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睿 张一凡 高育哲 刘绮梦 杜明珠 赵迪
摘要:采用乙醇浸提法对小米麸皮中黄酮类化合物进行提取,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确定最佳工艺参数为:乙醇浓度56%,料液比1∶9(g/mL),提取温度77 ℃,提取时间146 min。
关键词:小米麸皮;乙醇浸提法;优化;响应面法
中图分类号:TS210.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161(2018)05-0039-06
小米麸皮即小米壳,其中含大量营养成分和活性因子,可以预防心血管疾病、癌症、糖尿病等疾病。黄酮类化合物常见于自然界中,本课题拟采用乙醇浸提法从小米麸皮中提取总黄酮,并通过响应面法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以期为小米麸皮的开发利用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与试剂
样品小米:市售,产地为辽宁省北票市。
芦丁标准品(纯度≥98%):上海金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乙醇、亚硝酸钠、硝酸铝均为分析纯。
1.2 仪器与设备
AXTD5A型转子离心机:美国科峻仪器公司;UV-1200S型紫外分光光度计:上海翱艺仪器有限公司;HH-6型數显电子恒温水浴锅: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JLGJ-45型砻谷机:杭州汇尔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1.3 试验方法
1.3.1 样品预处理 将带壳小米经砻谷机进行脱粒处理,得到小米麸皮。然后将小米麸皮用多功能粉碎机进行粉碎研磨,过80目筛,分装,备用。
1.3.2 提取工艺流程 粉碎过筛后的小米麸皮粉末加乙醇溶解→水浴提取→离心后取上清液→过滤→利用比色法测定溶液吸光度,计算总黄酮含量
1.3.3 标准曲线绘制 精确称取干燥且质量恒定的芦丁标准品5 mg,用无水乙醇将其溶解并定容于25 mL容量瓶中。分别吸取0,0.2,0.4,0.6,0.8,1.0,1.8 mL芦丁标准溶液于10 mL比色管中,依次加入5.0 mL无水乙醇和0.3 mL 5% NaNO2溶液,摇匀后放置6 min,再加入0.3 mL Al(NO3)3溶液,摇匀后放置6 min,再加入4.0 mL NaOH溶液,用无水乙醇补齐刻度,摇匀后放置10 min。以无水乙醇作空白对比,于510 nm波长处测定不同浓度标准溶液的吸光度,建立芦丁标准曲线。
1.3.4 单因素试验 1) 乙醇浓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称量1 g小米麸皮粉末,在料液比1∶8(g/mL),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0 ℃,乙醇浓度分别为40%,50%,60%,70%,80%,90%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浸提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2) 料液比对提取率的影响。称量1 g小米麸皮粉末,在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50 ℃,料液比分别为1∶4,1∶6,1∶8,
1∶10,1∶12(g/mL)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浸提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3) 提取温度对提取率的影响。称量1 g小米麸皮粉末,在料液比1∶8(g/mL),乙醇浓度60%,提取时间2 h,提取温度分别为40,50,60,70,80,90 ℃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浸提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4) 提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称量1 g小米麸皮粉末,在料液比1∶8(g/mL),乙醇浓度60%,提取温度50 ℃,提取时间分别为0.5,1.0,1.5,2.0,2.5 h的条件下进行提取,浸提液离心后取上清液,测定吸光度。
1.3.5 响应面法优化试验 根据乙醇提取小米麸皮中总黄酮单因素试验结果,将吸光度值作为响应值,采用中心组合设计原理进行响应面分析。试验因素水平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绘制标准曲线
芦丁标准曲线如图1所示。标准曲线方程为Y=12.736 0 X+0.005 8,相关系数R2=0.999 5,说明在0.005~0.036 mg/m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可用于定量分析。
2.2 提取工艺单因素试验结果
2.2.1 乙醇浓度的影响 乙醇浓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提取液的吸光度值随着乙醇浓度增加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乙醇浓度达到50%时,吸光度值最大;之后吸光度值缓慢减小;当乙醇浓度为80%~90%时,吸光度值基本平稳。确定最佳乙醇浓度为50%。
2.2.2 料液比的影响 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如图3所示。
由图3可以看出:提取液的吸光度值随着料液比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料液比达到1∶8
(g/mL)时,吸光度值最大;当料液比再增大时,吸光度值开始减小。确定最佳料液比为1∶8(g/mL)。
2.2.3 提取温度的影响 提取温度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如图4所示。
