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集粹

2018-02-20 05:35:34
乡音 2018年6期
关键词:角子克莱格谢尔

开国大将粟裕的家风

至今,粟裕的长子粟戎生(1942年生于江苏扬州)还住在一个极平常的老旧小区里,居住条件显得寒酸。粟戎生说:“外人看起来寒酸的生活,我却过得特别自在舒适,谁叫我的父亲是粟裕呢?”

粟裕的家风极严,生活极简朴。粟戎生说,粟裕教育孩子吃饭时不准说话,不准挑三拣四,如果在规定时间没吃完,粟裕就会让妻子把碗筷都收起。如果谁喊饿,不仅不给吃,还会受罚。即便是解放后生活条件好了,粟裕也是把“挑三拣四就得饿肚子”挂在嘴边,一家人吃饭都是不声不响。饭后,粟裕喜欢给孩子们讲自己的故事,依然与吃饭有关。“南昌起义、潮汕失败、转战井冈山,中央苏区和后来的3年游击战争时期,有时好几天吃不上什么东西。打了土豪,才吃上饱饭。”粟裕说,“有饭吃,就要好好珍惜,用一颗敬畏的心好好享用。这是做人的最基本规矩。”他总是说,从一个人吃饭的习惯上,能看出其素质、能力和前途。

(摘自《婚姻与家庭》田祥玉/文)

“中华民族”一词究竟从何而来

“华夏”最早来源于两个地名,在春秋时期,华指的是河南境内的嵩山;夏指的是汉水。中国人的祖先最早是在黄河中游附近建立了文明,而华、夏两地是当时黄河中游中显著的标志,所以古人以“华夏人”自称。而“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复合词之简称,最早出现于魏晋南北朝。到了明代,“中华”则逐渐成为指认全中国的一种文化符号。“中华民族”则出于晚清,曾与“中国民族”同位并用。“中华民族”则指中国土地上的各个民族的总称。

(摘自《河南大学学报》)

河北剧种哪个诞生最晚

河北省有30多个地方剧种,至今有演出活动的也不下二十来个。观众熟知的如河北梆子、评剧、老调、丝弦、哈哈腔、平调落子、永年西调、皮影戏、唐剧、威县乱弹、蔚县秧歌等。这些剧种,诞生最早者在宋元明时期,多数在清代。其中,诞生最晚者是唐剧。

唐剧来源于皮影戏。皮影戏在宋代已流行,它是由演员操作“影人”进行唱做念打表演,真人并不上台。早在解放战争时期,冀东解放区文艺工作者就用皮影戏唱腔演出了歌剧《曹大嫂得枪》,真人走上了舞台,但还没有“唐剧”之名。1960年,唐山市戏校以皮影戏唱腔演出了《金鱼记》。这年,有志之士要创立一个新剧种,便把真人上台的皮影戏定名“唐山剧”,简称唐剧,一个新剧种就此诞生,成为河北省诞生最晚的一个剧种。

(摘自王德彰著《谈戏说史》)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

1948年,受武汉大学校长周鲠生邀请,胡适、李济两位大师前往该校讲学。讲学期间,胡适和李济两人被安排在同一个房间住宿。一天深夜,当胡适拖着疲惫不堪的脚步回来时,李济已经休息了。

时值深秋,气温突然下降,胡适又穿得很少,李济体贴地说:“看你又冷又累,去洗个热水澡,这样既可暖暖身体,又可以解乏。”胡适坐在床边有气无力地摆摆手,说:“今晚不洗了。”怕李济误解,胡适补充道:“其实我也想洗一洗,可洗澡后实在自己没力气收拾浴室。这么晚了,与其麻烦工作人员进来收拾,不如少洗一次。”

见胡适沉沉入睡,李济却再也睡不着了,自己以往可从来没有考虑过谁来收拾浴室这种小事啊!此后,李济开始注意生活上的一些小事,比如自己动手擦浴盆,稿纸要摞在一起,衣服需挂在衣橱等等。

“尽小者大,慎微者著”,胡适也给我们上了一课。

(摘自《今晚报》侯美玲/文)

《鲁宾逊漂流记》诞生趣闻

1704年,一艘英国货轮在海上航行。船长和他的助手谢尔克莱格因为性格不合,常常为一点儿小事争吵。货船在离智利不远的群岛附近抛锚时,谢尔克莱格怒气冲冲地对船长说:“谁稀罕你这条臭船,我宁可上岸,也比整天总受你的气强!”这原是气话,谁知话音刚落,船长就立刻请他上岸。谢尔克莱格大感意外,但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荒岛。从此,谢尔克莱格风餐露宿,艰难地在荒岛上度过了四年零五个月的野人生活。直到有一天,一艘海船在这个小岛停泊,他才得救。谢尔克莱格在荒岛上的漂流奇遇成了当地的新闻,后来又被作家写成了流传后世的名著《鲁滨逊漂流记》。

(据《小读者·阅世界》)

为什么一元叫一块,一角叫一毛?

人民币上明明都标注了一元,为何我们老是叫一块?人民币上明明是一角、五角,为啥又要叫一毛、五毛呢?

对于我国的主币单位,人们口语中常习惯使用“块”这个量词。“块”作为主币量词,大致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从写作“塊”,释为“土块也”;引申为块状物的通称,如石块,引申为量词。而外国银圆进入中国,“块”则开始被视作银块称量使用,“一块洋钿”“两块大洋”即是其客观表现,量词“块”长期与银圆相联系计量使用。后虽纸币取代银圆,但“块”的这种用法被保持下来,成为今天人民使用的一种非正规的主币单位量词。

角本义为兽角,外国银圆进入中国时,与银圆配套分等的小银圆也流入了中国,民间称其为角子、银角子、银毫,辅币单位“角”应是由名词“角子”发展而来,与数词结合而表示小额货币数量的“一角”、“二角”等,且清后期以来一直行用于民间。后来清政府自铸龙洋时,一元以下的小银币也被称为角子或小洋,有的并在币面注明“一角”,“二角”、“五角”等。

“毛”本是读“毫”,为记账方便,往往将“毫”省笔为“毛”。久而久之,习非成是。现在仍然有的地方读“毫”不读“毛”。

猜你喜欢
角子克莱格谢尔
死党
青年文摘(2022年6期)2022-12-10 19:36:56
怪猫痴语
译林(2022年1期)2022-05-30 06:11:43
总得有人去擦星星
爱心树(上)
美高梅去年賺27億減成四
澳门月刊(2018年5期)2018-05-25 11:27:16
捉月亮的网
1第三季賭收738億 貴賓廳佔54%
澳门月刊(2018年11期)2018-01-04 10:56:22
花旗預測2017年賭收2660億
澳门月刊(2017年12期)2017-12-15 20:45:30
秀球技,表决心
博客天下(2014年15期)2015-01-27 21:44:44
雾在做迷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