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3000贵州省遵义市贵州航天医院儿科
轮状病毒性肠炎的病原体为轮状病毒感染所致,好发季节为秋冬季,临床主要表现为腹泻水样或蛋花样便,大量腹泻引起脱水及其他并发症,治疗方法大多采用补液及蒙脱石散口服,但由于轮状病毒特殊的发病机制和婴幼儿口服蒙脱石散大多较困难,这种常规治疗起效慢,腹泻持续时间长,疗效需要提高。本研究选取2013年9月-2017年9月儿科收治的轮状病毒肠炎108例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比较,临床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诊断根据年龄、季节、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综合判定,标准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书中提出的诊断标准[1]。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108例中,男67例,女41例;年龄6个月~2岁;病程≤3 d 42例,≤7 d 45例,>7 d 21例;有脱水临床表现65例,无脱水临床表现43例。治疗组与对照组在性别、年龄、病程、有无脱水临床表现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方法:治疗组与对照组均按要求做三大常规、电解质、心肌酶谱、肝功能与肾功检查,均送检大便做轮状病毒检查后均予常规治疗;护理方面注意喂养与卫生;治疗上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予抗病毒及调理肠道微生态等治疗。对照组口服蒙脱石散。治疗组加用中药敷脐联合蒙脱石散灌肠治疗,用药及方法:丁香9 g,肉桂9 g,五倍子10 g,白胡椒5 g,石榴皮20 g。研细成粉末调成糊状,把适量药糊贴敷在脐窝部,予敷贴覆盖并固定。蒙脱石散,规格3 g×10袋,<1岁0.5~1袋/次,1~2岁1~2袋/次,将蒙脱石散分别溶入20~30 mL左右温开水中混匀。采用左侧卧位后尽量抬高臀部,用注射器与肛管连接后涂润滑油润滑肛管前端,轻轻地将肛管插入15~20 cm后推注药液,加用毛巾按压肛门20 min有利于广泛吸收,蒙脱石散剂尽量保留30 min左右,根据病情轻重用1~2次/d,疗程为3~5 d。
疗效及评定标准:参照1998年全国腹泻病防治研讨会制定的疗效标准[2],通过对腹泻、纳差、临床伴随症状等方面改善综合判断治疗效果。①显效:3 d内大便量与形状、气味等恢复正常,发热、呕吐等临床伴随的症状明显改善;②有效:治疗3 d内大便量与形状、气味均改善,发热与呕吐等临床伴随症状得到改善;③无效:治疗3 d内以上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相关指标均无好转。
治疗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组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统计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轮状病毒引起的秋冬季腹泻是儿科常见疾病,发病年龄多见于6个月~2岁婴幼儿。秋冬季腹泻是由多种病原体侵入肠道引起的消化道疾病,为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3]。发病机制主要是由于侵入肠道的轮状病毒破坏了肠道环境,特别是小肠微绒毛损伤与脱落后绒毛膜上的酶类活性丧失或分泌逐渐减少,使得进入肠道的食物消化不全,滞留在消化道过长,肠液的渗透压增高引起组织液渗入肠腔内,出现大便水样的腹泻[4]。轮状病毒性肠炎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在短时间内由于大量脱水与电解质紊乱而引起严重并发症,最后导致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所以止泻、防止体液丢失是最重要的手段。由于轮状病毒肠炎是病毒感染性自限疾病,因此目前尚无针对轮状病毒的特效药,常规治疗短期效果欠佳,家长不易理解,临床医师除耐心向家长解释病情外,临床应该寻找积极有效的止泄方法来缓解患儿症状,加快治愈过程,减少可能发生的医患纠纷。本研究发现蒙脱石散剂灌肠与中药敷脐联合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主要方法是通过调理胃肠功能,减轻肠蠕动,减轻胃肠道症状,蒙脱石散灌肠有吸附与收敛的协同作用而达到止泻的目的,可以克服患儿口服蒙脱石散带来的困难,减轻患儿的痛苦。蒙脱石散剂对消化道内的病毒、细菌及毒素有较强的抑制和收敛作用,同时与消化道黏膜中的黏液糖蛋白发生很好的结合,从而对损伤细胞间质起到较好的修复作用,起到有效防止病原微生物侵入肠道黏膜和血液循环,达到治疗腹泻的作用。中医学认为,脐乃“神阙穴”所在部位,通五脏六腑,内部连接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是人体阴阳气化之总枢[5]。神阙穴在任脉穴之上,起到疏调胃肠气血和止痛、止泻的作用,成为临床治疗小儿腹泻的重要穴位之一。敷贴脐疗方法是通过选用适当的药物磨制成粉末或膏状等,通过脐部皮肤的吸收作用和穴位局部刺激作用,可以避免肝脏的“首过效应”和胃肠道的破坏[6],药物敷贴后能够形成自然闭合状态,存放时间长,药物通过穿透皮肤容易弥散,从而被人体吸收[7]。中医认为,丁香味辛、性温和,同时具有消除肿胀、协助排气而达到减轻恶心、呕吐、腹泻等临床症状的作用,同时通过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起到抑制肠道兴奋性和抗腹泻作用,达到广谱抗病毒作用。《本草纲目》中对丁香描述为无毒,一般在常规剂量内水煎服没有不良反应,曾有报道丁香油、丁香酚局部使用,偶有个别发生过敏反应,应予重视。肉桂通过对胃肠缓和的刺激作用,抑制肠内异常滞留导致的发酵,减轻或彻底排除消化道积气,能够促进消化系统吸收来缓解胃肠痉挛性疼痛,同时增强人体免疫功效。五倍子性味酸涩,有涩肠止泻和改善消化道症状等功效,五倍子中的鞣酸对蛋白质有沉淀作用,肠黏膜接触鞣酸后,其蛋白质被凝固形成被膜起到收敛作用而止泻,鞣酸对正常小肠运动无影响。白胡椒性味辛温,归胃、大肠经,通过温中散寒而起到止痛作用,对由于胃寒所致的胃腹冷痛和腹泻具有较好的缓解作用,可研末外用调敷。石榴皮性温,味甘酸涩,归大肠经,在功效方面具有收敛固涩和止泻的功效,通过肠黏膜收敛达到分泌物减少,从而有效治疗腹泻等症,本品有小毒,用量不宜过大,急性痢疾和胃肠炎不能随便使用石榴皮收敛止泻。由于小儿年幼和自制力方面的原因,加之中药口感不佳,治疗上患儿不能配合,且由于拒绝口服和频繁呕吐等因素造成治疗效果较差,因此开展中医外治势在必行[8]。婴幼儿皮肤通透性强,药易吸收,使得敷脐治疗效果较理想。中药外敷方便、经济、安全,配合蒙脱石散灌肠协同止泻,减轻了患儿口服药物的负担,从而提高了疗效、缩短了病程,值得临床推广使用。但需注意脐部皮肤有破损者忌用。
表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n)