由图4可以看出:提取液的吸光度值随着提取温度升高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当提取温度达到80 ℃时,吸光度值最大;当提取温度为90 ℃时,吸光度值急剧减小,这可能是因为高温导致乙醇挥发,且破坏了黄酮结构,转变成水溶性的黄酮。确定最佳提取温度为80 ℃。
2.2.4 提取时间的影响 提取时间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如图5所示。
由图5可以看出:提取液的吸光度值随着提取时间延长而增大。当提取时间为2.5 h时,吸光度值最大;但提取时间为2.0 h的吸光度值与2.5 h的吸光度值相差无几,说明提取2.0 h已将黄酮基本都提出,提取2.5 h反而浪费时间。确定最佳提取时间为2.0 h。
2.3 提取工艺响应面法优化结果
2.3.1 Box-Behnken试验设计 根据乙醇提取小米麸皮中总黄酮的单因素试验结果,利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设计原理优化工艺参数,进行响应面分析。分别选取4个变量的低中高3个水平:乙醇浓度40%,50%,60%;料液比1∶6,1∶8,1∶10(g/mL);提取温度70,80,90 ℃;提取时间1.5,2.0,2.5 h。共设计29组试验,其中24组为分析试验,5组为中心试验,以估计误差。具体试验设计与结果见表2。
2.3.2 回归模型方差分析 利用Box-Behnken进行多元回归拟合分析,得到提取液吸光度值(Y)与各单因素A(乙醇浓度)、B(料液比)、C(提取溫度)、D(提取时间)之间的二次多项式模型式:Y=0.720+0.018 A-0.012 B-0.016 C+0.056 D+0.011 AB-0.013 AC+0.005 AD-0.004 BC-0.004 BD+0.011 CD-0.074 A2-0.025 B2-0.025 C2-0.033 D2。回归模型方差分析结果见表3。
由表3可知:回归模型具有高度的显著性(P<0.000 1),决定系数R2=0.985 6,校正决定系数RAdj2=0.971 1,失拟项P=0.055 6>0.050 0(不显著),说明该回归模型与试验数据拟合程度较高,可以用该模型分析和预测乙醇提取小米麸皮中总黄酮的工艺结果。由F值可知,4个因素对提取液吸光度值的影响大小依次为提取时间(D)>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C)>料液比(B)。由P值可知,回归模型中的一次项均极显著,其中乙醇浓度(A)、提取温度(C)、提取时间(D)均为极显著,料液比(B)显著;二次项均为极显著;交互项AB,AC和CD显著。
2.3.3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 预测值与真实值对比如图6所示,各点的分布几乎在一条直线上,表示模型拟合效果较好。
响应面图及等高线图如图7—图12所示。
由图7—图12可以看出:4个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液的吸光度值影响显著。图7、图8、图9和图10中等高线近似椭圆形,说明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提取液吸光度值影响较大。
利用Design-Expert 8.0.6.1软件分析得到的回归方程求解,得出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56%,料液比1∶9 (g/mL),提取温度77 ℃,提取时间146 min;此时提取液的吸光度值最高。
3 结论
经单因素试验及响应面法优化分析,得出乙醇浸提小米麸皮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为:乙醇浓度56%,料液比1∶9 g/mL,提取温度77 ℃,提取时间146 min。
参考文献
[1] 薛月圆,李鹏,林勤保.小米的化学成分及物理性质的研究进展[J].中国粮油学报,2008,23(3):199-203.
[2] 史宏,史关燕,杨成元,等.小米的营养保健及食疗价值的探讨[J].杂粮作物,2007,27(5):376-378.
[3] 田志琴.小米多酚类活性物质的提取及抗氧化性研究[D].郑州:河南工业大学,2011.
[4] 付丽红,任文静,李玉娥.“沁州黄”小米总黄酮提取工艺的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6,36(3):220-223.
Reaction Surface Method Used to Determine the Extraction Conditions
of Flavonoids from Millet Bran
TAO Rui, ZHANG Yifan*, GAO Yuzhe, LIU Qimeng, DU Mingzhu, ZHAO Di
(College of Gra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110034, China)
Abstract: Using ethanol extraction to extract flavonoids of millet bran by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 of total flavonoids of millet bran ethanol concentration, solid-liquid ratio, extraction temperature and extraction time were optimized, the optimum extraction conditions for: ethanol concentration was 56%, and solid-liquid ratio of 1∶9 (g/mL), extraction temperature is 77 ℃, the extraction time was 146 min.
Key words: millet bran; ethanol extraction; optimize; The Response Surface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