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莉
在苏教版的教材中,写人的教材占了很大的比例,这些人物身上都闪耀着人性的光辉,为学生树立了榜样,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那么这样的文章怎么教,才能让学生真正了解这些人物的优秀品质,如何让文本中的人物鲜活起来?这类文章的写法对于孩子们来说有哪些借鉴之处?在教学过程中,我进行了实践和总结,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指导。
一、抓好线索,突出人物性格
有的文章只有一条主线,学生很容易就能够看出人物的个性特点。如:《军神》刘伯承,写的是他的坚强;《“闪光的金子”》写的是徐虎为人民服务......。而有的文章却有两条线索,例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一条明线是桑兰面对困难时,坚强和乐观的精神,这是本文的重点;一条暗线是桑兰对体操事业的热爱,这是本文的难点。这两条线索交织在一起,支撑起桑兰丰满的形象。桑兰的坚强乐观,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就可以了解,而暗线则需要教师的引导、激励。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本文的教学中,我抛给学生一个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自主探索。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恰当地追问、澄清、总结,使他们一步步走进人物内心,情感和认识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因为对人物的个性特点有了准确的把握,学生才会以文字为桥梁,和人物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从而对人物有更加深刻、全面的认识。
二、利用补白,丰满人物形象
如果只通过课文中的一两件事来认识人物,那么学生的感知是肤浅的,对人物的认识是单薄的,不丰满的。我在教学《微笑着承受一切》这篇课文时,及时补充了桑兰的一些情况。如:桑兰受伤后全程由专人陪护,但她依然练习自己吃饭穿衣,充分显示了她不屈不挠、不向命运低头的坚强品质;还有她现在通过自己的努力,考上了大学,成为奥运火炬手,使学生知道她离我们并不遥远;而且她的坚强乐观一直延续到她以后的生活中,學生对她的认识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再比如,教学《梅兰芳学艺》一文时,在完成既定教学任务后,我给学生补充了一段梅兰芳拒绝为日本人唱戏的故事,使学生认识到,梅兰芳不仅戏唱得好,而且还很爱国,从而对梅兰芳的认识更加丰满。因此,仅凭文章中的一两件事去认识人物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适当地补充一些资料,增强人物的立体感和真实感。当然补充的内容和补充的多少要根据学生和教学目标的实际情况而定,不能盲目地补充,以免画蛇添足。
三、迁移运用,领悟写作方法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因此在写人的文章中有教给学生写作方法、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因素,教师一定不要放过,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中就有几种方法值得学习:1.对比。桑兰受伤后并没有直接写桑兰如何坚强,而是写队友看到后“失声痛哭”,由此可以看出桑兰受的伤有多么严重,她该有多疼,但她“没有掉一滴眼泪,反而询问队友的比赛情况”。队友的表现和桑兰的表现加以对比,更能让学生体会到桑兰的坚强。如果学生以后写一个人怎样,就可以用别人的表现加以对比,这样写的好处就是“此时无声胜有声”。2.反衬。对于桑兰的坚强乐观,作者没有直接赞美,但拉格纳森对桑兰的评价,也正是作者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写让人觉得更加真实可信,而且人物的形象也高大起来。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3.细节描写。人物的性格特点很多都是通过细节描写加以体现的。如《微笑着承受一切》中2~5自然段的描写就是细节描写,从人物的语言、动作、表情等方面写了桑兰面对灾难的表现,使人越读越有滋味,越读越会发现作者的独具匠心。对于这些写作特点与方法,教学中如果不能着力在此引导学生去品读、感悟,那么大部分学生是难以发现、意会其中的妙处的。教师可以在此安排品读与仿写的小练笔,再通过学生之间的交流、品评,领悟其写作要领。经历如此训练的学生,他们如果以后再遇到写人的作文,大多能够运用这些方法,为文章增色。经常进行这样的小练笔,能够帮助学生在日常课堂学习中轻松掌握写作的方法,不再惧怕作文,这不正是语文教师所要关注的吗?
总之,要使每个人物在学生心目中变得丰满、鲜活,教师就要从细节描写,人物的活动、语言、神态等方面钻研、揣摩,通过让学生与人物进行心灵对话,真正走进人物内心,产生心灵的共鸣。适时、恰当地补充资料,让学生感到人物形象富有生活气息,从他们身上可以感知生命的力量,真正让文中的人物住进孩子的心里。同时写作方法的渗透也是必不可少的,课文中的写作方法在一遍遍的朗读中潜移默化渗透在学生心里,在以后的写作过程中,学生能够学以致用,变“教”为“不教”,是我打造“精致”课堂的最高追求。
【作者单位:徐州市铜山区汉王实验小学 江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