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忠海
(辽宁省北票市三宝农业技术推广站,辽宁 北票 122112)
黄瓜是北票地区温室主栽作物之一,也是人们喜爱的蔬菜,在设施蔬菜生产中占有主导地位。由于设施农业的区域化生产造成作物种类单一、种植密度大、轮作倒茬困难,再加上调入种子苗木程序不规范、菜农防治土传病害意识薄弱等因素,导致土传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其中黄瓜根结线虫病、枯萎病、蔓枯病等逐年加重,这些病一旦发生,轻者减产5%~10%,重的减产30%~70%,甚至绝产绝收,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制约了设施农业的发展。黄瓜嫁接技术可以减少病害的发生,控制病害的蔓延与发展,从而达到抗病提产的效果,是设施蔬菜生产中控制土传病害的重要手段。
从播种至第1片真叶出现,一般5~7d,此阶段生长量小、速度缓慢,需较高的温、湿度和充足的光照,促进及早出苗,出苗整齐,防止徒长。
从第1片真叶展开至第4~5片真叶展开,一般需要30d左右。此阶段开始花芽分化,但生长中心仍为根、茎、叶等营养器官。管理目标为促控相结合,培育壮苗。
从第4~5片真叶展开至第1个雌瓜坐瓜,大约需要20d,此时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同时进行,生长中心逐步由营养生长转换为生殖生长,应该促控结合,促坐瓜控徒长。
从第1个雌坐瓜至拉秧,持续时间因栽培方式不同而不同。此阶段植株生长速度减缓,以果实及花芽发育为中心。应供给充足的水肥,促进结瓜、防止早衰。
黄瓜是喜温作物,适宜温度10~30℃,适宜地温20~23℃,地温低于12℃同时湿度过大,连阴天,容易沤根。黄瓜是喜湿作物土壤湿度80%~90%,空气湿度白天不超过75%,夜间90%左右。黄瓜属于短日照植物每天8~10h光照,比较耐弱光。
嫁接时间黄瓜播种11~12d,子叶展平,第一片真叶二分硬币大小,下胚轴0.2~0.3cm粗,高7~8cm,砧木播后 5~7d,下胚轴 0.4~0.5cm,高 6~7cm。 嫁接时南瓜与子叶伸展方向一致靠生长点下斜切35~40°,深度为茎粗的二分之一,黄瓜与真叶伸展方向一致,向上斜切30°,深度为茎粗的五分之三。把黄瓜舌形楔插入南瓜刀口内,再用嫁接夹夹好,子叶呈十字状,载入营养钵内,放入苗床,浇水,支拱,改膜,适当遮阴。嫁接后前3d全遮阴,透弱光,4天后逐渐撤开遮盖物,中午遮,早晚撤,第6天可以放小风,喷药防病。注意温湿度管理,白天8~10℃,地温20℃以上,湿度前3d 95%~100%,拱膜上有水滴为准。10~12d断根,断根后温度白天 25~28℃,夜温 13~15℃。
黄瓜日历苗龄40d左右,生理苗龄4叶1心,株高15cm左右。每亩施入充分腐熟的农家肥10m3左右,磷酸二铵30~40kg,硫酸钾20kg,做台拌匀。一般台宽 1.1~1.2m,台上小行距 40cm,26~27cm,装滴灌覆膜。
缓苗阶段白天 32~32℃,夜温 15~20℃,新叶长出后白天 25~30℃,夜温 13~15℃。前期要控水,浇小水,不浇大水。一直到根瓜坐住后方可浇水冲肥。浇一次清水冲一次肥。一般10~15d浇1次水,以后随着温度逐渐升高缩短浇水时间。
苗期注意猝倒病和立枯病的防治,发病初期可喷洒38%恶霜嘧铜菌酯800倍液,或72.2%普力克水剂800倍液,隔7~10d喷1次;注意白粉虱、蓟马的防治,一旦发生可选用25%吡蚜酮20~30g/亩稀释喷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