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打造高效课堂的呼声越来越响,因此,如何改变之前比较倾向于“高节奏,大容量”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成为当下教师探究的问题。
关键词:高节奏;大容量;艺术留白
沪版牛津教材七下Unit 6 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是一篇寓言。此类课文中鲜艳的插图、莫测的故事情节通常都很吸引学生的眼球。教师通过对故事的学习、寓意的理解,不仅可以进行单词语法的教学,更有利于课堂德育的渗透。
笔者精心准备了这一节课:通过听、读、说、练,学习新的词汇,理解故事内容,然后带着学生分析与总结:蚂蚁在春天、夏天勤劳地干活,所以拥有一个快樂的冬天;而蚱蜢在春天、夏天一直在玩乐,所以在冬天过得很悲惨。最后告诉学生我们不能做懒惰的蚱蜢,要学习勤劳的蚂蚁。一节课下来,各环节都按照预设顺利进行:课文进行了教授,德育目标也得到了很好的渗透。课堂容量比较大,节奏也比较快,笔者自我感觉良好。
一堂英语课也可以看作是教师的一幅画作。如果作为画师的教师只是一味把单词、句型、语段堆砌在上面,这样的画作实在是不尽如人意。没有给学生思维过程中的时间留白,没有留给学生自我思考的机会。无论从教学艺术追求而言还是从学习的思维过程而言都是一个很大的缺陷。
笔者反思中感悟到之前为了追求最大的“时间效益”和教学质量,英语课的目标往往是大容量、高节奏的英语课堂。误以为加大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节奏,教学效果也会随之提高。虽然新课改以来一直强调把课堂还给学生,可是不知不觉中教师在讲台上旁征博引,妙语连珠,让学生乖乖坐着被动接受,按照老师安排设计走。教师课堂关注最多的是自己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教学计划,一厢情愿通过大量信息的灌输来拓展课堂的容量。没有在教学中把握分寸,学会留白,没能给予学生独立思考判断的时间和空间,学生没能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看似大容量、高密度的课堂成了教师一个人的演讲。
在第二天的教学中,课文理解中出现这样的问题:The ant and the grasshopper had different feelings in winter.How do you feel in your winter?对于寓言中冬天的理解这不是一个学生立刻就能回答的问题。抛出了问题之后课堂出现了短暂的冷场,但是笔者没有再像之前把自己认为标准的答案立即呈现,也没有对这个问题侃侃而谈,而是把课堂还给了学生,给学生留出发挥思考的空间。耐心等待学生通过分析讨论、合作,尽可能地运用所学的语言描述自己的想法。学生接下来的表现让笔者惊喜不已:
有学生说单词默写是自己的冬天,平时认真背记单词,到冬天(默写)的时候就不会难过,焦虑;有女生说长跑考试曾经是她的冬天,自己觉得很辛苦;还有位害羞的学生告诉大家与陌生人交谈是自己的冬天,性格内向,害羞,每到这个时候就会觉得紧张、难受。周围的同学马上给出不少建议,都想帮助他们一起度过自己的冬天。接下来的一个学生更是给课堂带来了高潮:中考是我们每个同学的冬天,现在的学习时间就是我们努力积极准备的春夏天,大家要一起努力,绝不能做懒惰的蚱蜢,那么,在冬天(中考)到来时大家一定会像故事里的那只勤劳的小蚂蚁自信满满。他的发言得到了全班的掌声……
学生的表现让笔者既开心又惊讶。精彩纷呈的话语增强了语言表达的能力,思维的能力也得到了极好的训练。大家都积极地交流自己的观点,连一些英语基础不是特别好的学生也张口说英语了,真正还原了课堂的本真。留白教学让学生获得了独立思考的机会,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学生许多智慧火花是在“教学留白”中,是在表面看起来“冷场”中迸发出来的,留白让课堂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顺其自然,艺术留白从课堂向课外拓展,在接下来的回家作业环节中让学生续写本课的寓言故事:When the next spring came,what do you think the grasshopper would do?留白的作业使学生的想法和感受得到最大的延伸。每个人对接下来故事的发生都有自己的不一样的想法,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和想象获得补充空白的力量。在这补白的过程中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得到提升,思维得到开发,德育也在润物细无声中渗透。
教学是一项留白的艺术,有时候教师与其不断地、十分辛苦地讲述,不如给学生留下思考的余地,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和探索。学生在知识的海洋中自由翱翔,收获的不仅仅是知识,在不断地自主体验和探索中更能拥有获取知识的能力。英语课堂这幅画作定会因为教师的智慧留白变得更有意境,更有魅力。
作者简介:陈宁(1978—),女,土家族,湖南人,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学历,研究方向:高效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