样,每次窑变是偶然的,却能带来的新的艺术作品。
在这一过程中,使学生的想象力和情感迸发出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绘画学习习惯,感受到笔墨情怀。而在学青铜器这一课程时,将中国画手法与青铜器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利用中国画手法,对青铜器进行描绘,可先赏析名家彩墨作品,再绘制出青铜器画作。(图2)
图2 名家青铜彩墨作品
在此环节增设微课教学讲解彩墨青铜的步骤,这样一来大大缩短了教学的时间,突破重难点,又能呈现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这一过程不仅仅帮助学生了解到中国画的操作手法,也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层次地理解青铜器,发扬了中华优秀文化精华之处。课堂中我对学生进行鼓励,让学生发挥自己的兴趣爱好,以丰富的想象力进行青铜器绘画创作,如图3是我班学生的青铜器彩墨作品,整体来看,别有一番韵味,将中国画手法与青铜器相结合,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该课艺术精髓。
图3 学生青铜器彩墨画作品《梦回青铜器时期》
彩墨青铜器的配色也是一关键问题,好的作品往往取决于彩墨配色,如果想要创造出更加丰富或者独特的色彩,就需要利用不同色彩进行调和,将所要表达的感情蕴含其中。了解三原色之间的原理,对学生讲解红、黄、蓝这三色是基本的颜色,可以混搭出其他颜色。在不知不觉中灌输美术知识,让学生从中发现美、体悟美、领会美。
青铜的美是多方面、立体的、有维度的。作品的呈现方式应该多样化,我在教学中采用了版画教学手段来展示青铜的古拙之美。许多学生喜欢版画制作,但碍于没有版画机等条件的限制,无法顺利地开展版画教学。基于此点,我选用便捷好实施的纸版画教学,由于纸版画是运用各种纸质材料做版材,经过多种手段加工制作印刷的版画。纸版画的制作方法多样简便,有剪贴、刀刻、笔划、镂空,甚至用手撕、揉折,并可以制作凸版、凹版、孔版和综合版等,表现空间非常大;印刷颜色可用单色、套色;颜色可用油性、水性和粉性;技法有前面学过的拓印法,还可以漏印法等。课堂展示四步走纸版画教学步骤:画稿、剪贴、滚墨、印刷完成纸版画教学,课堂部分优秀学生作品如图4。
图4 纸版青铜器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文化经典的弘扬刻不容缓,这也是我们作为美术教师的任务,对青铜器的学习过程中,对学生渗透中华文化精神渗透、民族涵养,让学生感受到美术艺术品中的内涵精神,有助于学生以青铜器为主线,对中国历史进行更为深刻的学习,对青铜器的演化也有一定的了解,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将青铜精神融汇在教学中,使得文化经典“润物细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