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引导学生“爱”上科学

2018-02-20 23:58罗成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8年11期
关键词:微课科学课堂教学

罗成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都在为教育事业奋斗。受国内外知名教育学家的影响,他创造了许多先进的教育思想。这些教育思想对作为一门实践性相对较强的学科科学来说,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对课堂氛围的激活、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学生学习自主性的形成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本文通过相关理论和课例的结合,对如何引导学生“爱”上科学进行了阐述。

什么是科学?在科学家眼中,它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定律的运用;在成人的眼中,它是对已知世界通过大众可以理解的数据计算、文字解释、语言说明的一种总结与归纳;在学龄儿童的眼中,它是神奇的,是高科技的产物,无所不能。在不同人的眼中科学有着不同的解释,不论哪一种,它始终是一种态度。要想学生从小拥有这种态度,就必须让他们“爱”上科学。怎样才能实现学生对科学的“爱”呢?

一、激活学生学习的课堂氛围

现代教育教学理论说过:成功的课堂教学不仅取决于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还受一定教学环境的影响,即:“课堂氛围”。

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最理想的,它受教师的人格魅力、业务水平、师生关系、课堂教学组织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课堂教学组织对课堂氛围影响最深,它贯穿整个教学环节。所以我们必须激活课堂氛围,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一个积极活跃的学习氛围。

科学不但要让学生明白理论知识,还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验技能。受年龄的限制,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对一些抽象的知识难以理解,课堂的气氛就会显得呆板、没有生机。可当学生经历操作性的实验时又很容易兴奋过头,致使纪律全无。因此教师必须要理解这门学科的本质,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激活课堂氛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在“风速和风速等级”这一课,若巧妙运用一些教学技术:微课教学,以“动画视频”为载体给学生呈现出不同风速等级的画面,不但能成功地将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到课堂上,还可以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不同等级的风给人类带来的后果。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帮助学生了解风速等级的知识,还能提升教师对微课的应用,何乐而不为呢?

小学科学课堂引入微课、微视频等教学技术是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也是课堂氛围由之前的呆板向活跃的转变。课堂氛围活跃了,学生爱上科学还困难吗?

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成功的教学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科学兴趣的形成是学生“爱”上科学的内在表现,更是学生科学素养提升的关键。因此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一定不能打击学生的好奇心,否则会熄灭学生想要观察和了解周围事物的兴趣。在课堂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创设教学情境”。

(一)谈话法

谈话法又称问答法,是教学过程中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如在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谈话的方式进行教学引入。即:“师:同学们,我们是怎么知道下课和上课的呀”,“生:学校的铃声”。“师:是的,通过学校不同的铃声我们知道了哪个时间段是上课、哪个时间段是下课”。“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把眼睛闭上,安静的来听几种声音,并尝试说出这是什么声音,由什么发出来的”,“生:鸟叫声、青蛙的蛙叫声、钢琴的音乐声、歌手的歌声、汽车的鸣笛声……”。“师:同学们的耳朵真厉害,能辨别出这么多声音,那这些声音是怎样发出的、怎样产生的呢?今天就让我们一起伴随着优美的钢琴声来研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吧。”由学生生活中最熟悉的声音入手,不仅贴近学生生活经验,还在无形中提醒学生在课堂上需要自我约束,为后续探究声音是怎样产生的秩序性提供了保障。

(二)故事法

教学情境是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创设的可以将学生不知不觉引入到本节教学设计情境中来的一种教学环境。如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不一样的电路连接》,可借助中国抗日影视剧中国士兵排除地雷的故事,引发学生思考一个问题:如果这个暗盒就是日军的一个地雷,你要怎么知道这个“地雷”是否会爆炸呢?“生:看它是否打开”“生:弄清楚里面的连接方式”……,“师:是的,判断这个地雷是否会被引爆,一定要先弄清楚它的线路连接方式,接下来就请同学赶紧排雷”。这样就可以很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利用“微技术”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近幾年科学技术发展迅猛,微课、微视频等教学技术,不但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还在课后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以微课或者微视频等多媒体形式传输到班级群中,学生可以自主观看学习,还可以将疑难困惑的问题上传与教师和学生相互讨论,这样极好的促进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四年级上册《消化系统》教学过程中,“小肠”和“胃”在人体消化系统中的功能是学生的一个难点。针对这一难点,可以事先通过拟人的方式利用教学技术对这部分内容进行一个微课设计,即:把“一块巧克力”比喻成“导游”、把整个消化系统比喻成“各个景点”,之后逐一呈现消化系统的整体动态示意图。“巧克力”导游一一开始对“消化系统”中每个器官“景点”进行功能和位置的介绍(每出现一个器官就在旁边出示相应的图片和文字语言介绍)。整个“旅行”结束后,学生不仅饶有兴趣,还能方便课上没有理解这部分内容的学生课下继续学习,真正弄清楚“小肠”和“胃”在消化系统中所起的作用。

四、结语

在小学科学课堂上,教师要善于选择恰当的时机为学生的学习创设情境,进而实现教学主体性、过程性和整体性的完美统一。这样的教学不但能提升学生对学习科学的兴趣,还可以激活科学课堂氛围,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最终通过学生对科学的“爱”,促进他们科学素养的提升。

【作者单位:苏州市昆山国际学校 江苏】

猜你喜欢
微课科学课堂教学
微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拔牙
与“微课”的首次亲密接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