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民银行系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组织路线,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持续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取得了较好成效。一是高度重视干部成长的政治导向和业绩导向,拧好激励干部成长的总开关。二是坚持基层和实践导向,加强干部多渠道培养锻炼,为干部成长搭建全方位平台。三是着眼于央行事业发展需要,加强干部培训工作,为干部成长提供专业知识储备。四是坚持正向激励的选人用人导向,把好干部成长各关键环节。
在肯定成绩同时,我们也注意到央行干部发展成长中存在一些值得重视并亟待加以解决的问题。一是干部成长政治思想根基需要进一步打牢。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利益格局多元化带来价值标准多元化、思想认识多元化,导致部分青年干部忽视了自身的理想信念教育,大局意识和奉献精神较为欠缺。二是干部成长空间和渠道选择比较狭窄。现行体制下,在机构层级逐级降低的同时领导职数逐级递减,干部由低层级机构向高层级机构流动的渠道和机制还不够通畅,同时干部职务、职级分类晋升双通道机制尚未启动,央行干部成长的“天花板”效应比较明显。三是干部培养机制有待完善。部分单位对青年干部存在重使用轻培养的现象,针对青年干部的人才培养机制不尽完善,如培训内容的计划性、针对性有待提高,轮岗、交流培养机制有待完善等。四是干部成长激励评价机制的有效性有待提高。由于人民银行业务绩效考评实行条线管理,且实际操作中绩效工资多按照职级进行分配,未能体现不同岗位的差别,绩效考评的公平合理性有待完善。此外,在培养家国情怀、为央行事业奋斗这方面的精神激励较少。五是干部成长归属感不够强,干部队伍稳定性有待提升。部分单位文化建设和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力度不够,导致部分青年干部归属感不强。尤其是县支行干部员工,由于职责所限,承担的大都是央行基础性操作业务,工作成就感不明显,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其对所在单位的归属感。此外,由于青年干部普遍面临房价高企、物价上涨带来的生活压力和社会竞争、机遇多元带来的社会压力,部分基层分支机构、特别是央行直属及相关企事业单位青年业务骨干流失率较高。
经过调研,我们认为,新时代央行干部成长是一个干部伴随着央行事业的发展而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变化过程,既应该包括干部职务职级职称晋升的成长,更应该包括干部在央行职业生涯中实现人生价值的精神成长。需要我们深入贯彻党的组织路线,构建新时代促进干部成长的路径及有效激励机制,为新时代央行事业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首先,要明确党性原则要求下的干部成长方向。在高度提炼央行价值观的基础上,树立央行精神和营造央行文化,是决定央行干部成长方向的指南针。一是明确政治方向,做符合党性要求的央行干部。央行干部要按照党的组织路线要求,在实践中把准政治方向、提升政治能力、锤炼政治品格,做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干部;二是明确职业方向,做符合新时代中国人民银行职业生涯发展要求的央行干部。央行干部要按照人民银行党委提出的“学习型、研究型、专家型、务实型和开拓型”干部队伍建设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履职能力,继承和发扬人民银行好的组织传统和作风,共同应对央行改革发展的各种挑战。
其次,要完善激励机制作用下的干部成长路径。建立和完善在激励机制作用下的精神、职务、专业和复合成长路径,是进一步促进新时代央行干部成长的必要前提。一是完善荣誉激励下的精神成长路径。建议根据岗位特点,建立具有央行特色的荣誉激励制度,大力宣传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央行干部的看齐意识和见贤思齐的精神成长动力。二是完善职级晋升激励下的职务成长路径。建议探索建立符合央行实际的职务和职级并行的双通道干部成长机制,增加配套职级,对符合条件的干部实行考核晋级。三是完善职称评聘激励下的专业成长路径。建议尝试开展国库、支付、发行等系列专业技能等级评聘工作,如“一级管库员”等,并将其技能等级与工资绩效挂钩,激励和拓宽专业干部成长通道。
最后,要构建全面持续推动下的干部成长支持机制。落实党管干部的原则,除了严把选人用人关之外,还要注重对干部的全程化管理。一是推动央行干部成长的首要前提是选好干部。建议建立和完善因岗选人、以事择人、人岗相适的干部工作机制,坚持需求导向,利用好央行系统内外人力资源,精准引进岗位急需紧缺干部。二是推动央行干部成长的核心环节是用好干部。建议建立全程培养的素质培养体系,有针对性地补短板、强弱项,帮助干部成长。变随机性干部交流锻炼为机制性干部交流锻炼,注重培养具有全局视野、战略思维的央行干部。三是推动央行干部成长的保障措施是管好干部。建议借鉴国际人力资源全程化管理的先进理念,建立管思想、管工作、管作风、管纪律的从严管理体系。建立经常化、动态化、全覆盖的干部考核机制,管到关键处、管住关键事、管在关键时。同时大力加强干部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干部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成长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